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士弘

龔士弘

龔士弘 生於1924年11月 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但任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基本信息

從事工作

長期從事金屬學及熱處理、金屬力學性能、失效分析基礎、晶體缺陷等課程教學工作。結合教學進行了釩鈦微合金鋼、金屬疲勞、工程結構鋼抗震性能、高抗震建築結構鋼的科研工作。

分析成果

在調查唐山地震遺址及失效分析基礎上,提出建築結構鋼在強震下的破壞屬於高應變低周疲勞。根據大量試驗結果及理論分析,提出了鋼的抗震性能指標:

(1)應變時效敏感性,

(2)韌脆轉變溫度,

(3)可焊性,

(4)強度與塑性的配合,

(5)高應變低周疲勞性能。對現有各種建築結構鋼的抗震性能試驗及目前地震區建築用鋼的調查表明,我國地震區建築用鋼留有不少隱患:應變時效脆性高,韌脆轉變溫度高,碳當量高,強度高而塑性過低或塑性高而強度過低,高應變低周疲勞抗力低。針對抗震性能指標,借鑑國外發展高強度低合金鋼的趨勢,新研製的高抗震建築結構鋼,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94111944.0)填補了國內空白。本世紀全球發生7.8級以上地震19次,死亡近80萬人,其中唐山地震死亡24萬人。以鋼的靜強度作抗震設計選材的依據是不合理的。以高應變低周疲勞性能為主要指標的高抗震建築結構鋼,其性能均高於現有建築用鋼。綜合抗震性能比常用的20MnSi高一倍以上。按等強度代換原則設計時,節約鋼材用量19%;除降低成本10%以上外,更重要的是,建築物在強震下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從而減少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由此獲得的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現正在進行這種鋼材的產業化及推廣套用工作。面向已來臨的新世紀,龔士弘同志決心以無私的工作熱情、更大的工作成就為祖國早日步入世界強國之林,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