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

集美大學

集美大學(JiMei University)地處福建省廈門市,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交通運輸部與福建省、國家海洋局與福建省、福建省與廈門市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碩士研究生推免單位,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是教育部授權對港免試招生院校和對台灣學生單獨招生院校之一;是廈門市“海絲”國家留學生“陳嘉庚獎學金”招生院校之一,是交通部海事局批准大陸唯一具有開展台灣船員無限航區海船船員適任培訓和履約過渡期適任培訓資格的院校;是香港特區政府“青年內地交流計畫”福建省唯一資助單位;是國家漢辦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的主要院校和福建省首批“海外華文教育基地”。 學校辦學始於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1918年創辦的集美學校師範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1994年,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合併組建集美大學。 截至2018年3月,學校占地面積2300多畝,校舍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新校區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為全國唯一入選該項目的高校;設有21個學院,69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1500餘人,高級職稱教師800餘人;有在校生27000餘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600餘人、各類研究生1400餘人,各類留學生近600人 。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建校基礎

• 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該校前身是陳嘉庚在民國9年(1920)創辦的集美學校商科,以後逐步發展,先後改名為集美商業學校、集美高級商業職業學校、集美財經學校、集美輕工業學校(院)、福建財經學校。

1984年4月經福建省政府批准,升格為集美財政專科學校,為省屬高等專科學校

• 集美航海學院

集美大學 集美大學

該校前身是民國9年(1920)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幾經變遷,由水產科到水產部、水產航海部、高級航海學校、水產航海職業學校、高級水產航海職業學校。

1958年分為水產學校和航海學校。

“文化大革命”期間,航校曾併入廈門大學海洋系。

1972年重辦集美航海學校。

1978年升格為集美航海專科學校(大專)。

1989年改辦集美航海學院。

• 廈門水產學院

集美學校大禮堂 集美學校大禮堂

該校前身為1972年5月上海水產學校遷來集美辦的廈門水產學院,隸屬國家水產總局和福建省雙重領導,以水產總局為主。國家農牧漁業部成立後,成為部屬16所高等農業院校之一。

1979年5月上海水產學院恢復,部分專業遷回上海,廈門水產學院仍繼續在廈門辦學。

• 福建體育學院

該校前身是1958年在福州創辦的福建體育專科學校。

1959年7月,改為福建體育學院,1962年停辦。

1974年在廈門集美原“航海俱樂部”基礎上創辦福建體育學校。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福建體育學校擴建為福建體育學院。

• 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集美大學校區分布圖 集美大學校區分布圖

該校前身是1958年以集美師範為基礎創辦的廈門師範專科學校,校址在鼓浪嶼田尾路。

1960年改名為廈門師範學院。

1963年秋,該校併入設在漳州的福建省第二師範學院。

1975年復辦廈門師範大專班。

1979年4月重新成立廈門師範專科學校,校址在集美;

1980年8月,經福建省政府批准,改名為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4年10月併入集美大學後改名為師範學院。   。

合併建校

1994年,在原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和集美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等五所高校的基礎上合併組建集美大學。

2003年,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獨立學院)成立。

2004年,原鷺江職業大學(附屬中專學校)-廈門工業學校併入集美大學,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福建省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

2008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

2013年2月2日,學校通過省學位委員會組織的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整體驗收;7月19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文正式批准集美大學成為新增博士學位   ;10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辦學條件

該校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集美街道 郭厝片區、岑西片區、岑頭片區(原為郊區集美鎮 郭厝自然村、岑西自然村、岑頭自然村)銀江路185號,集美長途汽車站正北 和東南。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2月,該校設有等21個二級學院,69個本科專業,另設有1個獨立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

專業設定:

集美大學航海學院:航海技術 (081803K)、交通運輸 (081801)、物流管理 (120601)。

集美大學 輪機工程學院:輪機工程 (081804K)、船舶與海洋工程 (0819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80601)、船舶電子電氣工程 (081808TK)。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學 (090601)、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090602)、水生動物醫學 (090604TK)、動物科學 (090301)、動植物檢疫 (090403T)。

集美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 (082701)、生物工程 (083001)、環境工程 (082502 )。

校園樓群 校園樓群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 (040201)、運動訓練 (040202K)、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040203)、武 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040204K)。

集美大學財經學院:經濟學 (020101)、財政學 (020201K)、金融學 (020301K)、投資學 (020304)、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401)、會計學 (120203K)。

集美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國小教育 (040107)、學前教育 (040106)、教育技術學 (040104)〔停招〕。

集美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 (120201K)、市場行銷 (120202)、審計學 (120207)、旅遊管理 (120901K)、電子商務 (120801)。

集美大學 音樂學院:音樂表演 (130201)、音樂學 (130202)、舞蹈表演 (130204)。

集美大學 美術學院:動畫 (130310)、美術學 (130401)、視覺傳達設計 (130502)、環境設計 (130503)。

集美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 (080701)、電子科學與技術 (080702)、通信工程 (080703)。

