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戰鬥機

F4戰鬥機

懸臂全動式整體平尾,下反角23°,以避開機翼尾流(英國的K和M型下反角為15°)。平尾前緣增加了縫翼。由於處於發動機燃氣流中,平尾採用鋼質肋骨和桁條。鈦合金蒙皮和鋼質蜂窩後緣。

戰機簡介

F-4“鬼怪”是美國原麥克唐納公司(現已併入波音公司)在50年代為美國海軍研製的遠程全天候艦隊防空戰鬥機,後來也被美國空軍採用,成為美國60~70年代海空軍通用的主力戰鬥機。

 

發展概況

1952年,美海軍要求麥克唐納公司研製一種艦載超音速戰鬥轟炸機,1954年10月正式訂購兩架原型機,稱AH-1。1955年,海軍修改了設計要求,改為艦載防空戰鬥機,軍用編號為F4H-1。1956年開始設計工作,第一架原型機於1958年5月首次試飛,生產型於1960年正式投產,1961~1962年開始交付。1961年美國空軍也決定選用,飛機的編號隨即統一改為F-4。 美國海軍使用的主要型號有F-4A、F-4B、F-4J、F-4S、RF-4B,美國空軍有F-4C、F-4D、F-4E、RF-4C、F-4G、QF-4等。另外,英國還裝備有F-4K、F-4M,日本仿製了F-4EJ。 F-4於1986年停產,共生產了17個型別,5195架。除美國空、海軍外,還被英國、德國、日本、伊朗、希臘、土耳其、西班牙、埃及、以色列和韓國等國家空軍選用。 海軍型F-4共生產1316架。除F-4K外,其他各型都由美國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使用。在F-14和F/A-18開始服役前,F-4是美國海軍戰鬥機的主力。在F/A-18型開始服役後,F-4就逐漸退出現役,現在已完全從航空母艦上退役。英海軍使用的F-4K也已全部退役。 空軍型共生產3879架,1981年停產。另外出口至日本(仿製)、德國、韓國、以色列等國的空軍型F-4還在使用。 關於F-4價格,到1974年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共接受訂貨4974架,其中美國國防部訂貨3976架,計畫費用104.91億美元,平均每架264萬美元;國外訂貨998架,共支付50.66億美元,平均每架507萬美元。

設計特點

機翼

  懸臂式下單翼。翼根翼型為NACA 0006.4-64(修形)、機翼折線處為NACA 0004-64、翼尖為NACA 0003-64(修形)。前緣後掠角45°,平均相對厚度5.1%,翼尖相對厚度3%,安裝角1°,外翼上反角12°。前緣有鋸齒。機翼為全金屬結構,外翼可折起(海軍型)。中翼和內翼為一貫穿機身的雙梁抗扭盒式整體結構,抗扭盒又是整體油箱,容積達2380升。前、後梁位於15%和40%弦長處,由大鍛件機械加工製成。蒙皮為帶肋整體壁板,由6.35厘米厚板機加工製成。後梁之後還有一根由鍛件加工的輔助梁,用以分擔部分主起落架和減速板載荷。外翼也是雙梁結構,梁位於15%和40%弦長處,並與內翼連線。外翼蒙皮厚7毫米,翼尖2.5毫米。蒙皮材料多用7178鋁合金,鍛件用7079鋁合金。機翼後緣為整體鋁合金蜂窩結構,後緣襟翼和副翼為帶鋁合金蜂窩結構後緣的金屬結構,後緣襟翼和副翼為帶鋁合金蜂窩結構後緣的金屬結構。副翼只能向下偏轉30°。上翼面的擾流板可向上偏轉45°,橫側操縱時兩者協調動作,由兩套獨立的液壓系統操縱。後緣襟翼和外側前緣襟翼都有附面層吹除裝置。後期的E、F型改用前緣縫翼,取消吹氣裝置。機翼下側起落架艙後方有一塊液壓驅動的減速板。 機 身 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分為前、中、後三段。機身前段主要包括座艙、前起落架艙和電子設備艙,構件多為鈑金件、承力部位採用鍛鑄件。為防止變形,進氣道採用很多橫向隔框,進氣口前緣為鍛件,經化學銑切製成。中段有發動機艙和油箱艙。與機翼連線的承力框為整體件,由鋁鍛件機加工製成。油箱艙在發動機艙上方,採用雙壁結構導入空氣進行冷卻。靠近發動機的結構大量採用鈦合金。後段廣泛採用鈦和鋼,下側為雙壁結構,用空氣冷卻。

