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1394接口

IEEE1394接口

IEEE1394接口是蘋果公司開發的串列標準,中文譯名為火線接口(firewire)。

IEEE1394接口蘋果公司開發的串列標準,中文譯名為火線接口(firewire)。同USB一樣,IEEE1394也支持外設熱插拔,可為外設提供電源,省去了外設自帶的電源,能連線多個不同設備,支持同步數據傳輸

(圖)IEEE1394接口IEEE1394接口

IEEE1394接口簡介

IEEE1394分為兩種傳輸方式:Backplane模式Cable模式。Backplane模式最小的速率也比USB1.1最高速率高,分別為12.5 Mbps 、25 Mbps 、50 Mbps,可以用於多數的高頻寬套用。Cable模式是速度非常快的模式,分為100 Mbps 、200 Mbps 和400 Mbps幾種,在200Mbps下可以傳輸不經壓縮的高質量數據電影

作為高性能的快速通訊接口,它尤其受到專業掃瞄器廠商的青睞。不過,對IEEE1394規範,蘋果公司採用收費授權的方式,也就是使用IEEE1394規範的產品都必須向其支付一筆使用費。IEEEl394接口雖然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變革,但是目前由於其較昂貴的價格還很難在家庭用戶中普及。所以,採用IEEE1394接口的掃瞄器的價格比使用USB接口掃瞄器高許多。

1394b 是 1394技術的升級版本,是僅有的專門針對多媒體--視頻音頻、控制及計算機而設計的家庭網路標準。它通過低成本、安全的 CAT5 (五類)實現了高性能家庭網路。1394a自1995年就開始提供產品,1394b 是1394a 技術的向下兼容性擴展。1394b能提供800 Mbps/s或更高的傳輸速度,雖然市面上還沒有1394b接口的光儲產品出現,但相信在不久之後也必然會出現在用戶眼前。

相比於USB接口,早期在USB1.1時代,1394a接口在速度上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在USB2.0推出後,1394a接口在速度上的優勢不再那么明顯。同時現在絕對多數主流的計算機並沒有配置1394接口,要使用必須要購買相關的接口卡,增加額外的開支。目前單純1394接口的外置式光儲基本很少,大多都是同時帶有1394和USB接口的多接口產品,使用更為靈活方便

IEEE1394特性

前置IEEE1394接口是指該機箱前面板上是否具有IEEE1394擴展接口。隨著數碼家電產品的普及,橫跨PC及家電產品平台的IEEE1394接口的使用也越來越多,IEEE1394接口IEEE 1394通常在數碼攝像機等外部設備,和各種網路設備使用。它常被稱之為Firewire(Apple蘋果的名稱),和i.Link(sony的名稱)。目前,800Mbps IEEE 1394匯流排(也可以稱之為Firewire-800)正在逐漸取代400Mbps IEEE 1394匯流排。6-PIN接口包含4條信號線和2條電源線,不需要額外供電,而4-PIN接口只有信號線。Firewire-800接口增加一面針腳,使用9-PIN聯接線。前置IEEE1394接口為越來越多的IEEE1394外部設備提供了很好的易用性。例如IEEE1394高速外置式硬碟數位相機攝影機等等。但是在目前,IEEE1394接口在PC平台上的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及USB接口,因此具有前置IEEE1394接口的機箱產品現在也並不是太多。 前置IEEE1394接口同樣也要使用機箱所附帶的連線線連線到主機板上所相應的前置IEEE1394接口才能使用。當然,前提是主機板提供了IEEE1394接口功能。在連線前置IEEE1394接口時一定要事先仔細閱讀主機板說明書和機箱說明書中與其相關的內容,千萬不可將連線接錯,不然會造成IEEE1394設備或主機板的損壞。

