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日期]

5月6日[日期]
5月6日[日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5月6日是陽曆年的第126天(閏年是127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239天,金牛座。

基本信息

重大事件

1527年——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攻入羅馬,有人以為這是文藝復興的結束日。在洗劫羅馬的過程中,負責保護教皇的瑞士近衛隊為履行職責掩護教皇而慘烈戰鬥,損失達四分之三。

1536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下令翻譯《聖經》,使每個教堂都能擁有英文版《聖經》。

168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遷居凡爾賽宮。

1757年——七年戰爭:布拉格戰役,普魯士大敗奧地利。

1840年——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郵票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的浮雕像,每張面值一便士,人們叫它“黑便士郵票”。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教師羅蘭·希爾,他後來擔任了英國的郵政大臣。

1860年——加里波第的紅衫軍從熱那亞起航遠征兩西西里王國。

1863年——南北戰爭:錢斯勒斯維爾戰役,托馬斯·傑克遜領導的南方邦聯軍大捷。

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 。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

1889年——艾菲爾鐵塔於世界博覽會上正式對外開放。

1919年——五四學潮擴大到全國

1922年——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結束

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謀求與日在華北停戰

1934年——中共中央批評肅反擴大化

1935年——羅斯福新政:公共事業振興署成立,旨在實施救濟,興辦公共工程,解決失業問題。

1937年——德國巨型載客飛艇“興登堡”號在美國新澤西州焚毀,從此飛艇退出了商業飛行的舞台。

1939年——汪精衛通電投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布拉格會戰,歐洲戰場東方戰線中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

1949年——司徒雷登與中共進行第一次會晤

1950年——我國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縣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立

1950年——艾格妮絲·史沫特萊逝世

1952年——中央批轉《關於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地區分布問題的報告》

1954年——班尼斯特第一個突破1英里跑4分鐘大關

1955年——中央農村工作部第三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結束

1971年——我國與聖馬利諾建立領事級外交關係

1974年——德國總理勃蘭特辭職

1975年——中國同歐洲經濟共同體達成建立正式關係的協定

1976年——義大利東北部毗鄰南斯拉夫的邊境地區發生強烈地震,許多城鎮被夷為平地。

1982年——新華社報導,我國第一個打破地區和部門界限,按行業實行聯合和改組的專業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是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用經濟組織代替行政機構進行經濟管理的一個重大突破。

1983年——印度共產黨(馬)總書記率印共中央代表團訪問我國

1985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完成了它的第6次飛行。在本次飛行中美籍華人王贛駿博士成功地進行了液滴動力學實驗。

1987年——世界十大隧道之一的大瑤山隧道貫通

1987年——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4個林區發生特大火災

1987年——中國十大傳統名花評選在上海揭曉。歷時10個月的這次評選共收到來自29個省區市的近15萬張選票,由114名花卉專家組成的評審會最後裁定,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這一順序是依據得分高低而排列的。

1988年——美國“門羅總統”號貨輪是由日本神戶裝載3000噸雜貨駛往香港的,當日下午4時在我“蘇連漁519”號漁船於溫州附近海上拖網作業時從後面撞上我船,導致我船很快沉沒。當時我船航行方向為西南,美輪也是同一方向。美國貨船噸位為4萬多噸,而我漁船隻是一艘輕型鐵船。

1988年——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縣猴場鎮政府與六盤水市大灣區二塘鄉安樂村一農民聯合開辦的鄉鎮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5人,重傷2人,輕傷2人。這是一起重大責任事故,也是近幾年來全國鄉鎮煤礦發生的最大一起傷亡事故。1989年——亞細亞商場在改革的大潮中誕生。

1991年——建設部、人事部確認了中國首批100名監理工程師,並授予了資格證書,從而改變了“三資”工程主要由外國人監理和中國人不能監理國外工程的局面

1994年——中央發出《關於新形勢下加強黨校工作的意見》

1994年——英吉利海峽英法海底隧道通車

1994年——中國第一座引進外國資金、先進設備和技術建設的大型核電站,也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商業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5月6日[日期] 5月6日[日期]

