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努力時上帝看得見

當你努力時上帝看得見

勵志改變人生,美文創造未來。《當你努力時上帝看得見(中高考語文熱點作家作品精選)》精選作者郭龍近幾年在《讀者》《意林》《青年文摘》等雜誌發表的海外、感悟、生活、哲理等精品美文,展現勵志人生,解讀成功之道。 每個人都在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在為夢想付出努力,可是為什麼成功依然遙不可及呢?請相信,沒有一個人的努力是白費的,因為當你努力時,上帝看得見。相信在本書中,定能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內容簡介

《當你努力時上帝看得見(中高考語文熱點作家作品精選)》是知名美文作家郭龍的一本勵志哲理美文集。該書收集了作者近年來發表的若干篇精美勵志哲理美文,精選作者2010年至2012年兩年發表在《讀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的百餘篇文章,是最流行的勵志雜誌文章精選,主要由哲理、職場、情感、科技、勵志、海外、禪語、感悟等九輯組成,全方位為你解讀成功之道。
本書不僅有勵志美文,還有人物故事,更有一些生活中的感悟美文,這些故事會給你心靈的啟迪,適合於各個人群閱讀,更適合於參加中考高考的學子閱讀,因為這些故事既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又有可能以閱讀題的形式出現在考試中。

作者簡介

郭龍,85後作家,《讀者》《意林》《格言》等十餘家雜誌簽約作家,《做人與處世》《演講與口才》《意林原創》雜誌重點作者,錦繡網寫作創始人,對勵志文、海外文等美文有獨特的研究,所寫勵志美文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近年來在報刊發表文章一百多萬字,多篇作品被選為中高考試卷閱讀題,著有《成長閱讀:最受中學生喜愛的作家美文》《成功沒有時間表》等作品。

媒體推薦

郭龍先生的作品可謂博聞強記,從職場故事隨筆到海外見聞紀實、從人生百態記錄到古今典故解析,一篇篇珠璣文字讓讀者對一位85後青年才俊的學識與勤奮心生敬意!我身為雜誌責編,有幸第一時間閱讀到郭先生最新出爐的佳作新篇,而我更願意將經眾多編輯之手共同刊登出的這本文萃分享給更多讀者,請相信,這定是一場文字的心靈之旅。
——《做人與處世》編輯 袁恆雷
勵志美文,感悟人生。郭龍的文章,清新雋永,卻又富含哲理,讓人讀後,總有一份美麗,有一份感動。
——《演講與口才》編輯部主任 林開平
郭龍的文字有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源泉來自作家敏銳的洞察,以及他平時的內聚力和爆發力。從他的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他一字一句頗見文字功力,可以窺見他讀萬卷書的涵養、行萬里路的意志。
——《讀者》簽約作家 丁桂興

圖書目錄

第一輯 良心是上帝的眼
良心是上帝的眼
截然相反的成功
成功來源於不經意間的努力
成功需要多長時間
最『傻』的人最先成功
總有些失敗讓你意想不到
成功只是每天努力一點點
信心是最好的醫生
第二輯 最好的退路是無路可退
最好的退路是無路可退
關上身後的每一道門
做自己的伯樂
誠實的錢最好賺
是絕境也是機遇
退一步,是為了更好的進步
人生需要一些否定
人生重在低谷處的積累
態度就是你的推薦書
第三輯 給孤獨的孩子一個上帝
給孤獨的孩子一個上帝
我只是一個母親
朱德庸:躲在漫畫裡的一顆四季豆
最完美的小提琴聲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你在遺憾什麼
最好的捐助
你把苦難放在哪裡
相信人世間所有的美好
你的人生有多奢侈
你從不卑微
第四輯 改變Google的實習生
改變Google的實習生
微軟的秘密
最好的辦法
西門子的另類裁員
微軟的面試題
誠徵廚師長——Google的人餓了
逼出來的成功
挫折與放棄
快樂是一種能力
跪著的高度
德國人的職業操守
波音公司的失敗教育
最『賠錢』的按鈕
可口可樂的面試題
你所不知道的順豐
做叔叔還是做CEO
百度的制勝之道
第五輯 你的夢想能堅持多久
你的夢想能堅持多久
為上帝寫下一句話
警察局因一張罰單差點破產
他們在說什麼
最好的老師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推薦書
你是不是那一隻駱駝
完成到完美並不是一步之遙
如果不能哭泣那就微笑吧
叫醒你的是什麼
沒有一份工作是可以被輕視的
問問自己兩個『為什麼』
感謝的力量
第六輯 豬也有不減肥的權利
豬也有不減肥的權利
愛是最好的藥
巴哈馬的消防培訓
快樂是最好的報酬
都靈大學的雕塑
放棄人生的百分之五
改變人生的五個問題
夢想永遠是寶貴的
你不是無所不能的
選擇一條充滿危險的路
改變德國的一項法律
第七輯 為一千隻蜜蜂道歉
為一千隻蜜蜂道歉
因煙花而被撤職的州長
麻省理工為何不講情面
耶魯大學門口的餐廳
第六瓶可樂
句話的奇蹟
毛姆的出奇制勝
偉大的承諾
想好了就去做
他只成功了三次
你有所不知的失敗
愛較真的德國人
誰會幫助你
年輕不是資本
第八輯 生活的力量
生活的力量
第三種選擇
為別人披一床棉被
從木頭到佛像的距離
荊棘叢里的路
像銀杏一樣成功
水流急處有大魚
第九輯 秋天的麥子也會發芽
秋天的麥子也會發芽
你所不知道的蘋果
沒有一隻鳥會死在尋食的路上
三百個帖子成就的小米
換一種方式接近夢想
如果安妮還在
永遠的兄弟
失敗成就的美圖秀秀
後記

