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米中距離跑

1000米中距離跑

1000米中距離跑屬於中跑項目,其最早的正式比賽是1847年11月1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比賽,英國的利蘭(John Leyland)以2分01秒的成績獲得800碼跑冠軍。奧運會比賽項目男、女均為800米跑和1500米跑,其中男子項目1896年列入;女子800米跑1938年列入,1500米跑1972年列入。田徑運動中的中距離跑一般認為包含有800米,1500米這兩個奧運會正式項目,其餘還包擴1英里跑等非奧運項目。

1000米中距離跑1000米中距離跑
1000米中距離跑屬於中跑項目,其最早的正式比賽是1847年11月1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比賽,英國的利蘭(John Leyland)以2分01秒的成績獲得800碼跑冠軍。奧運會比賽項目男、女均為800米跑和1500米跑,其中男子項目1896年列入;女子800米跑1938年列入,1500米跑1972年列入。 田徑運動中的中距離跑一般認為包含有800米,1500米這兩個奧運會正式項目,其餘還包擴1英里跑等非奧運項目。中距離跑作為運動比賽項目的技術,據已有資料看來大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屬於中距離跑。少年的中距離跑項目是:男子800米、1500米,女子400米、800米。

中長距離跑

1000米中距離跑1000米中距離跑
中長距離跑是中距離跑和長距離跑的合稱,男女800米、1500米屬於中距離跑。女子3000米、男女5000米、10000米以上為長距離跑。中長跑不僅能改進和增強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還能培養刻苦鍛鍊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對人體機能有著深刻的影響,是中國小課餘訓練和廣大中老年朋友健身鍛鍊時採用的主要項目。

跑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活動技能。人從小時學會走,緊接著就學會了跑。人人都能跑,但是,跑得快而持久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因此,要掌握合理的跑的技術,正確的練習方法。

中、長距離跑作為運動比賽項目的技術,據已有資料看來大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中距離跑和長距離跑的合稱。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屬於中距離跑;男子5000米、10000米和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屬於長距離跑。少年的中、長距離跑項目是: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女子400米、800米、1500米和3000米。

中、長跑距離是發展耐長久的項目,長時間的連續的肌肉活動,是這個項目的特點。它一方要求儘量減少能量的消耗,維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據比賽的情況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運動員在跑的全程中,正確地掌握技術和合理地分配體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跑得輕鬆協調,重心移動平穩,直線性強,有良好的節奏;要儘量提高肌肉用力和放鬆交替的能力,既講究動作效果,又注重節省體力。這些要求,跑的距離愈長,它愈顯得重要。

各種距離跑的技術,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於距離的長短和跑的強度不同,所以在跑的技術細節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體能要求

1000米中距離跑1000米中距離跑
身體特性: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是中距離跑運動員的身體特性。大家知道,成功的中距離跑運動員的快肌和慢肌纖維數量的比例大約是50:50,有5%--10%的運動員不成此比例,例如理想的800米選手快肌和慢肌的數量比為60:40,1500米選手快肌和慢肌的比例是40:60。一名優秀中距離跑運動員的快肌和慢肌纖維的數量比在60:40或40:60之間變化。

那么怎樣知道運動員的肌纖維類型。大學教練員把運動員帶進生理實驗室,做肌肉活組織的檢測。當然,這可能對你不起作用。因為這個原因,重點放在縱跳測試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縱跳測試:想確定什麼樣的條件適合中距離跑這個項目,縱跳測試是一種既簡便又十分準確的測量。讓身材較好的運動員每人抓住一根粉筆,平站在牆邊,儘可能的往上伸展,並在牆上做標記,然後讓運動員從站在地板上的位置開始,向上跳起,並在原來的標記位置上方做新標記。連續這樣做3次,測量原標記高度和跳起後標記的高度之間的距離,然後取平均高度數值。

確定了測試結果後,把運動員分組,兩標記之間距離最大的那組運動員,可以練短跑,中間距離那組運動員,多數在中距離跑中可取的成功,最小距離那組運動員,則可以從事長距離跑。

