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生態菌

一、認識百豐EM生態菌-畜禽寶
EM是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Microorganisms)的英文縮寫。
 1、光合菌群:EM生態菌中的光合菌群(好氧性和厭氧性)屬於獨立營養微生物,它能利用土壤接受的太陽熱能或以紫外線為能源,將土壤中的硫化氫和碳氫化合物中的氫分離出來,變有害物質為無害物質,並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有機物、有害氣體(硫化氫等)及二氧化碳、氮等為基質,合成糖類、胺基酸、維生素類、氮素化合物和生理活性物質等,是肥沃土壤和促進動植物生長的主力部隊。光合菌的代謝物質或者被植物直接吸收,或者成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養分,光合細菌如果能夠增殖,其它的有益微生物也會增殖。
2、乳酸菌群:乳酸菌(厭氧型),它以攝取光合細菌酵母菌產生的糖類等物質為基礎,產生乳酸。乳酸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以及有機物的急劇腐敗分解。乳酸菌能夠使常態下不易分解的木質素和纖維素等變得容易分解,並且消除未分解有機物產生的種種弊端,在有機物發酵分解上發揮突擊隊的重要作用,它將未腐熟的有機物質轉化成對動植物有效的養分。乳酸菌還能有效抑制連作障礙產生的致病菌增殖。
3、酵母菌群:酵母菌(好氧型)利用胺基酸、糖類及其它有機物質,通過發酵,產生出促進細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質。酵母菌在EM集團軍中對於促進其它的有效微生物增殖所需要的基質(食物)的生產提供重要的營養保障。此外,酵母菌生產的單細胞蛋白是動物不可缺少的有效養分。
4、革蘭氏陽性放線菌群(好氣性)。它從光合細菌中獲取胺基酸、氮素等作為基質,產生出各種抗生物質、維生素及酶,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它提前獲取有害黴菌和細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質,從而抑制它們的增殖,並創造出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的生存環境。放線菌和光合細菌混合後的淨菌作用比放線菌單兵作戰的殺傷力要大得多。
它對難分解的物質,如木質素、纖維素、甲殼素等具有降解作用,並容易被動植物吸收,增強動植物對各種病害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放線菌也會促進固氮菌和VA菌根菌增殖。
5、發酵系的絲狀菌群(嫌氣性)。以發酵酒精時使用的麴黴菌屬為主體,它能和其他微生物共存,尤其對土壤中酯的生成有良好效果。因為酒精生成力強,能防止蛆和其他害蟲的發生,並可以消除惡臭。
由上可見,各類微生物都各自發揮著重要作用,核心作用是光合細菌和乳酸菌為主導,其合成能力支撐著其他微生物的活動,同時也利用其他微生物產生的物質,形成共生共榮的關係,保證EM生態菌狀態穩定,功能齊全,發揮出集團軍作戰的強大能量。EM生態菌的主要功能是造就良性生態。只要施用恰當,它就會與所到之處的良性力量迅速結合,產生抗氧化物質,清除氧化物質,消除腐敗,抑制病原菌,形成適於動植物生長的良好環境,同時,它還產生大量易為動植物吸收的有益物質,如胺基酸、有機酸、多醣類、各種維生素、各種生化酶、促生長因子、抗生素和抗病毒物質等,提高動植物的免疫功能,促進健康生長,從而在減輕勞動、降低成本、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提前上市,使人們吃(用)上無污染的高質量產品的前提下,提高全社會的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保護地球環境和人類美好的家園
自然界中存在著數不清的微生物,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根據其作用,大抵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使物質向再生、發酵方向發展的類型,二是使物質向相反方向,即崩潰、腐敗方向發展的類型。生活中,食物變質、腐敗,即是第二類微生物的作用結果。而在食品加工中,如發酵麵包、釀酒等,即是利用第一類微生物的作用。人類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製作食品已有悠久的歷史,這些對人類生活具有有益作用、可被人類有效利用的微生物,統稱為有效微生物。
EM是通過發酵工藝將好氧及厭氧微生物混合培養,各微生物在其生長過程中產生有用物質及其分泌物,形成相互生長的基質和原料,通過相互共生、增殖關係形成一個結構穩定、功能廣泛的具有多種多樣微生物群落的生物菌群,協同發揮作用。
微生物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優勢主導現象。不論是有益菌也好,有害菌也好,真正起主導作用的菌只是極小部分,絕大部分屬中間觀望型,誰占優勢,它就跟誰走。施用了EM的地方,有益菌很快占居優勢地位,“領導”菌群向發酵、再生方向行動。其結果是: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動增強,菌系豐富,肥力增加,作物生長發育更健壯;糞便臭味消除,污水變清;動物、家畜健康生長;生態環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二、產品功效
1、調節動物腸胃平衡,促進營養全面吸收,提高飼料報酬。
2、提高肉蛋奶等動物產品產量,改善畜產品品質,
3、挺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及整齊度。
4、提高機體抗應激能力,降低因轉群、疫苗接種、氣溫劇變等造成的生產損失。
5、發酵粗飼料及餅粕和糟渣類原料,降低毒素含量,降低成本,改善適口性。
6、有效降低圈舍氨氣等有害氣體及糞便的臭味,改善飼養環境,增進動物健康
7、維持發酵床墊料層微生態循環的平衡與穩定,提高冬季圈舍的溫度。
加快降解、消化和轉化畜禽的糞便達到零排放。
8、集中自然界的有益微生物等有效兵力,協同作戰抑制病害菌、病原菌繁殖,延緩墊料的腐敗、碳化。
9、對糞便進行分解,同時轉化成菌體蛋白並形成新的微生物塊,被畜禽充分吸收利用。
10、對疫病有奇特的防治效果,降低圈舍氨氣等有害氣體及糞便臭味,提高空氣品質增進畜禽健康,可產出味道鮮美的純天然綠色肉食品。
三、常見問題
1、發酵床要不要做得很規範很漂亮?
