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溶解氧

空氣中的分子態氧溶解在水中稱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溶解氧 英文名稱:dissolved oxygen;DO

定義1

在一定條件下,溶解於水中分子狀態的氧的含量。 所屬學科電力(一級學科) ;熱工自動化電廠化學與金屬(二級學科)

定義2

溶解於溶液中的氧。 所屬學科: 機械工程(一級學科) ;腐蝕與保護(二級學科) ;腐蝕與保護一般名詞(三級學科)

定義3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態氧。其含量與水溫氧分壓鹽度水生生物的活動和耗氧有機物濃度有關。 所屬學科: 生態學(一級學科) ;水域生態學(二級學科)

定義4

單位水體中溶解的氧的數量。 所屬學科: 水產學(一級學科) ;漁業環境保護(二級學科)

定義5

以分子狀態溶存於水中的氧。 所屬學科: 水利科技(一級學科) ;水文水資源(二級學科) ;套用水文學(水利)(三級學科)

概述

空氣中的分子態氧溶解在水中稱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淨能力的一個指標

基本簡介

它跟空氣里的分壓、大氣壓、水溫和水質有密切的關係。在20℃、100kPa下,純水里大約溶解氧溶解氧測試儀9mg/L。有些有機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發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裡的溶解氧。如果有機物以碳來計算,根據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氣。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時,一些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水裡的溶解氧由於空氣里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會不斷得到補充。但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耗氧嚴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體中的厭氧菌就會很快繁殖,有機物因腐敗而使水體變黑、發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淨能力的一種依據。水裡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淨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污染不嚴重。否則說明水體污染嚴重,自淨能力弱,甚至失去自淨能力。

測定方法

碘量法測定水中溶解氧

一、原理

水樣中加入硫酸錳和鹼性碘化鉀,水中溶解氧將低價錳氧化成高價錳,生成四價溶解氧電解液錳的氫氧化物棕色沉澱。加酸後,氫氧化物沉澱溶解,並與碘離子反應而釋放出遊離碘。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釋放出的碘,據滴定溶液消耗量計算溶解氧含量。

二、試劑  

1、硫酸錳溶液:稱取480g硫酸錳(MnSO4•4H2O)溶於水,用水稀釋至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過的碘化鉀溶液中,遇澱粉不得產生藍色

2、鹼性碘化鉀溶液:稱取500g氫氧化鈉溶解於300—400mL水中;另稱取150g碘化鉀溶於200mL水中,待氫氧化鈉溶液冷卻後,將兩溶液合併,混勻,用水稀釋至1000mL。如有沉澱,則放置過夜後,傾出上層清液,貯於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緊,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後,遇澱粉應不呈藍色。

3、1+5硫酸溶液。

4、1%(m/V)澱粉溶液:稱取1g可溶性澱粉,用少量水調成糊狀,再用剛煮沸的水稀釋至100mL。冷卻後,加入0.1g水楊酸或0.4g氯化鋅防腐。

5、0.02500mol/L(1/6K2Cr2O7)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稱取於105—110℃烘乾2h,並冷卻的重鉻酸鉀1.2258g,溶於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

6、硫代硫酸鈉溶液:稱取6.2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溶於煮沸放冷的水中,加0.2g碳酸鈉,用水稀釋至1000mL,貯於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標定。

7、硫酸,ρ=1.84。

三、測定步驟

1、溶解氧的固定:用吸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錳溶液,2mL鹼性碘化鉀溶液,蓋好瓶塞,顛倒混合數次,靜置。一般在取樣現場固定。

2、打開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硫酸。蓋好瓶塞,顛倒混合搖勻,至沉澱物全部溶解,放於暗處靜置5min。

3、吸取100.00mL上述溶液於250mL錐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黃色,加入1mL澱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退去,記錄硫代硫酸鈉溶液用量。

四、計算

式中:M——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體積(mL)。

五、注意事項

1、當水樣中含有亞硝酸鹽時會干擾測定,可加入疊氮化鈉使水中的亞硝酸鹽分解而消除干擾。其加入方法是預先將疊氮化鈉加入鹼性碘化鉀溶液中。

2、如水樣中含Fe3+達100—200mg/L時,可加入1mL40%氟化鉀溶液消除干擾。

3、如水樣中含氧化性物質(如游離氯等),應預先加入相當量的硫代硫酸鈉去除。

溶氧儀

攜帶型溶氧儀具有穩定可靠操作簡單方便(可單手操作)的特點,適合各行業水溶液中氧濃度(mg/L或ppm)和氧的飽和百分含量(%)及被測介質的溫度(T)進行測量,標配進口氧電極,採用極譜法測量,無需更換氧膜

技術指標

測量範圍

溶解氧(DO):0.0~20.0mg/L

:0~100%

溫度(T):0~100℃2.

