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 Scorsese

Martin Scorsese

Doesn ocen Doesn

Martin ScorseseMartin Scorsese
 

簡介

Martin Scorsese馬丁-斯科賽斯
好萊塢星光燦爛的藝術圈裡有這樣一位導演:在好萊塢工作近三十年,卻從未因商業目的而拍攝一部"大片";在史匹柏盧卡斯等人依靠上億美元和電腦特技吸引觀眾的同時,卻始終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冷靜地剖析著社會和人類的種種陰暗面;在商業利益主導一切的環境下,卻一直堅持自己的意願,不遺餘力地堅持自己在電影方面的追求。這位與眾不同的導演就是享有"電影社會學家"美稱的馬丁-斯科賽斯。馬丁-斯科賽斯是20世紀下半葉最出色、最具影響力的電影
人之一。總體上他拍攝的電影都來源於自己的生活經歷,探索他的義大利裔美國人的特性,挖掘關於宗教或者社會犯罪以及挽救"罪民"的主題。

履歷

馬丁-斯科賽斯1942年11月17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的一個熨衣工家庭,父親露西奧諾-查爾斯-斯科賽斯(Luciano Charles Scorsese)和母親凱薩琳-斯科賽斯(Catherine Scorsese)都是製衣廠工人,虔誠的義大利裔天主教徒。馬丁還有一個哥哥弗萊克(Frank)。父親在和母親度過了60年的婚姻生活後,於1993年8月23日去世。母親1997年2月6日死於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的併發症。斯科賽斯一家所住的皇后區是紐約著名的"小義大利"區,這裡居住著大量義大利移民的後裔,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理念。多年以後,這種"小義大利"式的生活背景賦予斯科賽斯以無數靈感,他的作品始終帶有美籍義大利裔文化的烙印,其中《誰在敲我的門》(“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街景》("Mean Streets")和《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等影片就完全是以這片街區為根基創作的。
童年的斯科賽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樣在戶外嬉耍、奔跑,只能以書為伴,也因此與藝術和神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每當他的病情有所好轉時,他父親查理就經常帶他去看電影。高中畢業後,斯科賽斯原本打算成為一位牧師,然而神學院考試的落選卻使他鬼使神差般地進入了紐約大學學習電影,並於1966年獲電影專業碩士學位留校任教。與童年觀看的好萊塢及歐洲經典影片不同,大學期間的斯科賽斯接觸到很多"新浪潮"電影,他被這些電影嶄新的思想與技法所深深吸引,也從此下定決心要拍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電影。在紐約大學接受專業電影教育期間,斯科賽斯就開始拍攝短片。其中有《你這么好的女孩在這裡乾什麼》("What's a Nice Girl Like You Doing in a Place Like This?") 和《那不僅是你,默里》("It's Not Just You, Murray")等。
1967年,馬丁躊躇滿志地帶上他的第一部影片《誰在敲我的門》參加了芝加哥電影節,但是沒有找到發行商。製片商約瑟夫(Joseph)說:如果影片中加上一段涉及性的場景,他可以發行斯科賽斯的第一部影片,對此斯科賽斯拒絕了。《誰在敲我的門》這部低成本製作的半自傳體影片講述了美國義大利裔青年凱撒里克(哈維-凱特爾飾,Harvey Keitel)與純潔少女到娼妓等的交往故事。儘管影片最終上映後受到了好評,但是在當時的芝加哥電影節上,這部影片卻沒能引起人們絲毫的注意,更不用說發行商的青睞。斯科賽斯大受打擊,對當時浮華的美國電影失去信心,決定去歐洲發展,於是前往荷蘭闖蕩。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在荷蘭,斯科賽斯也沒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所追求的電影無法為製片人理解,在阿姆斯特丹的那段日子裡,他不得不一直以剪輯為生。1968年底,斯科賽斯再次回到母校紐約大學任教。
