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廣播科學研究院]

ABS[廣播科學研究院]
ABS[廣播科學研究院]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建立於1958年10月,前身為廣播科學研究所,1994年3月更名為廣播科學研究院,2002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為非營利性科研院所轉制的第二批試點單位,2017年8月被中編辦、財政部等部委批准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截至2017年12月,研究院共有在職人員178人;設有7個研究所、12個實驗室,建有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1年與中國傳媒大學共同申請了“通信與信息系統”博士點,2005年開始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廣播科學研究所成立。

1994年3月,廣播科學研究所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廣播科學研究院。

1998年,隨著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成立,研究院更名為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

建院60周年 建院60周年

2002年10月,研究院被科技部批准為非營利性科研院所轉制的第二批試點單位。

2004年2月,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廣科院)受理中心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覆組建。

2009年,科技部批覆同意依託廣播科學研究院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職責整合,成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研究院更名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

2014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南方分院成立。

2017年8月,研究院被中編辦、財政部等部委批准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2018年,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管理職責的基礎上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研究院更名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7年12月,研究院共有在職人員178人,其中中級、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占80.9%;中青年技術人員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占97.9%,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占73.1%。

科研部門

據2018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設有7個研究所、12個實驗室,建有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廣播電視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所:電視技術研究所、無線技術研究所、有線網路技術研究所、網際網路視聽技術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所、技術經濟研究所、廣播電視測試技術研究所

實驗室:廣播電視數字實驗室、多媒體套用技術聯合實驗室、廣播電視傳輸技術實驗室、NGB網路開放實驗室、視聽新媒體實驗室、網際網路套用實驗室、融合接入和分發技術實驗室、廣播影視信息安全技術研究實驗室、數字媒體信息技術研究實驗室、檢測中心實驗室、數字媒體內容保護技術研究實驗室、數字著作權管理技術研究實驗室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

技術服務

•電視系統

基於研究院在數位電視傳輸技術和系統;衛星和地面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技術和系統;高清晰度及3D電視技術和系統;電影數位化套用技術、數字影院技術;高質量音視頻壓縮技術等領域的研究項目積累,能夠提供數位電視系統、高清晰度及3D電視系統、高質量視音頻壓縮技術等諸方面的系統設計、技術諮詢、認證檢測服務。

•無線領域

提供數字音頻廣播技術與系統、無線傳輸與接入技術、衛星廣播技術、廣播電視頻率規劃、地面數位電視系統等相關領域的系統套用開發,及開展相關工程的技術諮詢和服務工作。

•有線領域

有線領域面向寬頻網路、三網融合、NGB等巨觀技術規劃,基於有線網路研究相關傳輸、業務、安全等技術領域的技術積累,可以提供包括有線系統平台設計、有線網路規劃、網路最佳化、系統調試與最佳化、提供開放式試驗環境等方面的技術服務。

•新媒體

開展視聽新媒體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在廣播電視領域套用的技術方案設計,技術研發,標準研究和諮詢、測試服務。

•數字著作權保護

在數字著作權保護領域,信息技術研究所建設了由總局批示成立的數字媒體內容保護技術研究實驗室(ChinaDRMLab)、新聞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數字著作權管理技術研究實驗室,面向新聞出版廣電領域提供數字著作權保護技術政策諮詢、技術研發諮詢、ChinaDRM安全評估與認證服務等。

•產業資訊

以軟科學研究為基礎方向,提供戰略性課題研究與分析,技術與經濟政策諮詢,以及數據和信息服務等。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南方分院成立 南方分院成立

研究院在黑白電視、彩色電視、數位電視、高清晰度電視、調頻廣播、有線廣播電視、衛星廣播電視、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互動新媒體網路、下一代高可信網路、三網融合、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數字聲音廣播、網路電視、頻率規劃、廣播電視融合網路、智慧型電視作業系統、緊急廣播系統、3D電視、數字家庭關鍵技術等研究領域承擔了國家級、部級重點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率先開發出了7GHz微波系統、L波段和Ku波段衛星接收機、電視攝像管、圖文電視系統等一系列高技術產品。

