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藝術基金會國際論壇

2010藝術基金會國際論壇

2010藝術基金會國際論壇是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於2010年11月9日開展的一項公益活動項目,是中國首次以藝術基金會發展為主題,建立國際交流平台的世界級高端論壇——“2010藝術基金會國際論壇”(Global Forum of Art Foundations)。

項目介紹

2010藝術基金會國際論壇於2010年10月28至30日在中國北京舉行,本論壇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主辦,由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北京大學協辦。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比利時德國韓國法國、港台地區和大陸多家知名藝術基金會代表,及中外相關領域專家出席。
活動圖片活動圖片

項目主題

“全球化下的溝通和協作”

項目討論

•各國基金會的發展狀況,所面臨的挑戰,以及解決方法

•藝術基金會如何在開發中國家支持和促進藝術教育和藝術事業的發展

•如何促進藝術基金會跨地域的溝通和協作

論壇流程

論壇流程/ForumSchedule

(一)10.27:迎接參會代表(地點:華僑大廈)/Reception

(二)10.28:公開論壇(地點:中國美術館,北京貴賓樓飯店)/PublicForum

(三)10.29:閉門討論(地點:故宮,中國國家畫院,白家大院)/PrivateDiscussion

(四)10.30:“藝術北京之旅”(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798,黑橋)/“Art·Beijing”Tour

論壇演講資料

論壇演講資料/ForumSpeeches

1.美國藝術基金會概況(英文)/OverviewofUSArtFoundations

2.歐洲藝術基金會概況(中英文)/OverviewofEuropeArtFoundations

3.中國大陸藝術基金會概況(中文)/OverviewofMainlandChinaArtFoundations

4.韓國藝術基金會概況(英文)/OverviewofKoreaArtFoundations

5.台灣藝術基金會概況(中文)/OverviewofTaiwanArtFoundations

6.德國藝術基金會概況(英文)/OverviewofGermanyArtFoundations

7.數位化年代和非營利機構(英文)/TheDigitalFuture&CreativityinCivilSociety

8.境外基金會在中國的法律規則簡析(中文)/PracticalGuidanceforOffshoreNPOstoOperateinChinaEffectively