儘管公映後依然沒有得到評論界的讚許和取得可觀的票房,《誰在敲我的門》卻引起了美國最著名的B級片導演和製片商羅傑-科爾曼(Roger Corman)的注意。科爾曼很欣賞斯科賽斯在這部影片中展現的才華,便主動與他聯繫,邀請斯科賽斯為他的公司拍攝《大篷車伯莎》("Boxcar Bertha")。影片取材於克里斯汀和瑪麗這二個妓女改過自新的故事。影片表達了馬丁鍾愛的主題:一位一時蒙羞的"罪人",最終不可思議地得到了挽救。由於劇本無法更改,日程又定得很死,斯科賽斯在這部電影中幾乎沒有任何自己發揮的餘地。1970年,美國東海岸民眾反對越戰的示威運動日益高漲。斯科賽斯深受感動,帶領學生走上街頭,拍攝了紀錄片《街景》("Mean Streets")。這部他本人自傳體的影片講述的是紐約大學裡一群年輕人生活和泯滅的故事(有趣的是,這部影片是在洛杉磯拍攝的),影片由哈維-凱特爾和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主演。這部風格鮮明,情節動人的影片出爐,標誌著電影史上最多產、最重要的導演和明星搭襠的誕生。出生於藝術世家的羅伯特-德-尼羅幾乎與斯科賽斯同歲,也出身於義大利血統家庭,同樣在皇后街區長大,就連他們所上的高中也只有一街之隔。相仿的年齡、生活背景和對電影共同的追求使斯科賽斯與羅伯特一見如故。從此羅伯特成為斯科賽斯最為信賴的演員,兩人攜手創作了一系列不同凡響的電影作品,也被人視為電影界合作的典範。在羅伯特-德-尼羅的身上,斯科賽斯發現他所獨有的能最完美體現自己宣揚人性的東西。與此同時,一位B級片商同意發行《誰在敲我的門》,這部塵封已久的處女作終於有機會與觀眾見面了。
1973年,斯科賽斯拍攝了構思已久的影片《街景》。《街景》以"小義大利"區為背景,展現了義大利裔美國青年整日無所事事的極度空虛、苦悶的精神狀態。除了影片深刻的現實意義,《街景》在電影語言的表現上也頗具力度,反傳統的結構、狂亂的影調、真實出眾的表演風格都在那個時代顯出獨特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街景》所體現的很多特性也奠定了斯科賽斯作品風格的基礎:場景在紐約,孤獨的人內心深處的掙扎,尖頭鞋、搖滾、歌劇音樂,以及無休無止的殺戮。雖然上映後票房不大理想,但卻受到評論界一致的肯定,甚至被有的影評人稱為"這個時代真正有原創力的作品,獨立製片的號角"。
1974年,斯科賽斯嘗試了女性題材影片《再見愛麗斯》("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據報導,當時奧斯卡影后埃倫-伯斯泰因(Ellen Burstyn)曾問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讓他推薦一些導演。後者只給了她一個名字:斯科賽斯。當他們碰面時,伯斯泰因問斯科賽斯:他對女人了解些什麼?而斯科賽斯回答道:"我什麼也不知道,但是我願意去了解"。在這部影片中斯科賽斯既保留了好萊塢女性電影的模式,又加入了自己針砭時弊的用意,上映後在票房榜上獲得了成功。影片為埃倫-伯斯泰因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頭銜,斯科賽斯也因此獲得了與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 Sirk)和喬治-庫克(George Cukor)齊名的"女性影片導演"的美譽。該片後來還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改編成連續劇熱播過。斯科賽斯進入好萊塢後的第一次嘗試終於獲得了成功。
1975年,劇作家保羅-施拉德(Paul Schrader)找到斯科賽斯和羅伯特-德-尼羅,希望他們能夠拍攝已完成兩年之久的劇本《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次年,經過斯科賽斯及劇組成員的共同努力,這部堪稱“偉大電影”的作品終於問世了。《出租汽車司機》這部街頭情景劇沿續了斯科賽斯早期作品的主題。片中羅伯特飾演一位計程車司機,一個從越南戰場上回來、情緒極不穩定的老兵比克爾(Bickle)。這個需要轉化的罪人以二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對付影片中的二位女性角色:一個娼妓、一個玉女。羅伯特在這部影片中充分展現了他非凡的演技。由於影片結尾處過於血腥----圍繞著十來歲的妓女展開的一場持續的殺戮,發行之初招來了眾多的非議。但影片精準地把握住現代人孤獨無助的感覺,寓意深刻、令人震撼,加上羅伯特-德-尼羅驚為天人的表演,一下在美國引起轟動。年輕的斯科賽斯憑藉這部《出租汽車司機》獲得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出租汽車司機》的成功不但為斯科賽斯贏得了榮譽和鮮花,更使他在好萊塢發展的前途一片大好。1977年,米高梅公司投資拍攝大製作影片《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斯科賽斯應聘成為導演,並掌握了電影的最終剪輯權。在這部影片中,他開始以懷舊的手法創作電影音樂劇。但是在拍攝過程中,又將影片故事圍繞在一位音樂家(羅伯特-德-尼羅飾)和樂隊歌手莉莎-明尼莉(Liza Minnelli)之間關係日益惡化的情節展開。觀眾們希望看到熱切的音樂劇,可是這部影片總體上說太壓抑了。電影中多處情節的設定與大眾口味不符,結果票房成績慘不忍睹。對於事業剛開始步入正軌的斯科賽斯而言,《紐約,紐約》的失敗幾乎是致命的。在此後的三年中,他根本沒有機會去拍攝一部故事片。當大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斥巨資拍攝《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的時候,斯科賽斯卻只能拍一部有關“頻段”(The Band)樂隊的紀錄片《最後的華爾茲》("The Last Waltz")。
