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南蘇丹暴力衝突

2013南蘇丹暴力衝突

2013年12月15日晚在南蘇丹發生的暴力衝突,暴力衝突從朱巴蔓延至周邊地區。衝突已持續超過一周。暴力衝突已造成超過1000人喪生。

事件背景

在朱巴聯合國基地的南蘇丹平民在朱巴聯合國基地的南蘇丹平民
南蘇丹境內部落眾多。2011年7月獨立之後,南蘇丹國內各地區經常發生部落間武裝衝突。南蘇丹總統基爾2013年7月撤銷副總統馬沙爾的職務後,執政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兩個主要派別之間分歧日益嚴重。以馬沙爾為首的一些高級官員7月15日決定退出蘇丹人民解放運最高權力機構人民解放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以抗議“會議喪失對話精神”。與此同時,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一個自稱“民主進步潮流”的派別還呼籲總統基爾辭職且不參加2015年大選。

事件詳情

2013年12月15日南蘇丹總統衛隊內部的兩派成員夜間發生衝突。其中一些成員來自努維爾部落,另一些人來自丁卡部落。這兩派人員之間先是發生爭吵,隨後演變成槍戰。
2013年12月16日總統基爾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成功挫敗前副總統馬沙爾等操控的軍事政變圖謀,政府軍已“徹底控制”朱巴局勢,朱巴實施宵禁。
2013年12月18日南蘇丹國內軍事派別武裝衝突從首都朱巴蔓延到郊區瓊格萊州,範圍不斷擴大。總統基爾當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希望同反對者對話解決問題。
2013年12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投票通過將聯合國在南蘇丹的維和士兵的數目增加近一倍,達到1.2萬人。
2013年12月25日南蘇丹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的血腥衝突已持續超過一周,造成“史上最大人道主義危機之一”,傳出種族屠殺暴行,並發現數處“亂墳堆”。暴力衝突可能已導致數千人死亡。

2013年12月26日南蘇丹官員稱,該國政府軍與反叛軍在南蘇丹的重要石油產地發生了激烈戰鬥。南蘇丹軍方發言人埃戈爾說,在上尼羅州的首府馬拉卡勒市,政府軍與前副總統馬沙爾所領導的反叛軍作戰。他表示,政府軍準備對石油資源豐富的尤妮蒂州的重要城鎮本提烏髮起反攻。政府軍已經重新奪取了被反叛軍占領的瓊萊州州府博爾。

衝突原因

南蘇丹獨立後,最大丁卡族群和第二大群的奴依族群衝突持續。2013年7月屬最大族群的南蘇丹總統基爾革除屬於第二大族群的馬查爾副總統職位,加劇執政黨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兩個主要派別之間的分歧。隨後,蘇丹人民解放軍內部也發生派別分歧和衝突,基爾所在的丁卡族人和馬沙爾所在的努爾族人分化為兩大對抗派別。最終導致效忠總統的政府軍和效忠副總統的叛軍爆發了暴力衝突。基爾指責馬查爾企圖發動政變。

事件影響

2013年12月25日,在南蘇丹北部油田工作的約300名中國工人分批撤離南蘇丹,在喀土穆進行短暫休整後返回中國。 鑒於南蘇丹有陷入內戰的危險,美英等國家已開始撤僑。2013年12月22日,美軍三架撤僑飛機遭襲擊,致4名美軍受傷。美國總統歐巴馬警告稱,如果南蘇丹發生軍事政變,美將切斷對蘇丹援助,甚至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 此外,在聯合國位於朱巴的基地內,已有超過兩萬平民尋求庇護和棲身。在南蘇丹其他地區,也有超過2.5萬人棲身在聯合國各駐地。另有超過8萬人為躲避戰火逃離家園。南蘇丹暴力衝突已造成超過1000人喪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