文摘

最“傻”的人最先成功
作家心語:取得成功的往往並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最努力、最能堅持的人。
馬克是德國來中國留學的一名留學生,由於馬克自幼對中國的文化就很感興趣,尤其是對中醫,在馬克的眼裡中國的中醫簡直像魔術一樣神奇。於是馬克大學畢業後馬上來到了中國的一家醫學院留學,由於馬克以前已經多次來過中國,因此漢語講得非常流利。
馬克在一群中國人的中醫學院裡顯得非常扎眼,不僅僅馬克是德國人,更重要的是馬克顯得有些“傻”:所有的同學剛進醫學院的時候就認定了中醫的就業不好,因此很早就有了其他的計畫,有的同學計畫五年以後一定要保研成功,有的同學很早就開始第二專業的學習,還有的同學則開始了解公務員的知識,爭取畢業後成功考上公務員。而唯獨馬克卻一心一意地學一些在同學們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針灸圖、人體的穴位、古代的藥方……
大二的一天,馬克正在和同學們一起上針灸課,由於上針灸課的是院長,因此同學們都不敢逃課。上課上到一半的時候,院長突然說起了一件事:十年前的時候,學院裡有一位中醫專家,他的中醫水平在國內都是排在前幾位的,可是由於一次意外的車禍而失去了生命。這位中醫專家的意外死亡,給國內的中醫學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他的一些研究由同事來繼續研究,可是現在的問題是他留下了一本筆記本,這本筆記記錄了專家很多的研究心血,是由於不是正式的筆記,因此顯得很零亂。本來學院一直想整理出來,可因為是很厚的一本筆記,如果整理出來要花費好多時間和精力,一直沒有人整理,就一直擱置了下來。
院長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大家,同學們都知道院長是希望有一個同學能夠主動來整理這本筆記,可是同學們都不傻:這種出力又不討好的活才沒有人願意做,而且同學們專業知識又不紮實,如果整理出來沒有三五年怕是不成的。同學們都低下了頭,就在院長嘆氣的時候,突然馬克舉起了手,然後說道:“我願意整理!”
同學們都愣住了,沒有想到馬克會去幹這種苦差事。院長也很驚奇,畢竟馬克是一個外國人,怎么可能會理解中醫的深奧之處,可是又沒有別的同學願意整理,而且馬克一直堅持要整理,於是院長也勉強答應了馬克,由他來整理這本筆記。下課後,馬克跟著院長走了,同學們都紛紛開始討論馬克是一個大傻瓜,這種出力不討好的活也只有馬克願意去做。院長把筆記複印了一份交給了馬克,又把專家生前所有出版的書籍都給了馬克一份,讓馬克參考。
從此馬克開始了整理筆記,筆記本上面的內容不但零亂而且很深奧,可是馬克卻不怕麻煩,有不懂的地方就跑去問老師,馬克甚至自學了中醫的其他好多知識。幾個月下來馬克問遍了學院的老師,整個學院都知道有一個外國學生整理筆記都整理得快瘋了。
和馬克一班的同學有的在學第二專業,有的成了學生會的精英,有的則準備出國留學,整箇中醫班裡只有馬克在認真整理筆記。很快五年時間就要過去了,可是馬克的筆記還沒有整理完,當同學們都紛紛開始四處實習的時候,馬克依然在整理筆記。
很快同學都簽了工作單位,而只有馬克依然在整理筆記,馬克甚至說他要整理完這本筆記才會畢業。可就在這時候,一家醫藥出版社高薪招聘一名編輯,由於是醫學方面的編輯,在社會上很難招到合適的人選,因此來學院招聘。此時同學們都有了工作,唯獨馬克沒有工作,於是輔導員幫馬克報了名去碰碰運氣。
馬克不好違背輔導員的意思,於是去了招聘現場。馬克是一名外國人,因此在整個招聘會中顯得很扎眼,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整個招聘會馬克是唯一應聘成功的人,而且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馬克剛去的工資就是八千,這不要說在同學們中是高薪,就是在學校的碩士、博士中也算高薪了,而且出版社答應馬克為他整理筆記本提供便利。原來馬克在整理筆記的同時,更是自學了很多知識,他所學的知識不要說同學們就是有些學院老師都比不上,因此出版社才會給馬克高薪。
同學們都很驚奇,而院長知道後卻對同學們說道:“我早就知道整理筆記的人會有這樣一天,而我沒有想到會是馬克。同學們都很聰明,不願把精力花在這種瑣碎的事上,可是同學們,當初我給你們的是一座寶藏,卻只有傻傻的馬克來主動整理,也許正是最‘傻’的人最先成功吧!”
P13-15

