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億年前的細菌

這些不溶性的鐵化物和矽化物等無機物被鐵細菌分泌到體外,就形成了以鐵為主要成分的皮鞘。 由於對遠古時代的鐵細菌化石的研究還不夠,現在僅發現十多種。 鐵細菌大多是好氧微生物,但又需氧不多。

32億年前的細菌
發現在非洲南部的單獨曙細菌化石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古老的細菌化石,也是所有古生物化石中最古老的代表。單獨曙細菌是一種原核生物,年代測定表明的生活時代為距今32億年前。由於類似於單獨曙細菌這樣的地球上的最早的生物類型都是結構很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即使形成化石也非常輕散、脆弱、易碎,因此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沒有發現這些原始生命的其它可靠的化石。

後來,一些科學家在對水成岩中的風化型條帶狀富鐵礦的成因進行分析時,竟然發現這種富鐵礦是由一種生活在遠古的微生物--鐵細菌形成的;而且,形成這些富鐵礦的那些鐵細菌生存的年代最早也可以上溯到32億年前。

鐵細菌具有一般細菌的共同特徵,都是直徑只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的單細胞生物,而且是細胞內沒有形成細胞核的原核生物,只有在放大成千倍的顯微鏡下才能發現它們。有些鐵細菌細胞為橢圓形或桿形,相互聯繫起來形成相當長的線體,有的單個鐵細菌就是一條細而長的線體;有些鐵細菌呈球形、弧線形或桿形帶柄或分枝的形態;有的鐵細菌形成小瘤狀、帶狀或螺旋狀。這些鐵細菌外面都包裹著一層薄薄的“鐵甲”——皮鞘

鐵細菌在生活過程中,攝取鐵質和矽酸等無機物。在沼澤和湖泊中,鐵元素通常以可溶性的氫氧化亞鐵的形式存在,被鐵細菌懾入後,在菌體內經過酶的催化作用,把它氧化成不溶性的三氧化二鐵。

這些不溶性的鐵化物和矽化物等無機物被鐵細菌分泌到體外,就形成了以鐵為主要成分的皮鞘。十分有趣的是,鐵細菌的皮鞘往往比其身體大幾倍或幾十倍。鐵細菌可以在皮鞘中前後移動,有時還可以伸出鞘外,重建新的皮鞘,而脫落的皮鞘就在水中沉澱下來,聚集成鐵礦。你可能不會想像到,這種生活在億萬前年的鐵細菌,竟是通過這樣的生活方式,成了造鐵的“能工巧匠”,為今天的人類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鐵礦資源。

在美國、加拿大、蘇聯、澳大利亞、印度和非洲南部前寒武紀距今18億年到32億年前的沉積岩中,科學家都發現了條帶狀的鐵礦層,其中普遍含有鐵細菌化石。如果將岩石或礦石磨成薄片,在高倍率的生物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就可以看到鐵細菌化石。

由於對遠古時代的鐵細菌化石的研究還不夠,現在僅發現十多種。它們和現代的鐵細菌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其中有的種已經絕滅。當然,那時候的種絕不等於現代的種,例如,線狀古鐵細菌與現代線狀鐵細菌很相像,它們都有皮鞘,但是古代的比現代的大得多。

鐵細菌大多是好氧微生物,但又需氧不多。科學家推測,32-34億年前的地球大氣具有高度的還原性。那時,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存在,僅有二氧化碳、甲烷和氫氣。到了32-31億年前,藍細菌出現了。在其後直到27億年前的歲月里,這些藍細菌攝取原始的還原性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出遊離的氧氣並釋放到大氣中,使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逐漸增加,這就為好氧的鐵細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從而保障了它們能夠不斷地攝取水中的氫氧化亞鐵並把之氧化成不溶於水的三氧化二鐵沉積到水底。

可見,今天常常引起人們恐慌和誤解的細菌,它們遙遠的祖先不僅奠定了整個生物界在以後的歲月里進化發展的生物學基礎,而且其中的一些分子還為發展到今天的智慧生物--人類的進步積累了不可或缺的礦物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