測量精度

溶解氧:±0.2mg/L(被測體系與校正體系等溫)

±0.5mg/L(被測體系與校正體系±10℃時)

溫度:±1℃3. 自動溫度補償範圍:0~40℃ 4.

校準點:1或2點5. 鹽度補償設定:0~35g/L

6. 大氣壓力設定:0.5~1.5個大氣壓

7. 電池類型:9V電池1節

8. 外形尺寸:75mm×140mm×38mm

9. 重量:小於220g

產品特點:

採用微處理技術,操作簡便

2. 一或二點按鍵自動校準

3. 自動/手動溫度補償及溫度測量

4. 可設定鹽度係數及大氣壓力

5. 數據鎖定功能

6. 電極使用壽命

7. 可儲存99組數據

8. 數據斷電不會http://blog.jorywang.com/show-21-1.html丟失

水質常用參數

溶解在水中的氧稱為溶解氧,溶解氧以分子狀態存在於水中。水中溶解氧量是水水質重要指標之一。

一.溶解氧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

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到兩種作用的影響:一種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甩,包括好氧有機物降解的耗氧,生物呼吸耗氧;另一種是使DO增加的復氧作用,主要有空氣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這兩種作用的相互消長,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現出時空變化。

若以CH2O代表有機物,則有機物氧化分解反應式為:

CH2O+O2→CO2+H2O

如果水中有機物含量較多,其耗氧速度超過氧的補給速度,則水中DO量將不斷減少,當水體受到有機物的污染時,水中溶解氧量甚至可接近於零,這時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分解就出現腐敗發酵現象,使水質嚴重惡化。

天然水體中DO的數量,除與水體中的生物數量和有機物的數量有關外,還與水溫和水層有關。在正常情況下地表水中溶解氧量為5-10mg/L,在有風浪時,海水中溶解氧可達14 mg/L,在水藻繁生的水體中,由於光合作用使放氧量增加,也可能使水中的氧達到過飽和狀態,地下水中一般溶解氧較少,深層水中甚至完全無氧。

二.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

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一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的過程,第二階段則是氨進一步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所謂硝化過程。BOD一般指的是第一階段生化反應的耗氧量。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程度同溫度、時間有關、最適宜的溫度是15~30℃,從理論上講,為了完成有機物的生物氧化需要無限長的時間,但是對於實際套用,可以認為反應可以在20天內完成,稱為BOD20,根據實際經驗發現,經5天培養後測得的BOD約占總BOD的70~80%,能夠代表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為使BOD值有可比性,因而採用在20℃條件下,培養五天后測定溶解氧消耗量作為標準方法,稱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BOD反映水體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總量,以每升水中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數來表示。BOD小於1mg/L表示水體清潔;大於3-4mg/l,表示受到有機物的污染。但BOD的測定時間長;對毒性大的廢水因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而難以準確測定。

三.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COD。在COD測定過程中,有機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化學氧化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學需氧量只表示在規定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的需氧量的總和。當前測定化學需氧量常用的方法有KMnO4和K2CrO7法,前者用於測定較清潔的水樣,後者用於污染嚴重的水樣和工業廢水。同一水樣用上述兩種方法測定的結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報告化學需氧量的測定結果時要註明測定方法。

COD與BOD比較,COD的測定不受水質條件限制,測定的時間短。但是COD不能區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難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機物量,而且化學氧化劑不僅不能氧化全部有機物,反而會把某些還原性的無機物也氧化了。所以採用BOD作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較為合適,在水質條件限制不能做BOD測定時,可用COD代替。水質相對穩定條件下,COD與BOD之間有一定關係:一般重鉻酸鉀法COD>B OD5>高錳酸鉀法COD。

四.總有機碳與總需氧量

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與總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TOD)
由於BOD測定費時,為實現快速反映有機污染程度的目的,而採用TOC與TOD測定法。它們都是使用化學燃燒法,前者測定結果以C表示,後者則以O表示需養有機物的含氧。由於測定時耗氧過程不同,而且各種水中有機物成分不同,生化過程差別也較大,所以各種水質之間,TOC或TOD與BOD5不存在固定的相互關係。在水質條件基本相同的條件下,BOD5與TOC或TOD之間有一定相關性。

飽和溶解氧

學科:環境科學

詞目:飽和溶解氧

英文:saturated dissolved-oxygen

釋文:飽和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