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

BUCK

BUCK刀是北美制刀業中最出名的,以高品質而聞名。第一把BUCK刀生產於1902年,是年輕的刀匠學徒 Hoyt Buck設計的。通過對鋼材的回火處理從而使刀刃能夠長久的保持鋒利。Hoyt每把刀都是手工刀,他用廢舊的銼刀做原材料。在二戰期間,他做了很多刀來幫助北美的軍隊。在戰爭結束後,他去到聖地亞哥,和他的大兒子AL BUCK(見圖中間為AL Buck)在1947年創辦了H.H. Buck & Son公司。Hoyt 去世於1949年,他的大兒子Al 接手領導公司度過了又一個關鍵的一年。

歷史發展

BUCK 110從誕生到今天,已經有近50年歷史(1963-2013)!雖然在刀型上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細節處我們還是能看到它的發展和變遷。

1、整體外觀的變化 從整體外形上看,1964年生產的BUCK 110比現代生產的要“單薄”,特別是刀片的厚度。

1974年與2005年的BUCK 110的不同之處:

(1)刀片的打磨方式不同。1974年的BUCK 110的打磨更“圓滑”,平面的過度沒有明顯的“棱”。

(2)刀片的開鋒方式不同。1974年的BUCK 110的開鋒沒有明顯的鋒線,更類似於“極幼開鋒”的方式。

(3)黃銅手柄的打磨方式不同。1974年的BUCK 110的黃銅柄稜角明顯,握感不如2005年的BUCK 110好。

(4)手柄黃銅鉚釘的大小不同。1964年的BUCK 110的手柄,只有三個鉚釘,而且都是銅製的。固定背鎖片的那個銷軸,就是我們說的那個最大的鉚釘,是1971年才改為鋼製的;木柄貼片的鉚釘,是1973才逐漸改成三個的。現在的BUCK 110鉚釘都比較大,並且突出木柄。

2、使用鋼材的變化 BUCK 110在四十多年的生產歷史中,鋼材的使用有過多次轉變,其中60年代使用的鋼材缺乏考據,不能斷定鋼材品名,現在整理到的鋼材變化情況如下:

1971年至1978年,BUCK 110的鋼材使用440C,鋒利度和保持性較好,相對來說較易打磨,鋼色較暗。

1982年至1985年,BUCK 110的鋼材由440C改為425M,鋒利度和保持性相對來說最好,但由於硬度較高,所以刀尖很容易斷,刀身有良好的表面處理,無論是拋光還是石洗,都非常完美。

1994年,BUCK 110的鋼材由425M改為420HC,綜合能力(鋒利度、保持性等)較為平均,而表面處理不及上一年代的好。

動畫形象

《 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中著重 特寫的獨眼“俠客”黃鼠狼—— 巴克。

“一切都要聽巴克的!”這位小小的冒險家身上,有著強烈的自信,又有著難以消解的孤獨和寂寞。在充滿危險的地下恐龍世界裡,獨一無二的他用那無畏的冒險精神、對抗Rudy( 魯迪,白化重爪龍),並且義無返顧。

在救了 希德之後,這個孤獨的俠客並沒有跟隨冰河主角們返回地上世界,它繼續拿著那把用Rudy牙齒打磨的刀,盪著藤枝回到動盪的原始森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