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射線

T射線

正在上海舉行的2006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國際會議上,新興的“T射線”成為數百位國際專家熱議的焦點,他們預計這種已在安全領域大顯身手的電磁波將很快走向民用,用它胸透拍片,輻射只是X光的百萬分之一,環境監測時能看見紅外線的盲點,還能分析農作物水分多少,觀測不發光的遙遠天體。

概述

T射線T射線
T射線,具備“綠色透視力
30米開外,誰能分清手提箱裡是藥品、毒品還是炸藥?這恐怕連警犬也難做到,但一種人眼看不見的T射線卻能準確識別。正在上海舉行的2006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國際會議上,新興的“T射線”成為數百位國際專家熱議的焦點,他們預計這種已在安全領域大顯身手的電磁波將很快走向民用,用它胸透拍片,輻射只是X光的百萬分之一,環境監測時能看見紅外線的盲點,還能分析農作物水分多少,觀測不發光的遙遠天體。
在記載電磁波“族譜”的長卷上,按照頻率單位“赫茲(Hz)”由低到高排列,從左至右依次會出現一些我們熟悉的頻率:比如廣播頻率千赫(1000赫茲)和兆赫(100萬赫茲);接著是微波、毫米波;再往右端,頻率更高,會先後進入紅外、可見光、紫外、X射線等波段。事實上,在毫米波與紅外之間有一段“真空地帶”,其頻率約為1萬億赫茲,該數量級被稱為“太赫茲(T-Hz)”,因以字母T開頭,故稱“T射線”。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國家重點紅外物理室主任陸衛介紹,T射線對人體的輻射量只是X射線的100萬分之一,反覆照射也無傷害。可以預見,它的這種“綠色透視力”將會更廣泛地套用於安全領域和醫學成像領域。
人類用T射線這隻新“眼睛”還能“顯微”萬物、“望遠”宇宙。中科院院士沈學礎介紹,對於那些輻射量太小的分子,當紅外線探測不到時,T射線卻能“看”在眼裡,並能識別這些分子。比如T射線可監測排污企業排放什麼氣體、液體,也可檢測作物葉片、根莖里水分含量多少。
美國射電天文台台長弗萊德·羅介紹,T射線已成為望遠鏡的新寵。宇宙中90%以上天體並不發光,只輻射不可見的微弱電波,用射電望遠鏡能接收太空中的紅外、微波等各段頻率電波。目前,美國、中國和一些國家已出現T射線望遠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