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7

基本資料

化學名稱: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
CAS號:[139-08-2]
分子式:C23H42ClN
結構式:
[C14H29N(CH3)2-CH2-C6H6]CL
相對分子質量:368.11

性質:

1427為結晶,熔點62~63℃,易溶於水和乙醇,不溶於苯和醚等有機溶劑。商品形態常見50%的水溶液。該產品是常用的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主要用做殺菌消毒劑或殺菌滅藻劑。

商品形態:

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商品主要有98%的固體和50%的水溶液。50%商品形態的質量指標:

項 目 指 標
外觀 無色或微黃色膏狀物或固體
活性物含量,% ≥50.0
游離胺含量,% ≤2.0
pH值(10%水溶液) 6.0~8.0

用途:

1427為無色或微黃色膏狀物,在水中離解產生陽離子活性基團,具有殺菌、乳化、抗靜電、柔軟等性能。可以任何比例溶於水和乙醇中,可與陽離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染料同浴使用,忌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或助劑配用,對弱酸鹼穩定,不宜在100℃以上長時間加熱。本品接觸皮膚時有輕微脫脂作用,但無害;常溫時有結晶析出或成膠狀物,但不影響質量,溫熱攪勻即溶解。廣泛用於石油、化工、輕紡、機械、冶金和電力企業的工業循環水系統的殺菌滅藻。
廣泛用於石油、化工、輕紡、機械、冶金和電力企業的工業循環水系統的殺菌滅藻。
在工業循環水處理中常用作殺菌滅藻劑、黏泥剝離劑和系統清洗劑。在工業循環水系統使用時,一般每一周或兩周投加一次,每次投加量為40~100mg/L,採用衝擊失投料;在用於系統清洗活黏泥剝離時,可以加大藥劑用量,如採用100~200mg/L的用量,投加後應停止排污,一般情況下要產生泡沫,應投加消泡劑,當循環水中濁度達到最高值時,大補大放循環水到濁度降低到控制值。

毒性與防護:

1427可刺激皮膚並嚴重刺激眼睛,小鼠經口LD50(1100±226)mg/kg(24h),(720±181)mg/kg(7d),操作時要帶防護用具,一旦接觸皮膚,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生產技術:

1427的生產方法,通常是兩步法,第一步合成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第二步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與氯化苄反應生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為了簡化工藝步驟,工業上通常直接採用第二步作為生產工藝。

客運列車

1427次列車
車次 始發-終點 發時-到時 車型 運行時間 里程 速度
1427 北京西-安慶 13:38-06:10 慢車 16小時32分 1272公里 120KM\h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