1995年——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

1995年——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勝利抵達北極點

1998年——賓士汽車公司與克萊斯勒公司合併

1998年——印度尼西亞騷亂升級

2000年——俄羅斯當選總統普京宣誓就職。

2001年——經過8天的太空遨遊,人類第一位太空遊客美國富翁丹尼斯-蒂托和2名俄羅斯太空人安全返回地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002年——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上任。

2003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掛牌

2004年——經典美劇《老友記》落幕

2005年——第四十八屆世乒賽在上海圓滿落幕。

2006年——英國大選工黨獲勝布萊爾三連任。

2007年——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尼古拉·薩科齊以53%的得票率當選,成為法國第23任總統。

2008年——胡錦濤主席受約訪問日本,開啟了中日“破冰之旅”。

2009年——南非國民議會選舉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雅各布·祖馬為新一任總統。

2010年——英國議會下議院選舉中,原反對黨保守黨獲得了650個議席中的306個議席,一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原執政黨工黨獲得了257個議席,成為了議會第二大黨。另一在野黨自由民主黨獲得了57個議席,成為了議會第三大黨。但由於保守黨未獲得過半數議席,因此與自由民主黨組建聯合政府。

2012年——法國大選第二輪,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奧朗德以51.9%左右的得票率成功擊敗現任總統、人民運動聯盟總統候選人薩科齊,當選總統。

2014年——首屆中國網路物流節5.6日隆重開幕。

2016年——我國第一條,也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長的一條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範線,正式在湖南長沙啟用。

2018年——阿富汗東部一清真寺發生爆炸襲擊致17人死33人傷。

2018年——常熟萬達廣場停車場管道掉落致3人死亡,商場被責令停業。

2018年——鄭州空姐打車遇害案 。

出生人物

1501年——教宗馬塞勒斯二世誕生。

1574年——教宗諾森十世誕生。

1758年——羅伯斯庇爾誕生,法國政治家。

1856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維亞省弗賴堡。

1856年——美國極地探險家彼利,Robert Edwin Peary(1856~1920)。

托尼·布萊爾 托尼·布萊爾

1871年——偉大的發明者亞維克多·格林尼教授出生於法國瑟爾堡。格林尼亞最主要的貢獻是發明了有機化學中極其重要的格氏試劑。鑒於他在化學上的重大貢獻,格林尼亞於1912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1882年——德意志帝國威廉皇儲。

1904年——瑞典作家哈里·馬丁松。

1906年——法國數學家安德烈·韋伊。

1934年——美國政治家理查·謝爾比。

1936年——中國台灣男演員康丁出生。

1942年——台灣圍棋選手林海峰。

1952年——偽氣功大師王林。(1952~2017)

1953年——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

1959年——香港著名音樂製作人馬兆駿。(1959~2007)

1961年——美國著名演員喬治克魯尼。

1965年——日本歌手吉田美和。

謝娜 謝娜

1974年——香港男演員丁子峻。

1974年——香港男歌手兼演員鄧健泓。

1975年——全國學聯副主席姜風鳴。

1976年——女演員劉威葳出生。

1980年——巴西足球運動員里卡多·奧利維拉。

1981年——跨界女明星,身兼主持人、歌手、演員等身份,謝娜,張傑的妻子

1985年——NBA球星克里斯·保羅。

1987年——韓國女演員文根英。

1987年——中國內地女演員焦俊艷。

1988年——2013快樂男聲左立。

1989年——2012倫敦奧運會首金獲得者易思玲。

1991年——韓國網路紅人道暉芝。

5月6日[日期] 5月6日[日期]

