《宋代文學探討集》

《宋代文學探討集》

祝尚書先生的《論後期『西崑派』》對認識宋初詩歌由學唐向確立宋調的轉型有很大幫助。其《〈西崑酬唱集〉二考》考訂翔實,令人信服,了卻了一樁聚訟多年的文學公案。《重論歐陽修的文道觀》,將老問題寫出了新意。《論『擊壤派』》、《論南宋文學的東西部差異》、《論宋人的雜體詩》等等開拓了宋詩研究的視野……祝先生又放眼宋代文化觀念進行研究,考察政治、思想、文化背景下的文學發展諸問題,取得了頗多的成果,往往視角新穎,加之具有深厚的文獻實學功底,其論著相當厚重。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宋代文學探討集》宋代文學探討集

《宋代文學探討集》,本書是祝尚書先生二十多年來研究宋代文學的部分成果,共收入三十一篇論文,以研究方式和內容大略分為三類:一是較巨觀的文學問題研討,從開篇的《論後期“西崑派”》《論宋元時期的文章學,凡十三篇;二是作家作品論,包括對作家群體的考察,由《試論宋初西蜀作家田錫》《論南宋四川詩文僧寶曇與居簡,凡十一篇;第三類即餘下的七篇,自《宋初西湖白蓮社考論》到《〈歐蘇手簡〉考,為作家事跡、文集版本等文獻考辨性文章。

作者簡介

祝尚書祝尚書

祝尚書,1944年10月出生於四川閬中。1982年獲碩士學位。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帶頭人。曾主持國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研究課題多項,並獲教育部、四川省優秀社科成果獎。著有《盧照鄰集箋(上海古籍出版社)、《盧思道集校注》(巴蜀書社)、《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巴蜀書社)、宋人別集敘錄》(中華書局)、《宋人總集敘錄(中華書局)、《宋代巴蜀文學通論》(巴蜀書社)等多種。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涉及唐宋(主要為宋)文學、文獻學及史學。

本書章節

第一章

論後期“西崑派”
兩宋時期南北文學異同論
論“擊壤派”
論宋人的雜體詩
論宋代理學家的“新文統”
論宋代文化中的“眉山現象”
論南宋文學的東西部差異
論宋季的擬人制詔
論宋體律賦
論宋代的經義
論宋代的“鹿鳴宴”——兼論宋代的鹿鳴宴詩
試論宋人文集的編刻
論宋元時期的文章學

第二章

試論宋初西蜀作家田錫
柳開學韓得失論
張詠的文學成就
穆修對北宋古文運動的貢獻
論“宋初九僧”及其詩
論宋釋智圓的文學觀
重論歐陽修的文道觀
傳史遷之風神,能出神而入化——論歐陽修碑誌文的文學成就
北宋西蜀隱逸詩人張俞考
蘇門“後四學士”考論
論南宋四川詩文僧寶曇與居簡

第三章

宋初西湖白蓮社考論
王禹偁事跡著作補考
《西崑酬唱集》二考
“六客詞”事跡辨正
《南嶽唱酬集》天順本質疑
汪元量《湖山類稿》佚跋考
《歐蘇手簡》

後記

相關評論

祝尚書先生的《論後期『西崑派』》對認識宋初詩歌由學唐向確立宋調的轉型有很大幫助。其《〈西崑酬唱集〉二考》考訂翔實,令人信服,了卻了一樁聚訟多年的文學公案。《重論歐陽修的文道觀,將老問題寫出了新意。《論『擊壤派』》、《論南宋文學的東西部差異《論宋人的雜體詩》等等開拓了宋詩研究的視野……祝先生又放眼宋代文化觀念進行研究,考察政治、思想、文化背景下的文學發展諸問題,取得了頗多的成果,往往視角新穎,加之具有深厚的文獻實學功底,其論著相當厚重。

——摘自《宋代文學研究年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