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dZED

BedZED

BedZED,在英國倫敦南部,距市中心20分鐘車程的地方。在那裡, 每個房屋配備有自然通風煙囪,源源不斷地將新鮮空氣送入每一個房間。建築設計師們的理想是實現社區的“零耗能”。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環保的街區。

簡介

鳥瞰BedZED生態村鳥瞰BedZED生態村

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是對地球家園最好的回報,也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2002年,英國倫敦南部出現的“未來之家”工程——BedZED生態村,是世界首個生態社區,它首次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運用於社區建設的全生命周期中,體現了人類對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大膽嘗試。

BedZED是“貝丁頓零能源發展社區”的字母縮寫,它“儘可能多的節省能源”不僅體現在一些環保設施和硬體投入上下功夫,更體現在它所推崇的綠色文化、環境道德和完善的環境管理體制的建立上。

綠色生態社區就是要在建設綠色社區的過程中,通過政府、民間組織、企業、社區居民的協同合作,把環境管理納入社區設計中,在積極推動大眾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同時,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微觀載體。作為典型的綠色生態社區,BedZED無論在設計理念還是社區規劃上,都摒棄了傳統觀念所帶來的孤島社區和單調生活,通過各種手段來強調土地混合使用、合理的居住密度、步行交通友好及強大的社區凝聚力,創造出一種與環境和諧、鄰里親密、和睦相處的社區氛圍。

環保概念

提起環保和綠色生態人居,很多人把它和“高科技、高投入”聯繫在一起。其實不然,BedZED證明了,環保已經不用再像從前那樣高不可攀,生活品質也不會因為環保而犧牲,因為技術層面與永續觀念的成熟,永續生活是可以簡單的、負擔得起的、具吸引力的。

BedZED生態村建築在一片廢棄土地上,既有公寓又有聯排別墅,另外還有一個1405平方米的辦公區,以及一個展覽中心、一家幼稚園、一家社區俱樂部,和一個足球場,共有200多位居民和60位工作人員在這裡工作,從這裡到倫敦市中心要坐20分鐘的火車。生態村實現了高度節能,用的都是可持續的建築材料:自然的、回收利用的以及在生態村半徑三十五英里之內任何地方找到的材料,例如房子的鋼架結構來自一個廢棄的火車站;木頭和玻璃都是從附近的工地找來的,儘管離公共運輸設施很近,BedZED仍然擁有倫敦最早的共用汽車俱樂部以及可再充電車輛的太陽能充電站

BedZED生態村的建築屋頂顏色鮮艷,風動通風帽在微風中轉動,不斷引入新鮮空氣,同時將屋內的污濁空氣排出。鳥兒們在上面築巢,偶爾也下來到屋頂的植物叢中尋找蟲子。太陽能光伏電池板吸收太陽光線(即使在陰天也行),為總體複合能源提供能量。這裡每座房屋有將近50厘米厚的牆壁,能使室內溫度保持四季如春;窗戶的玻璃有3層,儘可能多地吸收熱量;每個房屋配備有自然通風煙囪,源源不斷地將新鮮空氣送入每一個房間……

綠色能源

住宅的屋頂種上了草皮,可以增加美觀程度,和起到為房子保溫的作用住宅的屋頂種上了草皮,可以增加美觀程度,和起到為房子保溫的作用

建築設計者希望BedZED生態村需要的所有能量都來自再生能源而不是礦物燃料。而BedZED生態村之所以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關鍵在於它的組合熱力發電站發揮的巨大作用。組合熱力發電站不使用英國高壓輸電線網的天然氣和電力,而是使用木材廢物發電。在這裡,碎木材片從儲藏區自動流入乾燥機,然後再從乾燥機進入氣體發生器,在受限空氣流里加熱後,通過氣化過程轉化為含有一氧化碳甲烷的可燃氣體。氣體在淨化、冷卻以及與空氣混合後,通過火花點火引擎進入一台能發電的發生器,產生電能

設計者嘗試用於建設生態村的典型案例就是它對自然元素,特別是陽光和雨水的使用。生態村每一間朝陽溫室都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如果在房屋空置期溫度急劇下降,那么自動恆溫裝置將啟動備用的滴流式熱源,這對保證房屋內的舒適溫暖至關重要。設計者另一個保持室內溫度的方案是大量種植一種稱為“景天”的覆蓋在屋頂的半肉質植物。“景天”不僅有助於防止冬天室內的熱量散失,而且還能改善整個生態村的形象,尤其是在“景天”夏天開花時,整個生態村就成了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同時,BedZED所在的地區降雨豐富。每次降雨結束時,生態村的大儲水池裡便蓄滿了雨水。而在進入儲水池之前,雨水還要經過自動淨化過濾器的過濾。需要時,居民用潛水泵把雨水從儲水池抽出來,就可以直接清洗衛生間、灌溉樹木以及公園水景了。洗手間馬桶的抽水也是由儲水池儲存的雨水來完成的。沖洗過馬桶的水,還要立即進行淨化處理,並在蘆葦濕地中進行生物回收。