這種快速判斷,可不因教練員的選擇標準而改變。而且還是運動員肌纖維類型的好指示器。當然在最後分析中,你要選擇的運動員必須有好的身體靈活性和較快的速度。

綜合訓練

一、呼吸:
1.用鼻子同時呼吸,舌頭頂上顎,讓空氣從舌頭兩側通過,可以濕潤空氣,也避免涼空氣直吹嗓子
2.跑步一般是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者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步子:1000米跑步子大小都無所謂,你怎么習慣就怎么跑,不要輕易改變。
二、跑步機:可以在跑步機上做些有氧練習,速度不要快,但至少要跑20分鐘以上,少了沒有太大的意義。
三、熱身運動: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壓腿、壓腰、轉體、抻肩等活動,將相關的關節韌帶肌肉都活動開。
3.做2、3個30米的加速跑。(以上內容在比賽前20分鐘做完。)
4.上跑道後做幾次原地的縱跳,提高一下興奮。
5.這段時間要注意保持體溫,不要使身體涼下來。
四、服裝:只要適合運動就可以但不要穿的太多,多了出汗後粘身體邁不開腿,注意跑步後要立即穿上保暖的衣服,有條件可以將潮濕的內衣換掉。
五、飲食:
1.運動前30分鐘喝一些高濃度的葡萄糖水(葡萄糖是單糖可迅速消化吸收直接作用於肌肉),不要喝其他飲料,口渴可喝白水,運動前30分鐘之內不要吃任何食物。切記!!
2.考試當天絕對不能吃朱古力等甜食,吃了比賽時嗓子會發粘。
六、贈送: 對普通學生來說獲勝往往取決於自身的毅力、必勝的信心,你累她也累,關鍵是誰狠!誰堅持住誰就會笑到最後。

具體訓練方法:

1000米中距離跑1000中距離跑
作為中距離跑的運動員應具備較高的速度耐力水平,以高速跑完全程的能力。從生理學角度講 ,該項目屬於極限下強度。在比賽中運動員血液中血乳酸會大量增加,氧債,最大吸氧量及肺活量等生理學指標都表現出較高水平。從而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很高的耐血乳酸能力和強有力的心肺功能。
針對以上問題,接下來就介紹幾種中距離跑的訓練方法:
(一)勻速長跑。長時間快節奏越野跑,是發展機體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這種跑開始會感到缺氧。因此,它既是發展機體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發展機體無氧能力的手段。
(二)間歇練習。能夠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和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其休息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採用走或慢跑的形式。間歇練習比持續練習能使人完成更大的運動量,且鍛鍊的方式有所變化。
(三)法特萊克。是瑞典名詞,意為速度運動,是一種與間歇練習相近的長距離的鍛鍊方法。一般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空氣新鮮的地形,地勢變化多端,可以很好的調節鍛鍊者的心情,有利於消除由於動作單調,環境單一所造成的枯燥感和精神疲憊,能提高鍛鍊效果。主要以變速越野跑遊戲的形式,採用快跑,慢跑,間歇跑,變速跑等不同強度的跑和越野走相結合的一種鍛鍊手段。鍛鍊者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時調節鍛鍊的負荷:一般每次鍛鍊的時間可掌握在30分鐘左右。“法特萊克”的地點比較隨意,可減少枯燥感。
(四)綜合練習。是由幾種不同的鍛鍊內容組成,如慢跑,騎腳踏車,徒步,爬山,游泳等防止身體單一練習的枯燥感及過度疲勞症。
上述是一些較為基本且容易掌握的訓練方法,但是 中距離跑是一項強度和訓練量很高的運動,所以在此,特列出一些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第一,準備活動。無論那項運動,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的環節。準備活動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訓練的效果,而且可以將運動中的受傷率降為最低,望大家重視。
第二,循序漸進。在中距離跑練習中,沒有一定的量和強度是不行的,而大多數學生中距離跑基礎較差,如果時間短,運動負荷增長太快,學生身體會不適應,心理就會對中距離跑產生畏懼感,從而打消了積極性。增加運動負荷的時間持續長,練習過程中就會逐漸適應。
第三,要學會利用晨脈和運動心率來判斷自己的疲勞程度,從而更好的安排訓練強度。
第四,,整理活動。每次鍛鍊後都應有整理活動,它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血液的回流心臟,以避免血液過多分布在上肢和下肢而造成頭暈等,整理活動還以減輕劇烈運動後的肌肉酸痛感,使運動疲勞更好的恢復。
中距離跑是一項艱苦的項目。

思想訓練

1000米中距離跑1000米中距離跑健將思想訓練
訓練指導思想:我們必須經常預防訓練過多消耗運動員的比賽熱情。有些運動員以訓練課為中心,因此把訓練課看的比實際比賽都重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必須把運動員各方面情況記下來。人的個性具有多面性;身體方面、心理和情感方面以及精神方面。正確的訓練計畫必須包括對手這方面的情況。

訓練本身是多方面的。每個人都能戲劇性地提高他的跑速爆發力、靈活性、耐力、力量和自信。要考慮到如果對手的這些素質提高后結果是什麼。最後,在多數的身體活動中,中距離跑訓練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來自專項訓練,來自包括所有供能系統的訓練,來自傳授頑強的道德品質和比賽精神的教練。名將之約獨家整理,轉帖請註明出處

