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135電子戰飛機

RC-135電子戰飛機

RC-135電子戰飛機 RC-135機上有5名機組人員,包括3名飛行員和2名導航員。任務空勤人員則按不同任務分為21至27人不等。人數最少情況下,飛機前部有3名電子戰官員,飛機中部和後部有14名情報操作員,另外還有4名飛行維修技師確保任務系統運行。該機執行一次任務時間可能長達8至14小時,包括在工作位置上空盤鏇3至6小時。RC-135飛機原用於戰略級監聽,現在該機還可支持戰術軍事任務,可監控小到手機大到防空雷達的信息傳送。

簡介

RC-135電子戰飛機 與C-135、KC-135一樣,都採用波音707機體,但是其頭部巨大的“疣豬鼻”形整流罩使它顯得與眾不同,因此人們也稱它“疣豬”(hogs)。在這個巨大的黑色整流罩內裝有大量的電子天線,配合機內眾多的電子偵查設備,RC-135能夠對廣泛頻段的無線電信號進行識別和監聽。RC-135的主契約商是L-3通信公司(先前屬於雷恩錫公司),負責對機身和電子設備的改造

功能

RC-135電子戰飛機RC-135電子戰飛機

這種由波音707機體改裝而成的戰略電子偵察機的性能非常先進:機體長46.6米,翼展44.4米,機高12.95米,最大航程可達1.2萬千米,飛行高度通常在15千米以上,巡航速度為860千米,由於各種型號的RC-135都裝有空中加油裝置,因此實際上的飛行時間可以大大超過12小時,空中滯留時間最長可達20小時。它們重點收集的目標是電磁信號,任務是實時偵測空中各種電磁波信息,對目標進行定位、分析、記錄和信息處理。雷達技術偵察系統可以收集預警、制導和引導雷達的頻率等技術參數,並對其進行定位,世界上各種雷達參數都在其測量範圍內,其測量精度相當高,測量脈衝的寬度可精確到正負0.1微米、方位可精確到正負1度。機上通信信號偵察系統可偵察到音頻、話頻、電傳、電報等信號。在1萬米高度可偵測到600至800公里距離的電台。所偵測到的電子信號自動錄音,並通過壓縮通信傳給地面站或返回基地進行處理。對特別重要的信息情報,它可以通過監聽手段直接形成情報,及時報告給地面指揮官。機上還有紅外探測器和前視雷達,探測距離達238至370公里,可在360公里內分辨出3.7米長的物體。 出色的性能,加上其上裝有的高頻、甚高頻和極高頻無線電通訊、雷達和都卜勒/GPS/INS先進的導航系統,所以RC-135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最大的好處就是無須進入敵國領空或者過於貼近敵國領空活動,可在公共空域進行偵察活動。也因為如此,RC-135並沒有配備武器系統。

基本數據

機長:42.82米機高:12.70米翼展:39.88米空重:46403kg服役:1956機種:偵察、預警航程:9100km乘員:4名標準乘員,最多32人引擎:四台普惠Pratt&WhitneyTF33-PW-9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18000lb原制國:美國USA滿油重量:70307kg最大總重:124965kg最大空速:991km/h實用升限:12375米續航能力:12h執勤半徑:4305km

基本作用

RC-135電子戰飛機RC-135電子戰飛機

RC-135電子戰飛機 既可執行戰略偵察,也能執行戰術偵察,在海灣戰爭以前它主要用於執行戰略偵察,而在海灣戰爭中和戰爭以後,則更偏向於完成戰術偵察任務。RC—135V/W可執行以下三項基本任務:指示對方部隊的位置和意圖,並對其有威脅的活動產生告警。這些數據通常被送到E—3或地面情報站,然後再送到作戰單位oRC—135V/W採用電子情報信息編輯戰場電子次序(EOB)。它指出有哪些雷達和其他電子發射源正在工作以及在何處工作。通過對EOB的分析可識別敵方防空系統的薄弱環節,再由計畫人員確定如何通過發射反輻射飛彈等措施對這些防禦系統進行突防。
廣播各種直接話音信息。優先權最高的是戰鬥諮詢廣播和臨近威脅告警,直接送往處於危險之中的飛機。這可能涉及對方飛機或地空飛彈準備發射的信息。
通過數據和話音鏈路將最新的目標信息傳給地面空防部隊,如“愛國者”飛彈基地,為飛彈操作員提供來襲飛機或飛彈的精確位置。這樣,“愛國者”的操作員可能只要操作雷達幾秒鐘就能捕獲目標,從而保護“愛國者”免受反輻射飛彈的攻擊。

