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30日

1961年10月30日

試驗開始那天,圖—95以最快的速度(亞音速)離開了投彈地點,並在氫彈爆炸前飛出了350公里。 在爆炸地點,厚23米、直徑為150~200公里的冰塊被融化。 如果這種氫彈發生爆炸,海嘯將掀起高達1公里的巨大海浪。

大事記

(圖)蘇聯第一顆核子彈,它與超級氫彈形狀類似蘇聯第一顆核子彈,它與超級氫彈形狀類似

1961年10月30日 ,中共中央在轉發東北局、西北局、江蘇省委、廣東省委關於實行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和貫徹執行大包幹辦法的四個檔案的同時,發出《關於當前農村工作的幾點指示》。

1961年10月30日 蘇聯進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試驗:氫彈被裝進了一架圖—95戰略轟炸機。然而,問題接踵而至,轟炸機如何在氫彈爆炸前及時離開殺傷區?氫彈最後決定將在距地面2.5公里高空爆炸,圖—95將在最高爬升高度15公里處投下氫彈,在氫彈爆炸前機組人員只有17分鐘可以逃生。試驗開始那天,圖—95以最快的速度(亞音速)離開了投彈地點,並在氫彈爆炸前飛出了350公里。爆炸後發出的耀眼紅光直刺駕駛艙。所幸的是,機組人員已事先戴上了墨鏡。飛機風馳電掣般地繼續逃逸,可是衝擊波來勢更快。它將飛機一會兒拋上,一會兒拋下。身後形成了一個新地島居民誰也未曾見過的令人失魂落魄的蘑菇雲,迅速膨脹並盤鏇上升,直入大氣層。在“阿爾扎馬斯—16”博物館有一部紀錄這次爆炸情形的新聞紀錄片,至今沒有同觀眾見面。

在爆炸地點,厚23米、直徑為150~200公里的冰塊被融化。參加試驗的人躲在8 00公里遠的地下室里,就這樣他們也感覺好像被拋了起來,他們聽到了一聲威力強大的悶響,令人心驚膽戰,以為世界末日來了。放在爆炸地進行試驗的工事消失得無影無蹤。坦克炮塔被毀,帶著彎曲或折毀的殼體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爆炸地還放置了做試驗用的動物,但負責試驗的人不忍心談起它們的情景。

“阿爾扎馬斯—16”試驗室還研製過當量為10億噸梯恩梯的氫彈。如果這種氫彈發生爆炸,海嘯將掀起高達1公里的巨大海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