繼《紐約,紐約》在票房榜上失利以後,1980年斯科賽斯推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力作《憤怒的公牛》。這部影片改編自拳擊手傑克-拉-莫塔(Jake La Motta)的自傳小說,透視了一位拳擊冠軍的沉浮。影片以極具力度和詩意的畫面、無懈可擊的視聽語言,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斯科賽斯卓越的電影才華和獨特的價值觀、宗教觀。擔任本片編劇的是斯科賽斯和馬迪克-馬丁(Mardik Martin),羅伯德-德-尼羅則在片中演繹出了演藝生涯中最出彩的角色。影片以黑白片的形式攝製,由合作已久的著名剪手塞爾瑪-斯庫馬克(Thelma Schoonmaker)剪輯。影片得到了8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羅伯特-德-尼羅和塞爾瑪-斯庫馬克如願以償地捧回了小金人。雖然此片在紐約電影評論界中好評如潮,卻依然沒能擺脫票房低迷的厄運。
1983年,不甘心失敗的斯科賽斯推出了諷刺美國電視媒體的影片《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以檢驗他的票房號召力。影片以後現代主義手法反思大眾媒體,在這部影片中羅伯特-德-尼羅飾演一位熱心的追星族,傑里-路易斯(Jerry Lewis)飾演他所關注的脫口秀主持人。遺憾的是該片並末擺脫票房持續低迷的頹勢。幾部影片在商業上的連續失利,使斯科賽斯的事業完全跌到了谷底。這時,斯科賽斯充分意識到了好萊塢的殘酷:如果不顧商業利益就意味著失敗。
1985年,斯科賽斯試圖拍攝一部夢想劇《基督最後的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但是最後一刻派拉蒙公司撤回了資金。於是,他拍攝了一部短小的黑色喜劇片 《下班之後》("After Hours"),影片講述了紐約大街上一夜之間發生的事情。隨後他前往芝加哥拍攝《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1986年),該片是1961年的影片《江湖浪子》("The Hustler")的續集,老牌影帝保羅-紐曼(Paul Newman)再次飾演了大佬"快手"(Fast)一角,埃迪-費爾森(Eddie Felsen)和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飾演他的門生。由於明星的作用以及劇本比較通俗,《金錢本色》為斯科賽斯贏來了商業上久違的成功。
1988年,斯科賽斯幾經周折之後,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將希臘作家尼科斯-卡贊查斯基(Nikos Kazantzakis)的小說《基督最後的誘惑》搬上銀幕。這部影片描述了一位非常人性的精神領袖,他被社會所遺棄,徘徊在善良和邪惡之間,與肉慾作鬥爭,最終選擇了一條改過自新之路。這是斯科賽斯的所有電影主題中最精雕細刻的一部。影片由保羅-施拉德編著,描述了一個緊張、瀕於崩潰邊緣的彌賽亞(猶太人盼望的復國救主)。雖然拍攝手法前衛,使用了異國情調的場景,並由彼特-加里布埃爾(Peter Gabriel)配樂,但是這部影片缺少斯科賽斯早期那些低成本製作影片所具有的情感上的震撼力和凝聚力,簡直就是斯科賽斯和施拉德的個性製作。影片上映之後引發了各方的爭議,宗教力量指責這部影片涉嫌褻瀆,一些影劇院和租片連鎖店拒絕這部影片上架。該片在紐約齊格菲電影院舉行首映的當天,外面就聚集了數千宗教分子抗議遊行,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並在巴黎等地也引發了抑制、示威,甚至惡意的爆炸。
在經歷了《基督最後的誘惑》的風波之後,斯科賽斯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伍迪-艾倫(Woody Allen)兩位導演一道執導了電影《紐約故事》("New York Story",1989年)。隨後的1990年,斯科賽斯將尼古拉斯-皮萊基(Nicholas Pileggi)的小說搬上了銀幕,拍攝了黑幫影片《好傢夥》("Good Fellas")。影片以一個黑手黨分子的成長經歷,描繪了紐約義大利黑幫從50年代到80年代的興衰歷程。與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教父》("Godfather")系列不同,《好傢夥》更注重黑幫活動的現實意義。影片通過一個小嘍嘍轉變成聯邦政府證人亨利-黑爾(Henry Hill)的故事,捕獲了令人驚奇的瞬間,也反映了生活在"黑幫"邊緣人的生活細節。華麗的動作場面加上極度的幽默,讓觀眾如痴如醉。《好傢夥》標誌著斯科賽斯又回到了他一貫追求的形式和內容。一些評論家們認為這部影片是斯科賽斯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有些人則認為僅是《街景》一片的翻新,富有娛樂性,但稱不上為藝術之作。影片上映後,成為了該年最為賣座的影片之一。