任務定位

美國國防部“國防空中偵察辦公室內部檔案對RC-135戰略電子偵察機的地位和任務是這樣定位的:“《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美國空軍要想為美軍21世紀聯合部隊指揮官們提供全球和戰區的戰場空中、空間、陸地、水面和水下情報,那么光是憑天上的偵察衛星、空中的無人駕駛偵察機以及敵後的間諜是遠遠不夠的,RC-135是彌補這一不足,整合各種偵察系統的重要手段。平時,RC-135主要用於對世界範圍內的目標國進行高空遠程戰略偵察。美蘇冷戰期間,美國為全面監視蘇聯彈道飛彈基地及試驗情況,於20世紀60年代初在C-135運輸機的基礎上改裝了RC-135高空電子偵察機。該機型能在公海上跟蹤飛彈彈頭的飛行狀態,並推測彈道飛彈的性能及相關數據,判斷發射點和彈著點的位置。此外,RC-135還能有效偵察各種電子設施信息,為電子戰提供參數。

空戰表現

RC-135的身影近年來頻頻出現在戰場上:在入侵巴拿馬的“正義事業”中,RC-135首次參加實戰;在海灣戰爭“沙漠盾牌/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共派出4架RC-135偵察機對伊拉克進行不間斷的偵察監視,平均每天有2架在空中飛行,每架飛機一次偵察時間為12小時;在科索沃戰爭中,RC-135成了美國空軍所有投入實戰的最有效的偵察工具。參戰的RC-135每次都是從希臘的松達灣起飛,然後在距科索沃有相當距離的亞得里亞海上空巡弋,以對南聯盟進行不間斷的信號偵察。
熱點地區同樣隨時可見RC-135的鬼影:在撤離伊拉克庫德人的“提供安慰”行動中,在執行所謂伊拉克南部禁飛區飛行南部觀察和“禁飛行動”里,在“敏捷勇士”、“提供許諾”、“堅持民主”等軍事行動中,RC-135總要插上一腿。它們在熱點地區蒐集的情報分別被送給戰區司令官、美國國防部、美國國家指揮當局,所蒐集到的數據資料則交由美國空中作戰司令部、美國空中情報局和美國國家安全局處理、分析和儲存