BedZED生態村內的建設同樣注重材料的可持續性。所有房屋安裝的都是那些對環境危害程度最低的電冰櫃、製冷設備和炊具。走進居民家中,你會發現房間裡的各種節能“小機關”。首先,廚房安裝了低水量龍頭,大大節省了用水量。此外,廚房的電錶、水錶、天然氣表可以讓居民對自己的能源使用量一清二楚。這裡的居民表示,明確自己的能源支出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知道水、電都用在哪了,才能做好節能計畫。並且為了鼓勵廢物回收,廚房收納垃圾桶的抽屜是特大號的,裡面放了兩個垃圾桶,其中一個是專門放可回收垃圾的。

“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不但讓業主省下了日常家用開支,更讓“生態村”成了搶手的樓盤。目前,“生態村”二手房的價格比臨近同檔次樓盤高出10%到15%,為房地產商堅定了綠色開發方面的信心。

綠色概念

生態村的室內環境生態村的室內環境

BedZED不僅以居住為主,更兼有工作場所的新型社區。整個項目含居住、工作混合單位,還設定了2500平方米的社區公共設施用地。在交通方面,以減少小汽車交通為目標,社區內提供的就業場所和服務設施減少了居民出行的需求。而良好的公共運輸聯繫,包括兩個鐵路站點、兩條公共汽車線路和一條有軌電車線路,還提供替代小汽車的選擇,如小汽車共享等。

BedZED的居民並不是極端的環保鬥士,他們之中有教師,有在電訊企業工作的管理層人士,有媒體人,也有退休的老年人。而在這裡,居民的生活本身就是在環保,他向人們展示著“環保生活”並不一定意味著苦行僧般的生活,並不一定要拒絕電視和暖氣。實際上,這裡所有的房子配套設施都非常完善,既有計算機和高級音響,又有各種小家電,形式上和以前的日子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實質上,在這裡的生活卻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

這不僅是BedZED計畫的設計理念,也是綠色生態社區所共有的目標。任何綠色生態社區從設計到施工、從開發商到居住者更應多方位地貫穿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這也是造福人類自身的舉措。

社區設施

BedZED房屋結構示意圖BedZED房屋結構示意圖

新區的設計者從一開始就與一家慈善機構合作,由這個機構出資興建住房,並安排建成房屋的分配。這個慈善機構將三分之一的房子作為社會住房,另三分之一租給中等收入者家庭,最後的三分之一拿到不動產市場上出售。這種居民社會階層的混合,避免了小區成為“波波族”的聚居區,這也是最初的設計理念之一。

為了讓各個階層的居民更好地融合,他們還創建了一些公共設施,例如幼稚園、讀書俱樂部、酒吧居民們要和一家超級市場簽署協定,他們在網上定購貨物之後,由超級市場負責送貨上門,以便減少居民們的往來交通。居民還創建了一份社區簡報,開設了瑜伽課程,一起寫社區部落格。很多人都逐漸改變了以往不夠環保的生活習慣。在這裡,居民們使用可洗滌復用的尿布和其它可循環產品的情況遠遠高於其它居住區。

建築上花了不少心思,成本上自然不能少,比倫敦普通住宅的建築成本要高50%。

但是所謂投入多、耗費少,從長遠來說,可以整體減少整個社會的成本。與同類居住區相比,“節能生態村”的住戶的採暖能耗降低了88%,用電量減少25%,用水量只相當於英國平均用水量的50%,而居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降低。

BedZED創造了首個綠色生態社區的原型,目前像BedZED這樣的社區和建築已經越來越多。然而在高科技推動下發展迅速的生態社區實踐中,BedZED的複合發展觀和其樸素的生態原則,依然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人類文明及城市構建的重要組件,建築也正好映射出人類在此方面的不斷追求,建築觀念在於不斷進化,人類的未來居所也日漸回歸理性,不僅重視滿足人自身的各種需求,還非常注重人與自然及社會的持續和諧。在此思潮影響下,綠色建築概念逐漸成為當代人居中最重要的思維。

新世界中國地產作為城市建設者,在綜合型社區的建設上,在綠色新生活的倡導上一直有所建樹,我們將會投入到綠色建築及未來人居之探索,開展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討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