生理方面:生理方面不僅包括正確的訓練,而且包括理解比賽以及比賽特有的戰術。當制定比賽戰術時,應考慮下面幾點;

●比賽距離

●你所了解的比賽對手情況

●比賽外觀條件

●天氣

●最近的身體狀態

●對手的訓練水平

●個人能力、力量和弱點、包括步頻的判定和領跑或跟跑能力

●比賽中參賽選手的人數

提醒你的運動員應該注意;保存40%的體力在賽程的最後1/4部分衝刺。除了特殊情況外,一般不要領跑,除非另有所圖。你可能希望增加步頻,或減小步頻,或想得到戰術上的位置。如果你不領跑,保持跟跑是很關鍵的。跟跑要根據你有效的步長和可信賴的移動距離。名將之約獨家整理

另一個訓練的關鍵因素是恢復和正確的休息(消除疲勞)。當進行大負荷訓練後,身體一定需要充足的恢復,以便達到更好的身體素質水平。不能充分恢復可能導致體力衰竭、受傷或生病。

心理和情感方面:在訓練的心理和情感方面,運動員必須有一個訓練計畫或你們想要跑的線路圖。他們提供即時訓練,短距離、中距離和長距離訓練。記住;制定的目標越高,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越大。

集中注意力是一種重要的能力,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訓練中完成的能力是取得最後成功的關鍵。如果運動員不具備這種集中注意力在設定的比賽(或訓練)任務上的能力,那他們將是在浪費以前學習過的技巧。

精神方面:精神方面的訓練,是要確定運動員的那種捉摸不定的特質,如;勇敢、願望、信念、自信和責任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往往在比賽的前4分鐘賽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大腦而不是身體。鄙視轉帖不註明出處

運動員的精神因素最終體現在比賽中,精神因素決定了運動員能否在重大比賽中控制自己。在所有特質中,這種精神多是在內部產生的。運動員必須具有表現其特性的內在素質。這方面也可以通過熱情、情緒、先前成就的鼓舞和憧憬未來獲得。這種精神是不斷的通過運動員從他身邊獲得的能量來支持的。理解這種精神,它是可以提高和改進的。正確的信念和良好環境能夠提高周身的精神力量。

技巧訓練

1000米中距離跑1000米中距離跑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鐘,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準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
[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繫,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摺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摺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儘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
(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
(3)下坡跑練習。
(4)順風跑練習。
(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訓練方法: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覆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遊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相關知識

1000米中距離跑1000中距離跑
中長距離跑是中距離跑和長距離跑的合稱。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屬於中距離跑;男子5000米、10000米和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屬於長距離跑。

中長距離跑是發展耐長久的項目,長時間的連續肌肉活動,是這個項目的特點。它一方面要求儘量減少能量消耗,維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夠根據比賽的情況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運動員在跑的全程中,正確地掌握技術和合理地分配體力是非常重要的。中長距離跑要求跑得輕鬆協調,重心移動平穩,直線性強,有良好的節奏;要儘量提高肌肉用力和放鬆交替的能力,既講究動作效果,又注重節省體力。跑的距離愈長,這些要求愈顯得重要。各種距離跑的技術,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由於距離的長短和跑的強度不同,所以在跑的技術細節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賽界名人

男子1500米3分26秒00 摩洛哥選手奎羅伊1998年7月14日在在義大利羅馬創造
女子1500米3分50秒46 中國選手曲雲霞1993年9月11日北京創造
男子800米1分41秒11 丹麥選手威爾遜-基普凱特1997年8月24日在德國科隆創造
女子800米1分53秒28 捷克斯洛伐克選手克拉托赫維洛娃1983年7月26日在德國慕尼黑創造
男子400米43秒18 美國選手麥可詹森1999年8月26日西班牙塞維亞創造
女子400米47秒60 民主德國選手科赫1985年10月6日德國亞坎培拉創造
男子200米19秒32 美國選手麥可•詹森1996年8月1日在美國亞特蘭大創造
女子200米21秒34 美國選手格里菲斯-喬伊娜1988年9月29日韓國首爾創造
男子100米9.77秒 牙買加選手鮑威爾2005年6月14日希臘雅典創造
女子100米10.49秒 美國選手格里菲斯-喬伊娜1988年7月16日在美國印第安那玻利斯創造

相關詞條

運動
體育
田徑
長跑
中長跑
1500米中距離跑
10000米長距離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