應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如為當地的示範工程、示範點、大型養豬場、資金實力非常雄厚,當然可以採用較大的投資方案,做成非常規範的發酵床。但用em益生菌系列做發酵床,是從用戶的經濟利益著想,可結合用戶實際情況,完全可以因陋就簡,能省則省,不影響使用效果。可以將新建豬圈與舊圈改造結合起來,能改造的就改造,不能改造的則新建。
2、什麼是發酵床的“啟動”?為什麼一定要啟動?
豬圈發酵床中的功能菌種,在溫度8-15℃以上時生長繁殖最快,低於這個溫度區間,處於不活潑狀態或半休眠狀態,8℃以下將處於休眠狀態,3℃以下功能微生物菌種將處於完全休眠狀態,無法正常工作。所以在低於最活潑狀態的溫度區間(低於8-15℃)時,一般要採取人工升溫啟動,設法使環境溫度達到8-15℃以上,讓微生物打破休眠狀態,進入快速繁殖期,儘快為發酵床“工作”,這種人工升溫稱之為“啟動”。啟動之後,菌種會經過一個短期適應期,然後呈幾何級數快速繁殖,在發酵繁殖過程中將會放出大量熱能,使環境溫度持續升高。菌種利用自身產生的熱量又能加快繁殖,這樣就可形成良性循環,此時啟動完畢,發酵床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3、如何讓發酵床快速啟動?
這是很多用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豬圈發酵床中的功能菌種,其正常啟動溫度一般在8-15℃時較理想,此時微生物發酵繁殖很快。夏秋溫度比較高,均能滿足啟動溫度要求。冬春時節在低於此溫度範圍時應如何快速啟動?下面是幾種簡單易行的辦法,可根據實際情況擇優選用:
①、利用新鮮豬糞豬尿自帶體溫快速啟動(就地取材,借勢啟動法)。
這個辦法也稱“借勢啟動”。先將拌好益生菌系列的發酵床墊料準備就緒後,將豬喜歡拉屎拉尿的那一塊“相對固定”的地方(一般為幾平方米範圍)的墊料爬開,深度約掀開20-30㎝,當豬拉下熱烘烘的新鮮糞尿後,立即將帶有春新益生菌系列的墊料物與新鮮豬糞尿攪拌、搗勻,再蓋上鋸末墊料並推平。從豬體內剛剛拉下的新鮮糞尿自帶體溫較高,一般在30℃以上,功能微生物就可利用新鮮糞便的體溫與“免費”熱能“歡快地”發酵繁殖了。這樣“借勢”啟動,速度很快,效果好,一般兩三天局部便快速發酵升溫,待升溫到40℃以上時再向周邊推一推,勻一勻,以便帶動其他地方墊料相繼發酵,依次分階段逐步推進。這樣,整個豬圈便的發酵便可在短期內很快啟動。
當然,還可將豬剛剛拉下的帶體溫的糞尿,拌上混有EM益生菌系列的墊料,再埋到豬固定睡覺地方的正下方10-30厘米處,再覆蓋上墊料,推平,充分利用豬的體溫幫助啟動發酵,當下邊內層墊料開始發酵且溫度上升到40℃以上時可開始向周邊推進.。
②、室內預先升溫。先將室內採用生火、空調或蒸汽等辦法升溫至10-20℃,再進行鋪墊料、播撒豬兒樂益生菌等操作,發酵啟動後再撤除相關設施。
4、發酵床墊料厚度到底多厚合適?
