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監獄

龍華監獄,又名“陸軍監獄”,是民國時期上海的監獄。 最初於1913年,由鄭汝成首任淞滬護軍使時成立。當時規模較小,附設於上海縣監獄內。由於地處上海縣城內,離護軍使署(原址在今龍華路2591號)甚遠,解押犯人及管理不便,於1919年在護軍使署的空地上另建一座新的陸軍監獄(系平房,規模也不大)。1926年又作修繕,後一度作為五省聯軍總司令部駐滬軍法處監獄。1927年起改為淞滬警備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龍華監獄。

又名“陸軍監獄”,是民國時期上海的監獄。

1927-1937年間,曾在龍華監獄關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有:彭湃、羅亦農、陳延年、楊殷、趙世炎、陳喬年、林育南、楊匏安、許白昊、楊培生、李啟漢、李求實、胡也頻、殷夫、柔石、馮鏗、王青士、何孟雄、惲雨棠、龍大道、鄭復地、顏昌頤、宣中華、蔡慎真、孫炳文、歐陽立安、張愷帆等。其中不少人最後犧牲於龍華監獄及附近楓林橋畔。

龍華監獄在1937年抗戰中被毀。

為了緬懷先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1988年國務院正式把龍華烈士紀念地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期修復工程(含復建的龍華監獄建築物和烈士就義處)及龍華烈士紀念館於1991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