集美大學 計算機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0901)、軟體工程 (080902)、網路工程 (08090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20102)。

集美大學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0802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機械電子工程 (080204)、車輛工程 (080207)、能源與動力工程 (080501)、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081002)。

集美大學 理學院:數學與套用數學 (070101)、信息與計算科學 (070102)、套用物理學 (07020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070502)〔停招〕、地理信息科學 (070504)、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080705)。

集美大學 外國語學院:英語 (050201)、日語 (050207)、翻譯 (050261)。

集美大學 法學院:法學 (030101K)、社會工作 (030302)。

集美大學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 (050101)、漢語國際教育 (050103)。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集美大學 工程技術學院: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081103)、工程管理 (120103)。

集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集美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船員培訓中心)

集美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師資力量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截至2017年2月,該校共有專任教師1500餘人,高級職稱教師800餘人。教師中有雙聘院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省引才“百人計畫”人選1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省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講座教授6人,省傑出科技人才2人,省優秀人才1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1人,省企事業人才高地領軍人才1人,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4人,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2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28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畫人選32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2人):麥康森、徐洵。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王藝磊。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8人):蘇文金、曹敏傑、鄒衛東、晏衛根、蔡慧農、陳昌生、王藝磊、王志勇。

學科建設

學校建築 學校建築

截至2017年2月,該校建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覆蓋5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點(30個領域)。

該校建有8個福建省一級重點學科,2個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1個水產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2個)

水產、船舶與海洋工程   。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8個)

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體育學、數學、套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   。

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

水產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9個)

水產、船舶與海洋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套用經濟學、體育學、數學、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

碩士專業學位點(4個)

農業推廣碩士、工程碩士、教育碩士、稅務碩士   。

學科排名: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集美大學參評學科得分與排名位次如下:  

序號學校代碼學校名稱一級學科代碼一級學科名稱評估結果位次百分位
110390集美大學0832食品科學與工程C+40%~50%
210390集美大學0908水產C+40%~50%
310390集美大學0403體育學C-60%~70%
410390集美大學0701數學C-60%~70%

教學建設

集美大學東門 集美大學東門

截至2017年2月,該校擁有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國家級卓越人才培養計畫專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各11個,省服務產業特色專業8個,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

該校所有的教學實習船“育德”輪總載重達6.4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學實習船   。

國家級特色專業 4個

輪機工程、財政學、航海技術、水產養殖學。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

航海技術。

國家級卓越人才培養計畫專業(6個)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航海技術、輪機工程。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水產養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

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航海技術、輪機工程。

2.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水產養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輪機工程學科教學團隊。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海上專業實驗中心、水產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

海上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特色專業 (11個)

水產養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輪機工程、財政學、法學、航海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民族傳統體育、熱能與動力工程等。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1個

水產養殖學、航海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輪機工程、國小教育、通信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畫專業(3個)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能源與動力工程、通信工程

卓越國小教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國小教育。

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能源與動力工程、通信工程

2.

卓越國小教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

國小教育。

省級教學團隊(7個)

微生物學教學團隊、機械工程學科教學團隊、輪機工程學科教學團隊、水產養殖學教學團隊、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公共數學教學團隊、航海技術教學團隊。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5個)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物理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生命科學基礎實驗中心、航海綜合訓練中心、輪機工程實驗中心、水產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藝術綜合訓練中心、機械基礎實驗中心、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實驗教學中心、水產養殖學專業實驗教學中心、財經專業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

財經學科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37門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高等數學、航海學、大學物理、總量經濟學、編譯原理、微生物學(含實驗)、田徑、企業理財學、機械原理、中國古代文學、有機化學(含實驗)、機械設計基礎、WEB編程技術、會計學、船舶輔機、財政學、運動生理學、航海雷達與ARPA、船舶電氣設備及系統、武術專項理論與實踐、生化工程、食品分析、外國文學、社區工作、航海自動化基礎、船舶柴油機、軟體工程、生物統計與計算機輔助分析、排球、教育學、電腦音樂、遠洋業務與海商法、動物生理學、傳熱學、船舶貨運、水產動物病理學、食品原料學。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8個)

國小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於強化實踐技能的輪機工程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航海技術專業套用性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套用型創新人才工程訓練實踐教學創新實驗區、三化結合理念下嵌入式與智慧型信息處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9月,該校建有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1個省(部)級科研創新平台。