1991年,斯科賽斯重新拍攝了好萊塢1962年的經典驚悚片《恐怖角》(“Cape Fear”)。影片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加入了斯科賽斯強烈社會、宗教意識,羅伯特-德-尼羅也憑藉出神入化的演技再次塑造了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但與原作的緊湊、攝人心魄相比,該片顯得陳腐、過於誇張。演員們的表演是值得稱道,特別是尼克-諾爾蒂(Nick Nolte)和朱麗葉-路易斯(Juliette Lewis)的表現,以及攝影和剪接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與原作中的羅伯特-米徹姆(Robert Mitchum)相比,羅伯特-德-尼羅的表演顯得做作、誇張。這部影片是斯科賽斯導演職業生涯中最熱的影片。
時隔兩年後,一向關注現代社會的斯科賽斯力求轉變,拍攝了以19世紀紐約上層社會為背景的《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從這部電影來看,年過半百的斯科賽斯已經失去了當年拍攝《出租汽車司機》、《憤怒的公牛》時的力度與銳氣,《純真年代》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僅僅剩下雍容華貴的服裝布景以及高貴悅耳的古式英語,看上去不太像出自這位大師的手。影片的背景是19世紀的紐約上流社會,通過手提拍攝,加上華麗的色彩和背景裝飾,充分表達了人物的壓抑色彩,純粹是一部禮儀劇。在這部影片中,斯科賽斯拉上了眾多的大牌明星以增加影片的號召力,完成後這部影片獲得了評論界的尊重,票房收入也大為可觀。1995年,他再度與尼古拉斯-皮萊基聯手,以《好傢夥》的原班人馬拍攝了揭露拉斯維加斯內幕的影片《賭城風雲》("Casino")。《賭城風雲》簡直就是對《好傢夥》的翻版,影片故事發生在70年代至80年代拉斯維加斯,並再次聚焦在黑幫題材上。《賭城風雲》反映了社會中純真的迷失,大多數評論家們認為該片只是重提了《好傢夥》中的一些問題。斯科賽斯緊接著拍攝的以紐約街頭黑暗生活為主題的《穿梭鬼門關》(“Bringing Out The Dead”,1999年)則明顯帶有《出租汽車司機》的影子,進入90年代的斯科賽斯推出的不少影片都遇到了滑鐵盧。
1997年,反主流的斯科賽斯又再次將重心轉移到另一個別人不敢涉及的題材----達賴喇嘛身上。《達賴的一生》("Kundun")是一部只有他才敢執導的傳記片。作為一個非暴力的故事片,它將觀眾們帶入了西藏。影片講述了達賴喇嘛的早期生活、被迫接受的訓練,很是令人難忘。但是斯科賽斯和編劇梅利莎-馬西桑(Melissa Mathison)似乎不知道如何收尾了。一片非難之聲中,該片在票房榜上緊隨著另一部相同題材的影片,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主演的《西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et")之後,也實在難以有所作為。斯科賽斯還被列入不準進入西藏的50個人的名單之中。迪斯尼公司也因這部影片而與中國政府發生了磨擦。
隨後幾年中,斯科賽斯把心血都花在籌劃已久的影片《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上。這部影片講述了19世紀中期發生在紐約的暴力事件,影片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卡梅倫-迪亞茲(Cameron Diaz)和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等眾明星主演。雖然在發行前該片也歷經了磨難,但將肯定是斯科賽斯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影片無處不散發著大師的氣息,它比以往斯科賽斯的名作《憤怒的公牛》、《出租汽車司機》、《好傢夥》等多了一種歌劇式的升華,斯科賽斯也因執導了這部影片而獲得了第75屆奧斯卡蟾最佳導演的提名。
馬丁-斯科賽斯的私人生活也一如他的從影經歷一樣,頗為曲折。1965年他與演員拉臘恩-瑪麗-布倫南(Laraine Marie Brennan)成婚。1971年至1975年又與離異的桑迪-溫特勞布(Sandy Weintraub)同居。隨後他又與作家朱莉婭-卡梅倫(Julia Cameron)和女演員莉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走到了一起。1979年,他又與女演員、模特伊莎貝拉-羅塞利尼(Isabella Rossellini)結婚,並於1983年二人正式分手。1985年2月又與製片芭芭拉-德-菲納(Barbara De Fina)成婚,二人於1991年分居。他的後面一個女人是1964年出生的女演員伊莉納-道格拉斯(Ileana Douglas),不久也分道揚鑣。1999年7月,他與蘭登屋工作的小說編輯海倫-S-莫里斯(Helen S. Morris)結婚,二人一起生活至今。(靜雨)

