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就業藍皮書

這本藍皮書本身由麥可思公司為核心推出的成果,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6月9日出版。對2008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收入、就業流向、工作能力、求職、就業與教育公平、自主創業、讀研與留學、高考志願填報、大學畢業生的滿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因此對以後的招生和就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

(圖)發布會現場發布會現場
(圖)2009年就業藍皮書2009年就業藍皮書

統計研究數據表明,2008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約為86%,比起200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下降了1.5個百分點;2008屆211院校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為89%(非失業率90%),非211本科院校為87%、高職高專為84%;而2007屆半年後就業率211院校為93%(非失業率94%)、非211本科院校為90%、高職高專院校為84%。其中,2008屆大學畢業生約三分之一的就業是在畢業後半年內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中國2008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為559萬,其中大學畢業生總數約為529萬(本、專),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08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就在國內外讀研究生的人數21.43萬,畢業半年後的就業人數達到約434萬人。在畢業半年後的73.56萬的失業大學畢業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萬人還在繼續尋找工作,有5.46萬人無業但正在複習考研和準備留學,另有16.51萬無工作無學業沒有求職和求學行為者(即所謂的啃老族,該報告中定義為待定族)。

2008屆本科畢業生的收入明顯下降,211院校的畢業生半年後的月收入是2549元、非211本科院校為2030元、高職高專為1647元,而2007屆大學畢業生分別為2949元、2282元、1735元,2008屆平均月收入下降幅度為14%、11%、5%,本科畢業生收入下降特別明顯。2008屆本科畢業生的半年後月收入經濟學大類最高、醫學類最低,高職高專是公安大類半年後月收入最高、醫藥衛生大類半年後月收入最低。

2008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專業大類是工學和管理學,最差的是法學和哲學,高職高專就業率最高的是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最差的是旅遊和文化管理大類。2008年畢業半年後仍未就業人數最多的十個本科專業失業人數為10.75萬人,占了本科失業量的35.9%,其中有八個專業同時也是2007屆畢業生失業人數最多的專業: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工程、會計學。

畢業半年後仍未就業人數最多的十個高職高專專業失業人數為14.67萬,占了高職高專失業量的34.2%。其中七個專業同時是2007屆畢業生失業人數最多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商務英語。

此外,2009年就業藍皮書還指出,2008屆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濟南、蘇州;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成都、鄭州、青島。

特點

第一,麥可思公司對大學生的就業調查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就是提供了教育、決策的信息技術,因為迄今為止有相當多的教育決策的科學性都是非常明顯的。建立在一個大樣本的基礎上,從需求出發來改進我們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培養,這是非常有價值的開拓性的事業。

第二,關注高等教育質量。我們從市場和就業的實際情況來認識就業的指標,第一個是學科專業的結構,它的失衡非常明顯,結構性的失衡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基本問題。第二個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這個調查之前很難提供,沒有恰當的工具揭示這一條,現在很清楚。近三年的時間都揭示了一個基本事實,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評價最主要的並不是專業技能,因為大部分的企業都要進行再培訓,最重要的是價值觀,你有沒有基本的工作態度。第二位是基本工作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理解判斷能力、說服能力等等,這些是遠遠比專業技能更為重要。但是在我們的培養過程中,應該說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現在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第三,關注教育公平。就業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出口,這個調查也增加了就業公平的緯度,使我們認識到弱勢群體不僅在入學機會上面臨很大的障礙,在就業問題上同樣需要更多的關注。

意義

這次的《就業藍皮書》和麥可思公司的研究成果是第一次從需求段來反映這個情況。它具有歷史意義,也是代表在未來高等教育和大學生培養的方向上,我們越來越應該重視對需求的了解,這樣才可能對整體市場的把握、資源的投放有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

《就業藍皮書》和其他的藍皮書有很重要的不一樣。大部分出版的藍皮書是由多項研究成果組成,而這項研究成果是由一個系統方法所產生的成果。大家現在都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很重要的就是系統科學的指標體系、全面準確的數據,以及精準、客觀的解讀。如果站在這幾個角度來說,這本藍皮書不一樣的就是,第一它的體系非常完整,而且國際上的體系是具有可參照性,同時它的數據非常翔實。這次調查有22萬多份有效樣本。在這個領域中,大概是全國首次有這么大規模的調查。

對這樣一個成果的認識、運用,包括前期有幸能夠接觸到這個成果的各方面人士,它不僅僅是教育系統類的成果,它是一個從產業界、教育界、研究界等各個方面來說,大家都非常關注,得到了很高的認可的成果。 很重要的是透過它讓大家認識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不僅僅是對整體的需求情況有很好的把握,每個具體的大學和每個具體的教育單位也可以用類似的體系來參照,對自己在市場供需上所進行的表現和未來的發展有更好的度量和把握。

評價

這是社科文獻出版社第一次以就業為主題出版的藍皮書,也是第一份基於科學的數據調查、藉助於統計學和勞動經濟學的科學體系來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報告,更是一個結果評價的研究系統。就業藍皮書基於麥可思公司對2008屆大學畢業生的調查研究撰寫,該研究抽樣達到44.4萬人,回收有效問卷21.8萬份,對2008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收入、就業流向、工作能力、求職、就業與教育公平、自主創業、讀研與留學、高考志願填報、大學畢業生的滿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

作為一個社會非盈利的、第三方的研究機構,麥可思公司能夠從需求出發,從受教育者自身出發,從以勞動力市場供求為主,參照做得調查研究的報告具有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