用EM益生菌做發酵床,一般墊料層采踏後的厚度100厘米左右即可,夏秋可略薄,冬春可略厚,濕潤地區可略厚,乾燥地區可稍薄。但太薄會造成豬一拱見底帶走溫度熱量,或糞尿積累太多太濕導致不發酵,等等;太厚會加大投入成本。
5、鋸末能否用其他物料替代?
鋸末有很多獨特性能,如,細度較均勻,纖維素、半纖維素含量高,吸水性及通氣性好,耐碳化分解等等。一般地講,鋸末來源較便宜且容易得到的地方可儘量用鋸末,鋸末不易得到或成本費用較高的地方,也可以用下列其他物料部分代替,例如棉花桿、花生殼、玉米秸稈、木薯渣、甘蔗渣、酒渣、蘑菇渣等。
6、發酵床零排放健康養豬技術適合哪些豬群?
發酵床零排放健康養豬技術對豬群沒有選擇,適用於公豬、後備母豬、懷孕母豬、產房、保育豬、育成豬等各階段豬群。
7、採用發酵床零排放養豬技術,是否還需要正常免疫?抗生素等藥品能否減少?
套用發酵床零排放健康養豬技術,正常的免疫程式不可減少,特別是規模化養豬場尤為重要,但抗生素等藥品的用量可逐步減少,減少量一般可達到50%以上,規模化豬場全部採用該項技術,正常運行半年以後,藥品使用量還會銳減。
8、墊料發酵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處理?
墊料發酵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以下問題:
(1)不升溫
原因:水分過高或過低;pH值過高或過低。
處理方法:調整物料水分;調整物料pH。
(2)升溫後溫度隨即快速下降
原因:N過高,原料中有機氮含量太低。
處理方法:應適當添加含氮量豐富的有機物料如豬糞。
(3)發酵過程中,異味、臭味濃
原因:N過低,或原料粒度過大,水分調節不勻。
處理方法:通過補充碳素原料調整N,或者降低物料細度,調勻水分。
(4)發酵後期氨味漸濃
原因:物料水分偏大,pH偏高,發酵時間偏長。
9、夏季和冬季墊料養護應該注意些什麼?
夏季養護最重要的是儘量控制墊料水分,降低發酵強度;疏糞時儘量將糞尿集中在比較小的區域範圍內,不必將糞尿均勻分布在整個發酵床。
冬季養護除保育欄有特殊要求外,其它同常規養殖相同。保育欄的冬季養護也要注意控制墊料水分,因為保育豬糞尿量較少,墊料發酵強度相對偏低,如水分過大會導致熱量損失大,
同時還會導致保育舍空氣濕度加大,造成應激。
10、發酵床墊料日常養護有哪些關鍵環節?
前面已經介紹,發酵床養護涉及到墊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調節、墊料補充、疏糞管理、補菌、墊料更新等多個環節。
11、為什麼發酵床墊料要定期補菌?常用的補菌方式有哪些?
微生物的特性是繁殖速度快、生長退化也快;環境的劇烈變化也會導致微生物的種群結構發生變化;此外發酵床日常養護不當也會對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及種群數量產生影響。為了
確保養殖過程的生態安全性,必須定期對發酵床墊料補充em菌液菌液,使添加的目標微生物始終保持優勢種群數量地位,同時也確保其增殖潛力。
通常可結合水分調節、疏糞管理、通透性管理等養護措施進行補菌,也可通過豬舍加濕管道噴霧補菌。
12、冬季排濕用的排風扇如何選用和安裝,開啟排風扇應注意什麼?
冬季由於室外溫差的原因,會導致豬舍濕度加大,甚至會大量凝結成水珠,對豬只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通常可以通過安裝和開啟排風扇來降低圈舍濕度。風扇類型選用民用排風扇即
可,採用負壓抽風方式將濕氣排出。排風扇應安裝在豬舍較高位置,以減少抽風時舍欄下部的空氣流動,並儘可能安裝聯動定時開關,以便於將排風扇開啟時間設定到每2-3小時開
啟一次,每次5-10分鐘。
13、發酵床需要定期藥物消毒么?
