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作文

Google作文

Google作文,是中小學生利用Google搜尋出的作文內容,並將其用來替代老師布置的作文。Google作文可能沒有被中小學生照搬完整,也可能為了掩飾而進行一些小改動,甚至也有可能利用“懸賞”積分來獲取即時作文。2009年11月6日,這一現象在網路曝光,很多教師表示其由來已久,並提出很多見解。Google作文給中小學生教師提出了一個有待解決的新課題。

現狀

一些為中小學生輔導作文的網站收錄了大量作文,幾乎涵蓋了老師們能想得出的所有題材和題目,而且從國小到高中各年級各層次應有盡有。雖然這些網站設立的初衷是為學生們提供優秀作文的範本,但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學生們也許就很難忍住全文照搬的衝動。

一些老師發現有學生抄襲作文,都會在班上點名批評,但這樣的情況每隔一兩個月就會發生一次。每個學生的作文水平怎么樣,老師心裡都有數。如果哪個學生的作文表現突然超越了平時的寫作能力,就會查一查。這樣的Google作文基本上“一查一個準”。某校在給初二學生一篇命題作文《人生如四季》里,一位女生交上來的文章文字非常優美,用了很深奧的詞語,老師覺得如果不是經歷了滄桑的人不可能感悟到那個程度,便有些懷疑。但該女生矢口否認。結果老師沒用一分鐘便在網上搜出了這樣的Google作文。

有的學生甚至上網“懸賞”徵集寫手為其捉刀。某校一篇四年級學生的作文《關懷》表達過於流暢,結果是在某網站上找到了原文。原來,這個學生在這個網站上懸賞10分求人幫忙:

寫作文《關懷》,四年級的,急急急啊,快啊,450字左右,記住國小四年級,不要太深奧喔!

看到無人回響,心急的孩子又把懸賞的分數提高到50分,沒過幾個小時,便有人跟帖奉上了一篇“原創”作文。雖然作者努力模仿四年級學生的語氣,但那種成年人的思考模式和敘事方法是怎么都掩蓋不了的。

事例

貴陽的家長葉歡近來最煩心的一件事,就是剛上國小四年級的兒子黃小淇居然會上網抄襲作文了。某天,一篇只要寫300字的想像作文愁壞了黃小淇。老師布置的周末作文題目是《未來的能源》,可小淇不太懂“能源”是什麼意思,也想像不出未來的能源是什麼樣。葉歡便提醒他:你可以上網學習一下科學家們怎么說。沒過多久,小淇交卷了。作文本上工工整整:2030年的一天,我漫步在公路旁。只見,公路兩旁栽滿了挺拔的大樹,公路上行駛的汽車都是用混合燃料發動的……

葉歡不太相信兒子會用“漫步”、“挺拔”這些詞兒。她起了疑心:“這真是你寫的”?黃小淇立即低頭承認:“是在網上抄的”。葉歡氣得拉著兒子到電腦前。網頁還沒有關掉,她發現,只會用一隻指頭敲鍵盤的小淇居然找到了一個專為小學生作文提供範本的網站,而這個網站上有十多篇題為《未來的能源》的作文。被小淇抄襲的這一篇有七八百字,黃小淇只抄了300多字。

雖然小淇寫下保證書,以後再也不抄作文了,葉歡還是覺得事情嚴重,第二天便心急火燎地去找老師商量對策。老師說,上網抄作文在這些四年級的孩子中並不是第一次發生。黃小淇的老師說,自從學生們從三年級時開始學著寫作文,每個班都偶爾會有抄襲現象,以前是抄作文書和雜誌,現在抄網路。

分析

學生們並不是不知道抄作文“不對”,但這些有過抄襲經歷的學生來說,“寫作文太痛苦了”。 中小學生階段,通常還沒有建立起明確的是非觀念,而且意志薄弱,很難管理自己。網路這么方便,孩子們通常又作業壓身,想偷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老師們一定要明確教導學生,照搬網文是不對的,抄襲就是一種偷竊。一定要建立“抄襲恥辱”的價值觀。中國小階段的孩子生活積累較少,提起筆來覺得無話可說,這時語文老師們常常會鼓勵學生多讀範文,模仿自己喜歡文章的立意、結構、寫作思路和手法。學生“引用過度”是常有的事,老師要注意教導孩子們對“引用”和“抄襲”加以區分。

中小學生抄襲作文,除了道德教育的缺失外,更深層來看,是作文教育長期以來的積弊所致:一是缺少命題技巧;二是作文理念不正確,三是學生缺乏實踐機會。缺少命題技巧,是指老師布置作文題目時,不善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布置出讓學生可以沉下心來觀察體驗自己的生活、又充分表達個人看法和主張的題目。 學生抄襲多發生在一些“沒有下筆之處”的題材上,而對身邊的人和事、“有東西可以寫”的題目比較喜歡。

孩子們抄襲作文,就是以玩耍和遊戲的態度應付老師,這是“不誠”。歸根結底,是因為老師沒有教導他,應該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美好人性。孩子們之所以會“把別人的經歷和感悟當成自己的”,在於教育環境並未很好地鼓勵學生們進行社會實踐,這又如何能讓孩子們寫出新鮮的、體驗式的、個性突出的作文呢?

學生表白

昆明的初一學生陳蓮蓮(化名):每次老師布置作文時,教室里總是嘆氣聲、抗議聲一片。如果哪個周末的作業中有“作文”這一項,那一定是整個周末最艱巨的任務。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寫不出來,總是覺得沒什麼好寫的。特別討厭寫作文,尤其不愛寫說明文和散文。我還不算誇張的。我們有同學寫《我的……》,要求寫身邊一個熟悉的人。他上網抄,抄到一半才發現,網上那篇文章的題目是《我的戰友邱少雲》。他講給我們聽,我們都笑話了他好久。

孩子們都知道如何防範老師的“核查”。有的學生會改動作文中的一些關鍵字詞,有的會大幅度打亂文章的敘事順序,還有的會將幾篇文章掐頭去尾捏合成一篇。

教師反思

有教師表示,像《人生如四季》這一類的散文,是不是真的適合國中學生來寫?對於十多歲的孩子來說,沒有經歷的積累,沒有對人生的觀察,就意味著沒有寫作素材。寫出來有的很蒼白,有的無病呻吟,只能東拼西湊。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中學生作文嗎?

某教師表示,應該注意多布置一些讓學生“能有很多落筆點”的、半命題的、開放式的作文,比如《我的……》、《現在我最愛的人》、《感謝你,……》之類。這樣可寫的東西多,也能有真情實感。

另有教師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作文教育偏離了“表達孩子的真性情”這一理念。作文應該誠善美,假如孩子們認為寫作就是胡說八道,糊弄閱卷老師,那么他的寫作態度是錯誤的;假如作文內容消極頹廢、假裝深沉、極端偏執,則違背了作文作為“具有教育性的學習活動”的初衷;假如作文以刁鑽古怪為榮,以新奇另類為美,那么會嚴重損害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言論

一位老師提出:當孩子們學會了利用現代科技來逃避功課、偷工減料時,教師們該如何應對?這是網際網路給中國小教師提出的一個新課題。

一位語文界人士認為:如何引導學生向網際網路唾手可得的“範文”堅定地說“不”,這不僅是一個德育問題,也應該引發語文教師們對作文教育現狀的思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