2017年,研究院獲得國家重大專項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課題2項,北京市科技計畫項目1項,總局立項科研和標準項目28項,該院基本科研業務費課題立項29項;全年科研項目預驗收22項,完成驗收34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項、總局科研項目6項、該院基本科研業務費課題27項;獲得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23項,其他各類協會、學會獎22項,科技論文獎56項;新申請專利28項,獲得專利20項,申請並獲得授權的軟體著作權40項,發布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6項。

獲獎成果

研究院2015—2017年部分科研項目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獲獎名稱、等級獲獎年份
數位電視地面傳輸國家標準相關配套標準研究制定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5年
面向農村鄉鎮覆蓋的地面數位電視網示範與套用研究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5年
基於媒體大數據的智慧型服務平台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5年
10GEPON系統/GPON系統測試評估標準研究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基於有線電視網的視頻監控關鍵技術及標準體系研究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基於雙向有線電視網路的互動業務安全防護技術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數字家庭服務運營支撐技術研究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數位電視運營結算平台建設項目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IPTV、手機電視、網際網路電視集成播控平台技術評測方法研究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廣播電視監管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第七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5年
數字家庭服務運營支撐技術研究第七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5年
IPTV、手機電視、網際網路電視集成播控平台技術評測方法研究第七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5年
新一代同軸電纜寬頻接入套片第七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5年
廣東珠江三角洲“AVS+和DRA”音視頻標準數位電視地面廣播試驗第八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5年
貴州省地面數位電視覆蓋網總體技術規劃第八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NGB接入網資源性能規劃模型研究第八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NGB結算支付平台技術架構及接口研究第八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工程技術研究第八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5年
數字水印在調頻廣播監測網路中關鍵技術研究與設備開發總局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套用與革新類)二等獎2016年
面向融合業務的綜合結算支付技術研究及套用總局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套用與革新類)二等獎2016年
GY/T257.1-2012廣播電視先進音視頻編解碼 第1部分:視頻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2016年
網際網路電視數字著作權管理技術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軟科學類)一等獎2016年
電視台播出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技術方法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軟科學類)一等獎2016年
緊急廣播訊息生成發布系統研究及緊急廣播套用示範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套用與革新類)一等獎2016年
機載衛星直播廣播電視接收與服務系統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與開發類)一等獎及突出貢獻獎2016年
AVS+編碼器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示範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與開發類)一等獎2016年
廣播電視數字著作權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與開發類)二等獎2016年
NGB運營支撐和寬頻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示範第九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6年
機載衛星直播廣播電視接收與服務系統第九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6年
電視台播出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技術方法研究第九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6年
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系統測試方法研究及套用第九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6年
數字家庭服務關鍵支撐技術與綜合集成平台研發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6年
地面數位電視單頻網組網與網路最佳化關鍵技術、產業化及套用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6年
廣播電視監管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2015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6年
高性能同軸電纜寬頻接入(HINOC)技術研發及行業套用2015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6年
AVS+高清編碼器關鍵技術及設備2015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6年
地面數位電視單頻網組網與網路最佳化關鍵技術及套用2015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6年
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融合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年
浙江省應急廣播發布與監管綜合平台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7年
智慧型化多級聯動應急廣播系統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7年
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衛星協同覆蓋智慧型承載網技術體制標準研究及套用示範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7年
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傳輸關鍵技術和系統研發及試驗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7年
DCAS安全數據管理平台關鍵技術及建立研究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年
直播衛星“戶戶通”定位管理系統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年
廣播村村響工程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年
電視台融合媒體平台建設技術白皮書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軟科學類)一等獎2017年
電視台網路發布雲平台邊界防護方法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軟科學類)二等獎2017年
ITU頻率登記複雜數據優選分析方法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軟科學類)二等獎2017年
數位電視信號綜合分析系統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套用與革新類)二等獎2017年
面向融合業務的有線網大數據平台技術研究及套用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套用與革新類)二等獎2017年
米波段廣播業務與航空無線電導航業務電磁兼容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套用與革新類)二等獎2017年
智慧型電視作業系統TVOS2.0紹興試點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工程技術類)一等獎2017年
江西省應急廣播電視系統集成創新與示範套用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工程技術類)二等獎2017年
直播衛星“戶戶通”定位管理系統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工程技術類)二等獎2017年
DCAS安全數據管理平台關鍵技術及建立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工程技術類)二等獎2017年
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傳輸關鍵技術和系統研發及試驗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類)一等獎2017年
NGB-W 系統架構及試驗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類)突出貢獻獎2017年
AVS+地面數位電視業務創新和地面直播衛星融合業務終端技術研究及套用示範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類)二等獎2017年
有線網網路安全態勢感知關鍵技術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類)二等獎2017年
超高清內容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類)二等獎2017年
C-DOCSIS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和國際化套用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
電視台網路化制播信息安全技術研究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
NGB總體技術和標準體系及業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
FM-CDR與航空無線電導航ILS/VOR業務兼容性研究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7年
智慧型化多級聯動應急廣播系統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7年
內蒙古自治區精密相位制中波同步廣播單頻網覆蓋工程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7年