火線的標準於1987年完成並制定,一直到1995年,才被IEEE委員會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定為IEEE1394-1995技術規範。其實1394並不是與火線的技術有關,而是因為在制定這個串列接口標準之前,IEEE已經制定了1393個標準,因此將1394這個序號給了它,全稱為IEEE1394,簡稱1394。早期的IEEE1394-1995中還有一些模糊的定義,後來又出了一份補充檔案P1394a,用以澄清疑點、更正錯誤並添加了一些功能。後來還通過P1394b討論增加新功能的接口標準。作為一個工作組標準,P1394b是一個高傳輸率與長距離版本的IEEE1394,它的單信道頻寬為800Mb/s。在這一方案中,一個重要的特性是,在不同的傳輸距離與傳輸速率下可以使用不同的傳輸媒介。

IEEE1394標準是一個串列接口,但它能像並聯SCSI接口一樣提供同樣的服務,而其成本低廉。它的特點是傳輸速度快,現在確定為400Mb/s,以後可望提高到800Mb/s、1.6Gb/s、3.2Gb/s。所以傳送數字圖像信號也不會有問題。目前1394電纜標準規定了3種信號速率90.304、196.608和393.216Mb/s,簡稱為S100、S200和S400。更高的速率正在發展之中。

IEEE1394接口有6針和4針兩種類型,也就是常說的大口和小口。6角形的接口為6針,小型四角形接口則為4針。最早蘋果公司開發的IEEE1394接口是6針的,後來,SONY公司看中了它數據傳輸速率快的特點,將早期的6針接口進行改良,重新設計成為現在大家所常見的4針接口,並且命名為iLINK。這種連線器如果要與標準的6導線線纜連線的話,需要使用轉換器

總體上說,IEEE-1394具有以下特點:

(1)高速率
IEEE 1394a中規定速率為100、200、400Mbps,IEEE1394b中規定速率800、1600、3200 Mbps。目前已達到的800Mbps速率,可以輕鬆實現對未經壓縮的原始視頻數據進行實時傳輸。FireWire(火線)這個名稱來源於它令人瞠目結舌的傳輸速度。目前通常的物理流LSI速度通常是200Mbps,而大部分情況下實際傳輸的數據都是經過壓縮處理的,並不是直接傳輸原始視頻數據,因此說200Mbps已經基本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速度。但對多路數字視頻信號傳輸來說,傳輸速率總是越高越好、永無止境。
(2)實時性
IEEE 1394的特點是利用等時性傳輸來保證實時性。在這一點上,SSAFiberChannelUltra SCSI也都與IEEE1394具有同樣的性能,所缺的易用性和價格。
(3)易用性
IEEE 1394連線由是4根信號線與2根電源線構成的細纜,安裝十分簡單,而且價格也比較便宜。IEEE 1394a標準的接點間距只有4.5米,IEEE 1394b標準的接點間距可以達到100米。
(4)匯流排結構
IEEE 1394是匯流排,不是I/O。向各裝置傳送數據時,不是像網路那樣用I/O傳送數據,而是按IEEE 1212標準讀寫列入轉換的空間。所以從上一層看,IEEE 1394是與PCI相同的匯流排。
IEEE 1394匯流排和常見的USB匯流排的不一樣之處在於,IEEE 1394是一個對等的匯流排(peer-to-peer),對等匯流排上的任何一個設備都可以主動的發出請求,而USB匯流排上的設備,則都是在等待主機傳送指令,然後做相應的動作。因而IEEE 1394設備更加智慧型化一些,當然也複雜一些,成本高一些。IEEE 1394匯流排的這個特性決定了IEEE 1394可以是脫離以桌面主機為中心的束縛, 對於數位化家電來說, IEEE 1394更加有吸引力。
IEEE 1394匯流排的拓撲結構和USB是一樣的,是樹形結構。樹形結構就是所有的連線在一起的設備不能形成一個環(圈),否則就可能不能正常工作。不過1394b提出了一個避免環狀結構的方法,在即使設備連線形成一個圓圈也能保證正常工作。