不用,如果定期藥物消毒,反而會將發酵床中的有益微生物殺滅,作用會適得其反。
四、套用技術
畜禽(養殖)
1、養豬
①發酵墊料:豬舍發酵池清洗乾淨後,鋪設厚度約60-100厘米的發酵墊料。墊料可用秸稈粉、稻殼、鋸末、乾樹皮、豆腐渣、酒糟等,約占90%,其餘10%用土(未用過化肥農藥的乾淨土)和少量的粗鹽(0.3%)。將上述材料混合後,按前述製作發酵飼料的方法,用EM生態菌進行發酵。將發酵好的墊料鋪入豬舍。豬糞尿排入發酵墊料後被有效降解,可變成優質的有機肥(定時將糞便翻攪埋入墊料),並能消除臭味,抑制腐敗菌繁殖,改善豬舍環境。農家的老式豬欄,可用EM原液500倍稀釋液直接噴灑在欄內,每1-2周一次,臭味減輕後可每月一次。
②飼料處理:固體豬飼料先用EM發酵後,按5-20%比例拌入普通飼料中飼餵。也可用EM與糖蜜的各100倍稀釋液直接噴在飼料上(表面濕潤為度),或拌入飼料中餵豬。
③飲水添加:按1:200倍左右的濃度比例,將EM原液添加在豬的飲水中。
④豬舍管理:可用EM的500倍稀釋液定期噴灑豬舍,每1-2周一次,臭味減輕後可每月一次。豬糞尿池內投放EM原液與糖蜜的各100倍稀釋液,投放量為糞尿池容量的1%,剛開始每1-2周一次,以後可延長至每1-3月一次。可減少糞尿池內污泥量,減輕臭味。
2、養雞
①飼料處理:固體雞飼料先用EM發酵後,按5-20%比例拌入普通飼料中飼餵(添加比例先少後多)。
②飲水添加:以200-500倍(雛雞)或200-1000倍(成雞)的比例,將EM原液添加在飲水中,讓雞自由飲用。
 另外,雞籠底部可適當撒些EM固體發酵物。
3、食草動物(肉牛、奶牛、羊、兔、馬、鹿、駱駝等)
①飼料處理:
⑴粗飼料如玉米秸稈、麥麩、紅薯藤等應先用EM生態菌青貯發酵後飼餵。
⑵餵全價飼料或自配飼料時套用EM生態菌500倍稀釋液均勻噴。灑後飼餵。
⑶用EM生態菌發酵料最好按5%、10%、20%逐步提高摻入比例。
精飼料用EM原液攪拌飼喂,每日每頭1.5-2公斤。青貯飼料收貯時,先用EM原液的500倍稀釋液噴灑一遍收貯容器,然後填入青貯飼料,每加填加一層(約10-15厘米)噴灑一次EM稀釋液(過程中亦可適當撒些EM固體發酵物,每噸青貯飼料用10-15公斤),直至填滿,壓實、覆蓋塑膠布後密閉發酵。發酵成功後的青貯飼料可與精飼料或自配混合飼料配合飼餵。
②飲水添加:按1:200的比例,將EM原液添加在飲水中,讓牛自由飲用。
③牛舍管理:以500-1000倍EM稀釋液,定期噴灑(舍內及周圍)。牛糞可按前述方法製作成堆肥。
其他各類畜禽,也可參照上述方法套用EM。注意:變質有異味em液勿給動物飼餵。
4、養犬、貓等
⑴用1000倍EM生態菌稀釋液噴灑其身體,每周2次。
⑵在食物中按千分之一拌入EM生態菌,減輕糞尿臭味。
5、養殖蚯蚓
⑴用鮮牛糞發酵:按牛糞500:EM生態菌1:紅糖1:水25(以牛糞濕度增減水量)的比例混合拌勻,密閉發酵7-10天后與蚯蚓同時放入飼養盆中,每天下午4-5時將飼料均勻撒在養土表層(撒放量以第2天飼餵時還有剩餘為度),每日早晨用水噴灑表面,水分掌握在60-70%之間(目測或手測),每隔7-10天翻1次,保持養土松勻。
⑵用玉米面加10%果皮(蘋果、瓜蕉、梨及爛菜等)進行發酵後飼餵蚯蚓,發酵方法同上。可增重25-30%以上,飼餵後期,增重越快,可提前7-15天上市。
6、養殖蜜蜂
對於孢子蟲、螺原體、慢性麻痹病引發的各種蜜蜂疾病,可用50-100倍EM生態菌稀釋液直接飼餵蜜蜂,一般1個生產群餵2-10毫升EM生態菌,2天1次,3次後改為3天1次。無病時,可用250-500倍EM生態菌稀釋液餵蜂,每個生產群使用EM生態菌為1-2毫升,1星期2次。
7、養蠶
⑴桑園從春蠶收蟻第2天開始,用1000倍EM生態菌稀釋液噴灑第1次,噴濕桑葉正反面,以後每5-7天噴一次,到大眠起蠶第6天一次性采葉,共噴4次,生長期34天,60棵桑樹較對照組產葉增產7.7%。且葉大、色濃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