獲獎記錄

2003年因《紐約黑幫》獲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2003年因《紐約黑幫》獲第60屆金球獎最佳導演
2002年因《我的義大利之旅》獲美國影評人協會特別獎最佳導演
2001年因《我的義大利之旅》獲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威廉-K-愛文森影史獎(William K. Everson Film History Award)最佳導演
2000年獲法國愷撒榮譽獎
1998年獲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比利-懷爾德獎(Billy Wilder Award)最佳導演
1997年獲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
1995年獲第51屆威尼斯電影節終生金獅獎最佳導演
1994年因《純真年代》獲第66屆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
1993年獲美國獨立製片協會(IFP)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1993年因《純真年代》獲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導演
1991年因《好傢夥》獲第63屆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提名
1991年因《好傢夥》獲第44屆英國學院獎最佳編劇、最佳導演
1991年因《好傢夥》獲英國學院獎最佳導演
1991年因《好傢夥》獲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1990年因《好傢夥》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1990年因《好傢夥》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1990年因《好傢夥》獲第46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最佳導演
1989年因《基督最後的誘惑》獲第61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6年因《下班之後》獲第39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
1981年因《憤怒的公牛》獲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1年因《憤怒的公牛》獲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1977年因《出租汽車司機》獲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1976年與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同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新生代獎
1977年因《出租汽車司機》獲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1976年因《出租汽車司機》獲第29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主要影視作品:
2002年《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2001年《我的義大利之旅》(“My Voyage in Italy”)
1999年《穿梭鬼門關》(“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7年《達賴的一生》(“Kundun”)
1996年《一個導演的故事》(“The Typewriter, The Rifle & The Movie Camera”)
1995年《賭場風雲》(“Casino”)
1993年《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91年《恐怖角》(“Cape Fear”)
1990年《好傢夥》(“Good Fellas”)
1990年《米蘭製造》(“Made in Milan”)
1990年《夢》(“Dreams”)
1989年《紐約故事》(“New York Story”)
1988年《基督最後的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1986年《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
1985年《下班之後》(“After Hours”)
1983年《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
1980年《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1978年《最後的華爾茲》(“The Last Waltz”,紀錄片)
1977年《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
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
1974年《再見愛麗斯》(“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1974年《義大利裔美國人》(“Italianamerican”)
1973年《街景》(“Mean Streets”)
1973年《密探三七三》(“Badge 373”)
1972年《大篷車伯莎》(“Boxcar Bertha”)
1970年《街景》(“Street Scenes”,紀錄片)
1970年《愛與和平:烏茲托克紀實》(“Woodstock;Woodstock - 3 Days Of Peace & Music”)
1968年《誰在敲我的門》(“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
1967年《剃鬚記》(“The Big Shave”,短片)
1964年《那不僅是你,默里》(“It's Not Just You, Murray”)
1963年《你這么好的女孩在這裡乾什麼》(“What's a Nice Girl Like You Doing in a Place Like Thi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