該校設有航海技術研究所、現代物流研究中心、海商海事研究所、船舶助航技術研究所、海上交通安全研究所、船舶工程技術研究所、自動化技術研究所、食品與生物工程研究所、環境工程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海西經濟運行效率與風險測評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套用心理研究所、通信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所、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複雜系統研究中心、影像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中外文化比較研究所、法學研究所、房地產發展研究所、社區建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哲學與文化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所、民間文學與藝術遺產研究所、語用學研究所、企業文化研究所、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學校牽頭組建了“福建遊艇產業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參與創建“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各類研發平台近50個。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助導航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水產品深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鰻鱺現代漁業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農業部 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東海海水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水產品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船舶助導航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清潔燃燒與能源高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福建省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船舶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能源清潔利用與開發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食品微生物與酶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洋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水產養殖與水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海上通信與智慧型電子系統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食品微生物與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船機檢測與再製造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海洋平台保障系統關鍵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人文社科基地:集美大學地方財政績效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閩台體育研究中心、海西經濟運行效率與風險測評研究中心、海西社會建設與社會服務研究中心、海洋文化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閩台審計研究中心。

廈門市工程研究中心:廈門市射頻識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市食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市射頻識別(RFI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市機器人套用與仿真架構工程技術中心、廈門現代設計與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市無人機遙感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廈門市重點實驗室:廈門市飼料檢測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廈門市涉密信息重點實驗室   。

建設成果

2000年-2009年,集美大學發表科研論文數量中,收錄於SCI-E資料庫的論文402篇,CPCI-S資料庫的論文188篇和EI資料庫論文584篇。研究性論文為737篇,會議論文430篇,其中2008年在貴陽召開的防偽、安全和識別國際會議上,共發表論文14篇,此外在第一、二、三屆ASID會議和第一、二、四屆ICCSE會議中,集美大學發文量較多   。2014年1月,學校3項成果榮獲福建省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壇紫菜新品種選育、推廣及深加工技術(2011年)。

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圖的匹配理論與圖能量的研究(2008年)、大黃魚人工養殖技術研究與產業化(2010年)。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壇紫菜良種的選育與推廣套用(2010年)   。

※ 獎項名單不包括2008年以前數據。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9月,集美大學圖書館共有館藏紙質文獻228.64萬冊,中外文現刊2700多種,引進了包括超星數字圖書館、維普全文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Springer、Ei village等39箇中外文全文或文摘資料庫;自建了《水產科技資料庫》、《陳嘉庚研究資料庫》、《集美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等7個特色專題資料庫   。

• 學術刊物

集美大學主辦有《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和《體育科學研究》等四種學術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008、2010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9年,《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獲得“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稱號,2006年《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體育科學研究》評為“福建省高校特色學報”;有多篇文章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國內重要文摘全文轉載和轉引;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數據網路系統(ChinaInfo)數位化期刊網》等多家資料庫和檢索刊物收錄。

《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還被“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情報資料庫(ASFIS)”、美國《劍橋科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資料庫(CSTA)、中國水產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國海洋文獻資料庫、《中國水產文摘》、《水產文摘》、《海洋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造船文摘》、《中國數學文摘》等作為源期刊   。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數據網路系統(ChinaInfo)數位化期刊群全文入網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線上、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等多家資料庫和檢索刊物收錄或者作為來源期刊   。

《體育科學研究》中文科技期刊線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線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網路系統(ChinaInfo)數位化期刊群全文入網期刊、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等多家資料庫和檢索刊物收錄或者作為來源期刊   。

文化傳統

• 校徽

集美大學校訓 集美大學校訓

集美大學校徽於2006年6月6日確定。校徽中間的圖案為校主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的牌樓(也是集美大學成立掛牌的校門),是學校的標誌;牌樓圖案下方“誠毅”二字是學校校訓;校訓下方“1918”是陳嘉庚先生最早創辦集美學校師範部的時間,是校史的起點;外圈上部是江澤民同志題寫的校名,下部為學校英文名。

• 校訓

校訓由陳嘉庚、陳敬賢於1918年3月確定。

釋義:誠以待人,毅以處事。

• 校歌

校歌 校歌

集美大學校歌沿用“福建私立集美學校校歌”。1918年3月10日公布。

閩海之濱,有我集美鄉,山明兮水秀,勝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與黌,英才樂育,蔚為國光。

全國士聚一堂,師中實小共提倡。

春風吹和煦,桃李盡成行。

樹人需百年,美哉教澤長。

“誠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學校領導

黨政領導

黨委書記  辜芳昭
校長 李清彪
黨委副書記 葉美萍
黨委副書記鄭志謙
黨委常委、副校長 李克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童建福
黨委常委、副校長 於洪亮 
副校長曹敏傑

參考資料:  

校董事會

顧問 賈慶林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 陳永栽 菲律賓航空公司董事長
莊炎林 原全國僑聯主席 --------------------------
主席蘇樹林 福建省省長 --------------------------
副主席 陳樺(女)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高宏峰 交通部副部長
張桃林 農業部副部長 李紅(女) 福建省副省長
李川羽 印尼尚大集團董事總經理 劉可清 廈門市市長
鞠維強 福建省教育廳廳長 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福建省高校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