後記

成功應該在人生的什麼時候?哈佛大學的一個課題組對世界上100位名人做了調查,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100位名人的成功時間並非人們預想的那樣,相反他們的成功時間亳無規律可循。
這100個名人的資料如下:
莫扎特3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彈奏古典鋼琴,並且能記住只聽一遍的樂段。
蕭邦在7歲的時候,創作了一段G小調舞曲,這一段舞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愛迪生在10歲那年,在父親的車庫裡建立起了一個實驗室,並且開始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奧斯汀在21歲那年出版了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
1998年9月,24歲的謝爾蓋·布林和25歲的拉里·佩奇合夥創立了Google公司。
福特在51歲那年採用了“流水線裝配線”,實現了汽車的大規模化生產,使汽車售價大幅度下降,並且開始在全世界普及。
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士退休後才真正開始自己的事業,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創立了肯德基。
邱吉爾在81歲的時候從首相位置上告退,回到了下議院,又獲得了一次議會選舉機會,而且邱吉爾此時開始學畫畫,幾年後他成功地舉辦了自己的畫展。
100歲的爵士作曲家尤比·布萊克在自己百歲生日之際舉辦了專場音樂會,在他逝世的前五天,他仍然在工作室工作。
這100位名人的例子還有很多,可是通過上面列舉的這幾個人我們就能看出,成功是沒有時間表的。也許你在5歲的時候就已經像莫扎特一樣才華畢現,可是更重要的是,你要看到有人在60歲、80歲甚至100歲的時候依然取得了成功。
成功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永遠沒有時間表。無論哪一個年齡的人,對於成功只是隔著一條努力的壕溝,只要付出努力,那么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取得成功。
以此故事為後記,也以此故事與正在為理想而奮鬥的每一個人共勉!

序言

換一種方式去實現夢想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凡·高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凡·高不是富翁嗎?他的畫那么值錢!”“不是,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有娶上的窮人,他的一生都要靠別人來接濟,最後也是自殺而死。”父親摸了摸兒子的頭,說道。
第二年,這位父親帶著兒子去了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裡嗎?”父親答道:“不是,安徒生是一個窮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房子裡,你看這就是當年安徒生睡過的床。”
這位父親是一位水手,他每年都來往於各大洋之間,而他唯一的兒子就一直跟著他。他的兒子就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普利茲獎的黑人記者伊東·布拉格。
20年後,伊東·布拉格在回憶童年時,他說:“在那個時候我們家很窮,而且我們是黑人,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好在父親帶我去認識了凡·高、安徒生,這兩個人告訴我,上帝並沒有輕看卑微,當你努力時,上帝看得見。從那時候起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是有可能的。”而伊東·布拉格的例子更是激勵了後來的許許多多黑人,像美國前任國務卿賴斯、現任總統歐巴馬都深受伊東·布拉格的影響。
上帝不會輕看卑微,我們現在還記得那個鞋匠的兒子,一生都要靠別人接濟的窮畫家,可是我們誰能記得那時候的王公大臣、顯赫一時的人物?上帝不會因為你出身高貴而給你特殊的機遇,也不會因為你出身卑微而剝奪你的機會,當你努力的時候,上帝看得見。 在寫作近五年的時間裡,最受讀者歡迎的依然是勵志類文章,是的,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渴望成功,可是怎么樣才能成功呢?希望本書能夠給您一個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