尾翼

 懸臂全動式整體平尾,下反角23°,以避開機翼尾流(英國的K和M型下反角為15°)。平尾前緣增加了縫翼。由於處於發動機燃氣流中,平尾採用鋼質肋骨和桁條。鈦合金蒙皮和鋼質蜂窩後緣。 起 落 架 可收放前三點式。前起落架為雙輪,無內胎,有減擺器和轉向機構,向後收入機身。主起落架為單輪,向內收入機翼。艦載型彈射起飛時,前起落架伸長。有著陸鉤。 動力裝置 兩台通用電氣公司的J79-GE-17加力式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千克),耗油率0.2千克/牛頓·小時(0.84千克/千克·小時)。機內總載油量7022升。腹下可掛一個2270升副油箱,翼下可掛一對1400升副油箱。有空中加油裝置,也可掛夥伴加油吊艙。

座艙

 座艙布局為串列式,兩套操縱系統,有彈射座椅。

系統

 3套獨立的206×105帕(210千克/厘米2)液壓系統。冷氣系統用於開閉座艙蓋,伸長前起落架支柱和伸出應急衝壓渦輪。主電源為交流發電機,沒有電池。
機載設備 AN/APQ-120火控雷達,AN/AJB-7全高度轟炸系統,AN/ASN-64A導航計算機,AN/AJB-63慣導系統,AN/ASQ-91武器投放系統,AN/ASG-26前置角計算光學瞄準具,AN/APR-36/37雷達尋的和警戒系統,AN/FSA-32自動火力控制系統,AN/APQ-120火控雷達,AN/arw-77 AGM-12控制系統,TD-709/AJB-7程式計時裝置,ID-1755/A備用姿態參考系統,KB-25A瞄準照相槍,CPK.92A/A24G-34中央大氣數據計算機,AN/ASQ-19(B)通信-導航-識別系統,MS25447/MS25448計數器式加速表。

武器

 一門M-61A1六管機炮,6枚“麻雀”Ⅲ或4枚“麻雀”Ⅲ和4枚“響尾蛇”空空飛彈。對地攻擊軍械載荷最大達7250千克,包括各型AGM-12“小鬥犬”無線電遙控飛彈、AGM-62A“白星眼”電視炸彈、AGM-45“百舌鳥”反雷達飛彈、AGM-65A“幼畜”電視炸彈、AGM-78B標準反輻射飛彈、核彈、各種常規炸彈和火箭彈等。

性能數據

機組人員:2人
發動機數:2台
最大起飛重量:28.03噸
機長:19.2米
翼展:11.77米
機高:5.02米
加力推力:159.2千牛
最大飛行速度:2414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16580米
作戰半徑:1145公里
轉場航程:3184公里
最大載彈量:7.25噸
生產數量:5195架
氣動布局:雙座雙發單垂尾下單翼
動力裝置:2台J79-GE-17加力式渦噴發動機
外形尺寸
機翼面積 49.24米2
機翼前緣後掠角 45°
機翼展弦比 2.82
主輪距 5.45米
前主輪距 5.92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 13760千克
空戰起飛重量 1882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803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20875千克
最大載彈量 7250千克
(內部滿油) 5450千克
性能數據(除注*號者外,均指最大起飛重量為28030千克的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M2.27 2414千米/小時
失速速度 294千米/小時
最大爬升率 251米/秒
(最大起飛重量28030千克) 31米/秒
實用升限(超音速) 16580米
(一台發動機關車) 6490米
起飛滑跑距離 1338米
起飛距離(至15米高) 1792米
著陸滑跑距離(重量17211千克) 1152米
(重量同上,帶減速傘) 951米
著陸距離(自15米高度,重量17211千克) 1734米
(重量同上,帶減速傘) 1533米
作戰半徑(截擊) 1226千米
(防禦性空戰) 795千米
(遮斷) 1145千米
轉場航程 3184千米
限制過載(重量17000千克、對稱機動) +8.5g
(重量17000千克、非對稱機動) +6.8g
服役日期 1963年 5月
裝備數量 1995年12月全部退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