IEEE 1394和USB這類串列匯流排和PCI這類並行匯流排不一樣,這類串列匯流排的兩個設備之間如果必須經過第三個設備,那么數據必須也從第三個設備穿過,也就是說第三個設備也要參與傳輸。而PCI這類並行匯流排,象一條大馬路鋪到各家的門口,兩個設備如果協定好傳輸數據,並申請到了匯流排,就可以直接在兩個設備間傳輸,不用經過第三家。當然更本質的區別是,PCI是並行總路線;IEEE 1394是串列總路線。
IEEE 1394匯流排有異步和等時兩種傳輸方式,每個匯流排支持64個節點。匯流排上的設備之間也會選舉出一些設備作為匯流排的管理,做一些額外的工作, 如:
根節點:主要是在匯流排仲裁中做最終的裁判。
同步資源管理器:主要是在同步傳輸中,管理頻寬,或者提供匯流排的拓撲結構和有限的電源管理。
匯流排管理器:可以設定根節點,提供匯流排拓撲結構,最佳化網路的回響時間和更高級的電源管理。
(5)熱插拔
能帶電插拔,增刪新裝置,不必關閉電源,操作非常簡單。
(6)即插即用
增加新設備不必設定ID,可以自動予以分配,操作非常簡單,接上就可以用。實際上每當有新的設備接入某個1394連線埠時,整個匯流排將會進行一個“歡迎儀式”,這個是匯流排自發的, 和PC主機沒有特殊的關係,學名叫做“匯流排復位” (bus reset)。這個過程,所有設備重新給自己起名字(節點標識,NODE ID),新的設備趁機為自己取個名字。IEEE 1394的起名字的機制很簡單,從0開始往上,最多到62。一般子節點的ID小,根節點的ID最大。這個儀式結束後,大家又是各自乾各自的事情了。IEEE 1394的bus reset是很平常的事情,短的只要1us,長的要160us。而USB下,卻跟鳳凰涅盤一樣隆重而冗長,至少在USB 2.0下,一個連線埠復位要150ms,而一個bus reset就要復位所有連線設備的port,所以在連線4個設備時必須600ms以上的時間。這個並無好壞之分,只是各自的工作方式不一樣而已。

IEEE 1394卡分類

IEEE 1394接口適配器,也稱1394卡,全稱是IEEE 1394 Interface Card。目前市場上的1394卡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帶有硬解碼功能的1394卡和用軟體實現壓縮編碼的1394卡。前一種的價格較貴,而後一種的價格很便宜,只要100元左右。
第一種是帶有硬解碼功能的1394卡,如EZDV採集卡,它不僅能將電視機或者錄像機的視頻信號傳輸入電腦,還具備了硬體壓縮功能,可以將視頻數據實時壓縮成MPEG-1格式的視頻數據流並保存為.MPEG檔案或者.DAT 檔案,從而可以方便地製作視頻光碟,占用的硬碟空間也較小(1小時視頻數據大約占用硬碟空間650-700MB),壓縮後的圖像質量也還比較好。比較著名的品牌有Pinnacle(品尼高)、Snazzi等,這類產品性能一般都是不錯的,所搭配的軟體也較為專業且功能豐富,使用起來的效果也比較理想。不同品牌的1394卡會有不同的編碼效果,再就是價格相對來說就貴了一些,一般要在數百至千元以上不等,最貴的要上萬元!
另一種用軟體實現壓縮編碼的1394卡,它的功能是將視頻信號輸入電腦,成為電腦可以識別的數位訊號。通俗的說,1394卡要做就是把數碼攝像帶中的視頻內容傳輸到硬碟里,僅起到一個數據傳輸接口的作用。傳輸到硬碟里的AVI檔案通過軟體進行編輯、加工後生成新的AVI檔案,再將編輯好的素材壓縮成MPEG1或MPEG2檔案,製作成VCD或DVD光碟永久保存。其實,即使是第一種1394卡,卡上有壓縮編碼的硬體,也只是在編輯生成MPEG檔案的時候起作用,在傳輸數據的時候是不起作用的。這種1394卡的最大特點就是價格便宜,適合初學者使用和家庭用戶使用。缺點就是由於1394卡采先將視頻數據保存到硬碟,再用軟體進行編輯。而未壓縮的視頻數據占硬碟空間極大(1小時視頻數據占硬碟空間13-17GB),因此對硬碟和CPU的要求較高。

