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山羊

龍陵山羊

龍陵山羊是在龍陵特殊自然環境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皮肉兼用型地方優良品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龍陵山羊 龍陵山羊

龍陵山羊又稱龍陵黃山羊,它是在龍陵特殊自然環境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皮肉兼用型地方優良品種。軀體紅褐紅,後枕窩至尾根的背線為黑色。適應性強,耐粗放飼養管理。體格大,生長快。龍陵山羊成年公羊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體重分別為:69.83厘米,76.75厘米,88.08厘米,49.04公斤,成年母羊分別為:65.68厘米,72.26厘米,82.19厘米,42.49公斤。龍陵山羊具有生長快、易肥、肉質細嫩、膻味小,屠宰率高,耐熱耐濕力強,板皮面積大、質地堅實、緻密等優點。

生活環境

龍陵山羊 龍陵山羊

龍陵山羊主產於雲南省保山地區龍陵縣位於東經98°52′, 北緯24°36′,海拔平均1851米(683~3763米),為亞熱帶的滇西南中山寬谷亞區地貌類型。全縣亞熱帶面積占20.5%,溫帶占40.7%,高寒山區占38.8%。高黎貢山分兩支貫穿全縣。水源河流東南面有怒江,西北部有龍江。縣內有怒江水系支流蘇帕河、公養河等河流圍繞。由於雲南省屬季風氣候,夏季以後半年常受來自赤道海洋的西南季風和來自熱帶海洋的東南季風影響,水汽來源充足;北高南低的,地勢又利於凝結致雨。龍陵位於西南暖溫氣候的迎風坡,故為雲南西南部四個多雨區之一,年平均降雨量2104毫米。6~9月,降雨量達1607毫米,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6.4%。相對濕度82%。年平均溫度14.9℃(絕對最低溫度為-3℃,絕對最高溫度為29.9℃)。風向多為西南風,最大風力為七級。無霜期234天。個別山區降雪1~3天。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占全縣面積的63.9%;質地以砂壤和輕砂壤土為最多,酸鹼度反應以酸性較多,其次為中性,鹼性較少。壩區以稻穀、玉米、麥類、甘薯為主;山區以洋芋、蕎麥為主。牧場主要有山地草叢草場、混牧林草場、疏林草場等類型。天然牧場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豆科及其它雜草類。

分布範圍

龍陵山羊主產於中國雲南省保山地區龍陵縣的勐冒、平達、象達,天寧、朝陽等五個山區,騰衝的明光鄉也有小量分布。

外形特徵

龍陵山羊頭部、四肢毛為黑色。從枕部有黑色背線直至尾部,其餘全身各部位皆為紅褐色或黃褐色短毛,小種羊為草黃色。公羊多數有須、有角,少數無角,角向上向後生長, 曲扭1—2道彎,額前有一束20厘米長的黑毛,頸項也長有15厘米左右的黑毛;母羊多數有須無角。鼻直,額短寬,背腰平直,胸寬深,腹大充實不下垂,尻稍斜,四肢結實有力,姿勢端正,蹄質堅實呈黑色或棕黃色。皮薄而富有彈性,乳頭對稱,短尾。公羊睪丸大而左右對稱,有雄性,屬細緻疏鬆體質。

生長性能

龍陵黃山羊初生重公羔2.08 ㎏,母羔2.04 ㎏,周歲公羊為33.57 ㎏,母羊為28.55 ㎏,成年公羊為54.64 ㎏,母羊為39.29 ㎏。生長發育較快,周歲、成年公羊體高、體長、胸圍、腹圍分別為60.62 cm、62.75 cm、73.12 cm、78.00 cm和69.25 cm、78.25 cm、87.25 cm、88.25 cm;周歲、成年母羊分別為57.97 cm、61.58 cm、70.65 cm、81.32 cm和65.57 cm、70.94 cm、85.03 cm、92.95 cm,管圍很接近,變化不大。龍陵黃山羊較大多數黑羊( 如雲嶺黑山羊、酉州烏羊、豐都黑山羊等)體格都大,稍比南江黃羊小。

繁殖性能

龍陵黃山羊性成熟早、繁殖率高。公羔3月齡開始表現有性行為,母羔進入4~5月齡出現初情期,半歲為初配適時年齡,一般母羊在半歲後參加初配,公羊1.5 歲後投入配種。妊娠期( 148.22 ±6.37) d,繁殖母羊雙羔率29.69%,三羔率3.12%,常年發情,產羔率為128%。

產肉性能

羯羊成年體重42.6~76.3 ㎏,屠宰率50%~60%,膻味特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