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 中國鳥(T)

郵票圖案

2008-4 中國鳥(T)2008-4 中國鳥(T)

郵票信息

志編號 2008-4
版別 影寫版
名稱 中國鳥(T)
全套枚數 6
發行日期 2008-2-28
全套面值 7.20元
全套售價 7.20元
發行機構 國家郵政局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 曾孝濂
責任編輯 史淵
整張規格 144mm×170mm
整版枚數 6
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防偽油墨、螢光噴碼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6-1 台灣藍鵲 1.20 30×40 P13.5×13 1099.17
6-2 藏鵐 1.20 30×40 P13.5×13 1099.17
6-3 黃腹角稚 1.20 30×40 P13.5×13 1099.17
6-4 黑額山噪鶥 1.20 30×40 P13.5×13 1099.17
6-5 紅腹錦雞 1.20 30×40 P13.5×13 1099.17
6-6 白尾地鴉 1.20 30×40 P13.5×13 1099.17

郵票介紹

鳥是人類的朋友。這套郵票發行的鳥類,都是中國特有種。2002年曾發行過R31《中國鳥》,因此,這套特種郵票的一些鳥,已經出現過。
第1圖【台灣藍鵲】為台灣地區特有,與烏鴉同屬鴉科,叫聲同樣沙啞,羽色卻與烏鴉迥然不同,亮麗無比。頭、臉、頸、喉、胸都是黑色,黃色的眼珠包圍黑色的瞳孔,鮮紅色的鳥喙、雙腳,身體上半部可目視處及下半部的腹部呈鮮藍色,尾下覆羽則為白色,有十二根尾羽,最長二羽為藍根白尾,其於為黑根白尾,左右對稱。尾羽長占了總體長的三分之二,飛行時總以直線前進,非常優雅高貴。已從台灣西部的過伐低地上消失,但在海拔300~1200米有林山地並不罕見。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第2圖【藏鵐】屬小型鳴禽。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此鵐以具有特殊的鮮紅栗色背部,及上胸的黑帶與下胸的純灰色等形態特徵,與其它各種鵐顯著區別。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青海、昌都北部瀾滄江上游一帶等地,主要生活於高山草甸、草原和灌叢,常棲於青藏高原山柳灌叢地帶。為中國特產種。分布於青藏高原青海南部扎多、曲麻萊、東南部河南縣,西藏昌都地區北部瀾滄江上游。被列為稀有種。
第3圖【黃腹角稚】別名角雞、吐綬鳥,是中國特產的一種鳥,主要分布於浙江,在福建、廣東、湖南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類植物的果實。目前,中國唯一的黃腹角雉保護地為烏岩嶺。全長約50(雌)~65(雄)厘米。雄鳥上體栗褐色,滿布具黑緣的淡黃色圓斑。頭頂黑色,具黑色與栗紅色羽冠。飛羽黑褐帶棕黃斑。下體幾純棕黃,因腹部羽毛呈皮黃色,故名“黃腹角雉”。有翠藍色及朱紅色組成的艷麗肉裙及翠藍色肉角,於發情時向雌鳥展示。雌鳥通體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黃及白色細紋,上體散有黑斑,下體多有白斑。黃腹角雉棲息于海拔600至2000米的亞熱帶針闊混交林內。棲息地內全年濕潤溫暖,年平均氣溫約15℃,年平均相對濕度80%以上,年降雨量約2000mm。黃腹角雉為我國特產鳥,易驚,不易飼養和繁殖。早自梁、唐以來就為古人所記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第4圖【黑額山噪鶥】為畫眉亞科噪鶥屬。其體型、羽毛似畫眉鳥,但它嘴前的鼻須較長,呈黑褐色,並明顯地遮著前額。其雌雄在外形上差別不大。不喜遷徒,在林下灌木叢或矮竹中小群活動,以各種昆蟲、植物種子為食,為雜食性鳥。其鳴叫婉轉動聽,如同畫眉鳥。其數量很少,僅分布在甘肅南部人跡罕見的地方,不易發現。近年來,中國鳥類專家在它的棲息地進行了研究,並拍到了照片,利於對其進行保護。
第5圖【紅腹錦雞】為雞形目稚科錦雞屬。雄性羽色艷麗,雌性素淡清秀。喜歡奔走,不擅飛行,多聚居在矮樹或竹林中覓食,以蕨菜、豆類、菜籽及蠕蟲、昆蟲等為捕食對象。夜間飛竄到樹上棲息,但巢卻築在草叢或亂石堆中。主要分布在我國秦嶺山脈,青、甘、陝、川、貴、黔以及湖南湖北也有分布。18世紀輸入歐洲,受到喜愛。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第6圖【白尾地鴉】俗稱“沙喜鵲”、“沙漠鳥”,是雜食性鳥類,也是新疆唯一的特有鳥類。全世界只有4種地鴉,分布區域僅限於中亞地區從伊朗至蒙古一帶。新疆是地鴉屬的發源地,全世界4種地鴉中有2種分布於中國,而這2種地鴉的模式標本產地都分別採集於新疆的莎車縣和巴楚縣。體小(29厘米)褐色地鴉,嘴向下彎,具紫黑色短寬冠羽,頰及喉偏黑,眼先、眼圈、頭側及頸部皮黃,翼覆羽黑色而具紫色輝光,飛羽大多白色,羽軸及羽尖近黑。棲居荒漠灌叢及多灌木的荒野。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但也停棲於灌叢。白尾地鴉屬小型鴉類,其體羽毛呈沙褐色,嘴鋒較長,並稍向下彎曲,具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蓋,極其適應荒漠乾旱及多塵暴的環境;翅短而圓,很少長距離飛行;遇見人時,能發出“嘀、嘀、嘀”的鳴叫。它只出現在鬆軟的沙質地面上,腿長而強健有力,善於在沙地上奔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