IEEE 1394的接口與連線

IEEE 1394有兩種接口標準:6針標準接口和4針小型接口。最早蘋果公司開發的IEEE1394接口是6針的,後來SONY公司
(圖)IEEE1394接口IEEE1394接口
將6針接口進行改良,重新設計成為4針接口,並且命名為iLINK。 6針標準接口中2針用於向連線的外部設備提供8-30伏的電壓,以及最大1.5安培的供電,另外4針用於數據信號傳輸。4針小型接口的4針都用於數據信號傳輸,無電源。

右側較大的接口為6針標準接口,左側較小的接口為4針小型接口。
6針標準接口多見於台式計算機、外置硬碟、大型數碼攝像機等設備。4針小型接口多見於筆記本電腦、微型數碼攝像機等設備。
由於IEEE 1394有兩種標準的接口,於是連線也有以下3種:

(圖)標準接口連線 標準接口連線
(圖)小型接口連線 小型接口連線
(圖)標準接口轉小型接口 標準接口轉小型接口

此外市面上還有一種IEEE 1394小型接口轉USB接口的連線。由於IEEE 1394與USB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接口,在數據傳輸方式和提供的電壓、電流都不相同。通過這種連線的簡單線路連線轉換,想要在這兩個接口間進行數據傳輸,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種連線在連線數碼攝像機和計算機後,雖然會出現“發現新的USB設備”提示,但根本不能識別設備,更不要談進行數據傳輸和視頻捕捉了。USB接口的4針的其中2針向外接設備提供5V電壓、500mA電流,IEEE 1394小型接口的4針均用於數據傳輸,這種僅將4針對接的連線有可能燒毀1394接口的相關電路,應當禁用。

PC中的套用

雖然IEEE-1394技術從問世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但是仍然沒有在PC市場上占據顯著位置。這主要是因為對於是否改變接口技術目前存在著很大的阻力。眾所周知,IDE是計算機硬碟所普遍支持的接口技術,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不斷的得到改進,正逐步向ATA/66和ATA/100過渡。不過,目前硬碟已經成為整個計算機系統性能的瓶頸,隨著CPU和記憶體速度的不斷提升,硬碟的速度已經越來越讓人無法接受。人們紛紛期望IEEE-1394成為新一代的硬碟接口標準。

ATA/33可以提供264Mbps的傳輸速率,ATA/66可以提供528Mbps的傳輸速率,相對於目前可提供速度為400Mbps的IEEE-1394來說,PCI似乎並不處於劣勢。對此,目前業界主要有兩種觀點。支持PCI的一方認為作為一種成熟的技術,PCI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即將出台的PCI/64新標準可以提供高達2,128Mbps的傳輸速率,IEEE-1394即使能夠達到1.6Gbps的速度也不免相形見絀。另外一方則對IEEE-1394持樂觀態度,認為IEEE-1394與PCI不同,既可以作為內部匯流排,也可以作為外部匯流排,而且IEEE-1394支持熱插拔,允許設備之間直接進行通信,占用的系統資源更少。

其實,客觀的說,PCI標準仍然會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使用,但是隨著PC朝著更加大眾化方向的發展以及各種新式外設的出現,IEEE-1394將會為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

串列匯流排: 也許有人會認為象IDE或PCI這樣的並行匯流排似乎更加可取,因為更多的導線將提供更大的頻寬。其實,並行連線埠非常複雜,相對於串列匯流排來說需要更多的軟體控制,而且系統開銷也很大。因此,並行接口不一定能夠提供更快的傳輸速率。此外,價格也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控制軟體和連線導線都會增加技術的實現成本。而且並行導線容易產生信號干擾,解決這一問題同樣也需要增加費用。相對於並行匯流排,串列匯流排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節省空間。串聯線體積更小,使用更加方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