防範RC-135電子戰飛機

RC-135電子戰飛機RC-135電子戰飛機

該機收集電子信號的程式是:信息源—介質傳輸—探測系統—處理系統—使用系統。由此可以看出電子偵察與信息源、信息探測、信息處理、和信息使用緊密相關。由於目前我軍反敵偵察監視的設備陳舊,技術落後,我防敵偵察監視只好從控制信息源,干擾敵信息探測入手。一是控制信息源。針對敵RC—135偵察機的性能、特點、活動規律,可採取“定”、“控”、“避”的控制方法。“定”即:加強無線電管理,制定統一的反偵察聯絡檔案,對在什麼時間使用,使用多長時間,什麼時間返回原頻進行規定;對電信勾通時機、時長和功率進行規定;對雷達開機時間、便用頻寬和天線方向進行規定;對我產生電子的次數、延續時間、使用頻譜、傳送方向和功率大小進行規定,以降低信息源被發現的機率。“控”即:嚴格控制無線電發射,儘可能保持無線靜默,確需發信時,要儘量使用小功率電台,採用條密和短報方法,減少發射功率和無線電信號在空中的滯留時間,不給敵或少給敵探測收集的機會。“避”即:敵對我實施電子偵察時,我力求保持無線靜默,當敵停止偵察時,我又開始工作;當敵白天偵察時,我夜間開機工作;當敵進入我電磁輻射區時,我應及時關機,當敵離開我電磁輻射區後又開機工作,與敵打“磨菇”戰,使敵難以偵測到我方信號。二是禁止信息源。計算機、雷達、電台、通信站(台)、自動化指揮中心,在工作時要向外發射大量的電磁信號,這些信號有的易被敵偵察接收,被敵破譯導致失密泄密。為此,我應採取“轉”、“罩”、“遮”的方法進行禁止。“轉”即:在不限制已方使用自由的前提下,在極短的時間內將電信號轉化成熱能、電能、電磁能及其它形式的能量,使其不至於被偵察捕捉,以實現對信號的禁止。“罩”即:在我工作的電子設備周圍建立封閉式的鐵屋子或密集鐵絲網,將這些信號“罩”在其中,達到電磁禁止的目的。“遮”即:在敵偵察機探測的主要方向,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遮斷電磁輻射,防敵機、雷達、衛星對我的偵察監視,以保證我方電磁安全;或在我雷達、指揮所、機場、飛彈陣地、艦艇配置地域布撤干擾雲帶,設定角反射器、偶極離子雲團等電磁屏障,遮斷敵偵察監視,使敵無法對我實施有效偵察。三是改變信息源。主要是採取頻率捷變技術和加密技術,使敵機難以捕捉信息源發出的信號,或收到信號也難以從中獲得穩定的信息。當敵對我進行偵察時,我應在採用增減發射功率,啟用隱蔽網,保持無線靜默,改變通信手法和電信號特徵,防止敵機偵聽和竊取的基礎上。採取“分”、“變”、“增”等戰技術手段,改變信息源。“分”即:分散配置通信要素,分散配置電磁源,將大網改小網,小網改專向,分散敵電子偵察力量,增大其偵收分辨難度。“變”即:充分發揮我有線通信的效能,變無線通信為有線通信、專向通信、密語通信及簡易通信,使敵電子偵察無處可尋;對重點部位採用多部不同程式電台組成多個不同信道,傳輸同一信號,以多程式、多信道防敵偵察監視,達到保護我電磁安全的目的。“增”即:針對電信號在介質中傳播時,其能量隨著傳輸距離增加越來越低特點,增大我發射源至敵偵察機的距離,增大我電信號的衰減程度,使敵方的探測無能為力。四是干擾敵方的接收設備。干擾就是擾亂敵接收的信息。即:通過各種偵察手段,獲取敵RC—135電訊偵察的種類、頻率、手段及相關的技術參數,採取多種制假手段干擾欺騙迷惑敵人。1、發射假信息。即:利用與敵信息載體相同或相近的頻率信號,將大量虛假的電子信號傳送給敵偵察機以迷惑敵人;或利用地方郵局、電視台、廣播站,模擬我軍用電台、網站、指揮所的電磁頻率欺騙敵機,使其真假難辨,無法獲取有用的電子信息。2、組織電磁佯動。即:採取民結合的方法,精心構建假雷達,設定電子詭計,實施電子技術偽裝,組織電磁佯動,欺騙敵偵察。3、進行抵近干擾。即:由我方戰機攜帶干擾設備跟蹤敵機,集中若干電磁波束,電磁脈衝,大功率信號對敵實施抵近干擾,覆蓋其頻率,阻塞其信道,擾亂其程式,使敵方難以接收到清晰可辨的信號。

世界各國電子戰飛機

電子戰飛機是利用電子戰裝備實施電子戰的一種專用飛機,它包括電子偵察、電子干擾及反輻射攻擊等幾種類型。電子戰飛機主要用於執行電子情報偵察、作戰飛機突防時的電子干擾和壓制、摧毀敵方電子系統等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