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式122毫米重型榴彈炮

A-19式122毫米重型榴彈炮

1931年型122毫米加農炮(A-19)的研發背景是20世紀20年代晚期,蘇聯紅軍需要升級其(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火炮部隊。1927年紅軍統帥部下達了新型軍屬加農炮的任務書。1929年06月第一門樣炮於完成。1931年10月開始靶場測試。1932年05月,被送到第38工廠進行改進,工廠定型為A-19。1935年03月,完成改進。1935年11月,開始第二輪測試。1936年03月,被蘇聯紅軍作為制式122毫米軍屬加農炮正式列裝。

使用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通常將重型火炮用來圍攻或防禦要塞,因為其固定無法移動的特性無法用於野戰。擁有較高射速的輕型野戰火炮能更有效對抗敵步兵、裝甲部隊和火炮。20世紀初只有德國專注於設計重型野戰炮,一戰中證實了他們的確有遠見。輕型野戰火炮對抗戰壕中的步兵,嫌威力不足,但德國在離前線遠處所定位的重型火炮,則可以毫無損失地摧毀戰壕及位於較短距離內的英國、法國與沙皇俄國的火炮。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間,這種類型的火炮不再是主流,但那些教訓也未曾被遺忘。當蘇聯在30年代早期重整軍隊,A-19型加農炮是最先被整合的武器之一 。它的設計創新,而且是同類型中第一款具擴充性以及可提供廣闊射擊範圍的鏇轉裝置。A-19也擁有同類型中最令人滿意的射程,在蘇聯與芬蘭之間的冬季戰爭中成功地摧毀敵方的炮兵連與野戰防禦工事,並摧毀了指揮部和補給線,阻止對方援兵到達前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A-19以其毀滅坦克的優越能力而知名,這可不是它的設計者當初所預見的。1943年,蘇聯紅軍沒有任何可在常見交戰距離,有效擊穿德軍新式坦克正面的反坦克炮。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量產需要時間,所以A-19成為唯一立即可用來對抗新型虎式坦克與豹式坦克的武器。這門炮扮演反坦克炮的角色還算成功,它的改進型也按照常規,被安裝在蘇聯坦克與自行火炮。

在分析庫爾斯克戰役的結果之後,蘇聯人注意到A-19可以有效擊毀虎式坦克,於是計畫將A-19用於坦克和自行火炮。不過,A-19作為傳統的加農炮,使用的是手動螺式炮閂,裝填速度較慢,射速為1.5~2.5發/分鐘,要用於空間狹窄的戰鬥車輛上,射速會進一步下降,勢必需要重新設計。

經過輕微的改動,定型為A-19S,用於ISU-122重型自行火炮;

重新設計了半自動楔式炮閂,安裝了這種火炮的IS重型坦克,被稱為IS-122。測試期間,火炮的炮口制退器發生爆炸,差點兒炸死了在場的伏羅希洛夫元帥同志 。計畫受阻,好在史達林同志支持該型火炮繼續上車,終於定型為D-25。

2.1 1943年12月末,彼得羅夫設計局在庫賓卡測試成功後,安轉在IS-2重型坦克的火炮為D-25T;

2.2 安裝在後期型ISU-122重型自行火炮(ISU-122S)的火炮被稱為D-25S。

1.

經過輕微的改動,定型為A-19S,用於ISU-122重型自行火炮;

2.

重新設計了半自動楔式炮閂,安裝了這種火炮的IS重型坦克,被稱為IS-122。測試期間,火炮的炮口制退器發生爆炸,差點兒炸死了在場的伏羅希洛夫元帥同志 。計畫受阻,好在史達林同志支持該型火炮繼續上車,終於定型為D-25。

2.1 1943年12月末,彼得羅夫設計局在庫賓卡測試成功後,安轉在IS-2重型坦克的火炮為D-25T;

2.2 安裝在後期型ISU-122重型自行火炮(ISU-122S)的火炮被稱為D-25S。

技術數據

•口徑:122毫米

•總重:7,907千克

•炮管長度:5.6米

•最大射程:20500米

•炮口初速:806米/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