人才培養

2001年,廣播科學研究院與中國傳媒大學共同申請了“通信與信息系統”博士點,2005年開始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

資質證書

研究院設有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中心,該中心擁有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頒發的計量資質認證證書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國家實驗室認可證書,具有承擔廣播影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可檢測、產品性能評估、系統驗收測試的能力。

2018年10月,研究院網際網路視聽技術研究所獲得《信息安全服務資質認證證書》。

合作交流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路展覽會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路展覽會(CCBN)是由廣播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國有線電視網路有限公司、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承辦的一年一度的廣播電視技術行業展覽會。

據2018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共有來自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 余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展出面積超過60000平方米,覆蓋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全館;展會共接待參觀觀眾30萬人次,其中專業參觀觀眾達10萬餘人,亞洲、歐洲、美洲等海外參觀機構達300多家。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路展覽會的展覽內容包含廣播電視采、編、播、傳、收、測各類設備與技術,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編播網路與傳輸網路建設,數字新媒體,媒體資產管理,高清、3D節目製作等多個方面,匯集了全球範圍內數位電視與寬頻網路方面的創新成果以及廣電新業務的套用、設計與開發技術。

•戰略合作

2018年10月,研究院與國網公司、無線局、監管中心、衛星直播管理中心、北京廣電局、貴州廣電局、廣東廣播電視台、江蘇省網公司、華為、科大訊飛、亞馬遜、法國TrustedLabs實驗室、荷蘭Riscure實驗室等13家合作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院徽 院徽

研究院標識是由英文簡稱“ABS”組合的藝術圖案,顏色為紅色,中間有多條白色細橫線貫穿。

文化活動

截至2017年10月,研究院先後組織或參加了“我運動、我快樂”長走競賽活動、跳繩比賽活動、職工拓展培訓活動、“激揚青春 凝聚實力”的拓展訓練活動、捐助山區貧困國小、冬季徒步行走活動、“霾”不住的愛——愛心助學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送溫暖、獻愛心”慰問活動、春節慰問活動、“學雷鋒一條街”活動、學雷鋒“科技助老”廣電專場活動、羽毛球比賽、無償獻血活動、青春正方向——“兩學一做”青年教育活動、老年運動會、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簡報、參觀“迎接十九大——紅色印刷展”等活動。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黨委書記鄒峰
黨委專職副書記鄭思慧
總工程師盛志凡
副院長杜國柱

社會評價

“60年來,廣科院緊緊圍繞我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需求,踐行科研使命、強化自主創新,著力攻關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培養造就了一支專業人才隊伍,為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宣部副部長、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