1992年——韓國組合EXO-K成員邊伯賢。

1993年——韓國女子組合sistar成員金多順。

1995年——何定偉

逝世人物

223年——曹仁,中國三國時期魏國將領。

680年——穆阿維葉一世,倭馬亞王朝的創建者

亞歷山大·馮·洪堡 亞歷山大·馮·洪堡

1859年——傑出的德國科學家洪堡(1769 - 1859)在柏林逝世。洪堡是近代自然地理學的奠基者,近代氣 候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植物地理學和生態學的創始人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科學事業,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洪堡的主要著作有《宇宙》5卷,《中部非洲》3卷和《新大陸熱帶地區 旅行 記》30卷等。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德國科學院在1860年建立了洪堡基金會。

1862年——美國作家亨利梭羅逝世,著有《瓦爾登湖》。

1910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逝世。

1949年——比利時詩人、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逝世。

1950年——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逝世。

1951年——法國數學家埃利·約瑟夫·嘉當逝世。

1964年——佐藤春夫,日本詩人、小說家、評論家。

1967年——中國現代文學家、評論家周作人逝世

1980年——南斯拉夫總統狄托病逝。

1988年——原蘭州軍區副司令員楊嘉瑞去世。

1999年——東山魁夷(1908~1999),日本畫家。

2011年——蔣民華,中國科學院院士,晶體材料科學家,享年76歲。

2013年——韓國魔獸選手Space於凌晨去世,年僅23歲。

2017年——屠善澄,中國自動控制技術專家,人造衛星專家。

2018年——李明珠,空姐,在鄭州航空港區通過滴滴叫了一輛車趕往市里,結果慘遭司機殺害(詳見5·6鄭州空姐打車遇害案)。

黨史記錄

1934年5月6日 中共中央批評肅反擴大化

中共中央致信湘鄂西中央分局。

信中嚴厲批評了湘鄂西中央分局的肅反擴大化錯誤和“解散一切黨團組織”、“取消一切民眾團體”的錯誤作法,要求“堅決糾正錯誤的肅反路線”,反對以肅反來代替黨內的兩條路線鬥爭,指示“肅反是要發動廣大的民眾,經過民眾的戰線,與民眾的日常鬥爭密切的聯繫起來”。

1950年5月6日 國際友人史沫特萊逝世

1950年5月6日 國際友人史沫特萊逝世。史沫特萊為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1928年來華後,結識了魯迅、宋慶齡和茅盾等許多中國進步人士和革命知識分子。從此,她與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緊緊聯繫在一起。她的《中國紅軍在前進》、《中國人的命運》、《中國反攻了》、《中國之戰歌》等專著,向世界宣傳了中國的革命鬥爭,成為不朽之作。在生命的最後20年中,她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中。1950年5月11日,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致電美國遠東民主政策委員會,對史沫特萊的逝世表示哀悼。1951年5月6日,史沫特萊追悼會在北京舉行。遵照她的遺囑,她的骨灰葬在中國。

1952年5月6日 《關於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地區分布問題的報告》

1952年5月6日 中共中央批轉政務院財經委員會《關於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地區分布問題的報告》。報告認為:鋼鐵工業是一切工業的骨幹,沒有鋼鐵工業就談不到機械製造工業,也就談不到國家的工業化。鋼鐵工業的方針和地區分布問題決定了,才能對其他工業,特別是機械工業作全國的合理配置。中共中央還批准了《關於恢復與改造鞍鋼初步設計的報告》。設計中規定鞍鋼的生產規模為年產生鐵250萬噸,鋼錠320萬噸,鋼材250萬噸。全部工程確定自1952年到1958年7年內完成。

1955年5月6日 中央農村工作部第三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結束

1955年4月21日-5月6日,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召開第三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會議在分析1955年春農村形勢後,提出對農業生產合作社今後總的方針是,停止發展,全力鞏固,秋後看情況再定;對數量大問題多,超過主觀力量的,要適當收縮一部分。會後,各地根據本地區的情況,進行整頓和鞏固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4年5月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新形勢下加強黨校工作的意見》

指出黨校辦學水平的提高和事業的發展,關鍵在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化改革。

1995年5月6日 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

1995年5月6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5月26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江澤民在大會上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總結歷史經驗和根據我國現實情況作出的重大部署。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教育進步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根本措施,對建設國家創新體系,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化,促進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