項目內容

通過對以上問題細緻深入的對話討論,達到了論壇的目標:實現國內外藝術基金會在營運、資金、項目等方面的交流、互動、對接與協作,尋找出更好地推動藝術基金會在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藝術的對外推廣的可能性。
公開論壇於10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先生主持,在京各基金會及社會人士100餘人出席。會議聽取了世界各地的基金會代表對所在地的藝術基金會運作情況的綜合報告。
美國蓋蒂基金會(GettyFoundation)代表AntonieWilmering先生報告了北美藝術基金會的發展情況和運作方法。美國的基金會制度和其稅收制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鼓勵了基金會的高度發展。Getty基金會在過去的20年中支持過5000人和180個國家的研究所的學術項目,包括對中國敦煌的研究和中國漢畫資料庫的調查和建立。他們的培訓中心和教育中心承擔著相當於一個研究所的角色,在基金會論壇舉辦之時,中國文化部的代表團正在Getty基金會商談中國的文物修復和保護的問題。世界上最大的美術史研究文獻資料庫也是由Getty資助和主持編輯多年。目前Getty正式工作人員近1200人,並且有一個洛杉磯最為漂亮的博物館。
第二個發言的是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的老院長MichelBaudson先生(同時也是比利時“青年與造型藝術”組織的負責人),他就歐洲基金會的發展情況及其各類基金會的分類和性質做了條分理析的報告,並且就基金會在文化中的不同角色和可能的作用做了理論性的說明。因為歐洲的藝術贊助主要來源於政府,所以和美國的情況又有很大區別,但是如何運作一個基金會,使之成為對於藝術教育有效的資助者,這正是老院長著重介紹的問題。
中國基金會中心的創建者、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秘書長商玉生先生首先就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歷史和現狀進行了梳理。目前,公民社會有較強的官方色彩,民間機構所占比例很低,而其中基金會只占民間機構的極小部分,藝術基金會的力量則更加微弱。但由於中國已經將文化發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可以預見藝術基金會的前途將會很寬廣。商先生還介紹了近期對於民政系統登記註冊的非盈利的中國藝術基金會的調研結果,包括藝術基金會的地域分布、組織細節、資金來源和業務範圍等。
法國基金會中心負責人Durfort女士介紹了法國基金會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包括政府對基金會的治理,基金會如何傳承創建初衷,如何保持自治權和合法性,如何選擇性的接受捐助,並提出應該在一定範圍內設定較為通用的基金會管理條款或管理體系。
韓國錦湖亞洲文化基金會副主席朴康子女士介紹了韓國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和錦湖亞洲文化基金會的現狀,主要介紹了基金會的資助範圍。
台灣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先生的報告,包括了台灣基金會相關的法律規定和藝術基金會的發展歷程,介紹了八十年代末以來台灣藝術基金會的發展背景,並以實例的方式展示了台灣幾個主要藝術機構近期開展的項目,也提出了目前面臨的問題。
最後是英國的中國藝術基金會的負責人菲利普·道得的報告。中國藝術基金會致力於三個方面:在全球背景下推進中國當代藝術被理解和接受;在數位化時代採用新的方式傳播檔案、資料、藝術品;依託現有的數位化傳播技術,在藝術品保護、品牌打造、市場行銷、博物館管理等方面培養人才。
公開論壇當天,在發言嘉賓的報告之後,分別在上下午進行了兩場圓桌討論。比利時青年與造型藝術組織負責人、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名譽院長MichelBaudson先生、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秘書長商玉生先生、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駐中國代表姜斐德教授、亞洲藝術獎論壇負責人徐真錫先生、法國基金會中心負責人Durfort女士、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孟海東先生、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女士、民生現代美術館負責人郭曉彥女士和李峰先生等出席了上午的圓桌討論。與會代表就上午的發言繼續討論了幾個問題,包括稅法制度是否可以改善,是否可以提供類似於美國的減免稅等優惠政策以扶持基金會的發展,法國的藝術基金會對遺產傳承保護和文化藝術發展的推進,中國政府設立的基金會所發揮的作用,如何利用基金會來支持藝術專業上最需要幫助和藝術發展中最關鍵的地方,以及如何推進藝術教育活動和藝術策劃活動等。
下午的圓桌討論著重討論基金會對於當代藝術的關注。中國藝術批評基金的建立者賈方舟先生、美國Getty基金會代表AntonieWilmering先生、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女士、韓國SBS廣播媒體睦濬均先生、思班藝術基金會創建者陳展輝先生、上海王小慧國際藝術基金會籌委會代表王彩輝女士、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楠楠女士、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先生等分別發言。大家討論了基金會在推進當代藝術(包括當代藝術批評)中的作用,如何推進當代藝術的傳播、促進理解和接受,如何能夠進一步地增強每一個人作為個體和藝術之間更緊密的關聯等問題。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執行秘書長、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先生主持了圓桌討論。
閉門會議於10月29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與會代表就合作問題進行了密切地磋商。會議還專門邀請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女士作了專題報告《境外基金會在華活動法律規則簡介》,介紹中國大陸與基金會相關的法律法規、稅收政策和計稅方法等,受到境外基金會代表的高度關注。論壇第三天代表們參觀了中央美術學院、798藝術機構和黑橋藝術家工作室。
此次論壇還公布了《中國藝術基金會發展報告》(中英文),這是中國自1981年成立第一家基金會以來30年中第一個對藝術基金會的整體性調查和研究。
藝術基金會在中國是新生事物,“2010藝術基金會國際論壇”在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成立20周年之際召開,無疑促進了中國藝術基金會總結自身情況,搭建國際交流的平台,以期使藝術基金會的管理與運作跟上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

項目編號

2KZ70878

項目所屬機構及其介紹

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於1989年8月由吳作人先生親自創建成立,是中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獨立運作的名人藝術類非公募基金會,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全國性非營利的民間公益機構。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在其20年的發展過程中,秉持“中國的眼光現代的立場”,以致力於推動中國美術事業和當代藝術創作的發展,促進全球化時代中國藝術和世界藝術的研究與交流為使命,關注中國藝術創作、中國藝術批評、藝術史研究、中外藝術交流、藝術教育、藝術管理和社會公益等七大領域,匯聚了美術界、藝術批評界、學術界、教育界、美術館界、藝術家群體、藝術市場、非盈利行業等多方面的資源和人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