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森林公園

龍泉山森林公園

龍泉山位於江西省安遠縣城東北郊,古稱鎮山,山腳有古井廉泉,清末山腰建道觀,題名“龍泉山”山亦隨之易今名。 主峰東峰嵊(本地方言讀:ying第四聲),海拔430.6米,峰巔聳拔,秀如文筆,巍然屹立在縣城東方。5439畝高丘峰巒起伏,脊谷逶迤,林茂山幽,古往今來為縣人踏青攬勝、登高懷遠之好去處。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龍泉山森林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

歷史上龍泉山一帶曾有二十餘處亭台樓閣、佛寺道觀,惜毀於戰火,現僅存古井廉泉、龍井尚完好。安遠八景“東峰疊翠”、“古井龍泉”、“濂江夜月”、“無為寺塔”四景在森林公園規劃區內,“熊嶺朝霞”、“南逕長雲”兩景可在公園內遠眺觀賞。
1943年任贛南行署專員的蔣經國先生曾在此避暑工作三個月,並在龍泉山道觀手書“行怡避暑”字匾。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安遠縣委、縣政府決定將龍泉山建設成為風景區,調動全縣人民的積極性,十年投資百萬元,建起了龍泉湖、九曲橋、湖心亭、小拱橋、豐樂亭、龍泉書院,將宋代古塔無為寺塔修葺一新,古塔旁新建一亭一門,使龍泉山、無為塔兩景區初具規模,為龍泉山森林公園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1990年12月14日,江西省林業廳正式行文批准同意建設“江西省安遠龍泉山森林公園”。

地理環境

氣候

龍泉山地處中亞熱帶南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

土壤

土壤主要為發育於變質岩母質上薄腐殖質輕石礫中層紅壤,適宜多種植物生長。

資源

現有植被主要為人造衫木、馬尾松人工林類型。龍泉山經過近十年補植,樹種已趨複雜。截至1990年止,園內已擁有400餘個樹種,分屬於73個科。由於多年實行全封,林內實現了立體鬱閉,森林動物日趨增多,據初步統計,林內有鳥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百種以上。

主要景點

碧湖清影

以龍泉湖靜水為主體,九曲橋橫跨湖面,中有湖心事,水源頭處有一小拱橋。水邊栽以垂柳、桃、合歡、紫薇、木芙蓉等花木。春日水邊垂柳依依,桃花吐艷,夏日湖岸合歡、紫薇爛熳爭妍,秋日芙蓉照水,冬日碧水映照青山,一年四季風景如酉。景聯曰:“鏡上橋亭芸芸客,水邊楊柳依依情。”此景點已經初步建成。

曲廊戲魚

位於龍泉湖上游之東北角,挖土成池,池岸設曲廊,形成封閉空間,與龍泉湖的開闊水面形成強烈對比。池中放養金魚、紅鯉魚,栽幾叢荷花睡蓮,池邊點綴以四時鮮花。鮮花倒映,荷花飄香,與翩翩紅魚相映成趣。景聯曰:“池中紅魚戲綠水,夢裡素荷吐異香。”

深澗流泉

曲廊東隅,原有季節性溪流,設人工小瀑布一處,點綴以自然山石,設機井,乾旱季節抽水進坑,水由瀑布下跌落入魚池,最後流入龍泉湖,仿佛是龍泉湖之源頭。景聯曰,“深澗臨崖險菁菁參天樹,流泉從天落坎坎化彩虹”。待建。

竹翠桃紅

位於龍泉湖至龍泉書院之間,竹翠桃紅中擁一八角重檐亭,題名“豐樂亭”。景聯曰:“竹翠桃紅堪稱人間仙境,花香鳥語勝似世外桃源。”此景點有待完善。

龍泉書院

位於豐樂亭東山腰上,昔為真空教道觀,書院樓建在道觀舊址上,樓前兩側各建四方攢頂亭一個。樓院三面為鬱鬱蔥蔥的林海所包圍,門前一片重瓣弄色木芙蓉,右側一株三尖杉古樹。遊人從龍泉湖經鬱閉的林間小道登臨此地,視線豁然開朗。樓內設閱覽室、娛樂室、樹木標本展覽室等。景聯曰,“千層峻岭無限風情眼前現,百科奇書淵博知識樓內藏”。此景點有待修葺完善。

東峰疊翠

位於公團主蜂東蜂嵊,安遠著名八景之一。峰頂建有衛星地面接收站的電視發射鐵塔,高聳入雲。規劃利用鐵塔為部分骨架建一3層閣形游廓,題名“東峰閣”。峰頂高鞠,:視野開闊,可供遊人極目遠眺。馬鞍山山繹,熊嶺接雲,九龍高峰,縣城全貌,西霞山、石人蟑美景及野遊區的茫茫林海盡收眼底。大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絕頂登高閣,一覽眾山低”之意境。景聯曰:“絕頂登高閣凌霄堪攬月,憑欄賞美景無酒也醉心”。此景點2008年建成。

廉泉雙佳

位於龍泉湖東鍘山窩中,古井廉泉為安遠著名八景之一,素有“第一泉”之美稱,泉水“澄澈清冽,四時不涸”,“儲器旬余,渣滓不起”(《安遠縣誌》),井旁曾有亭,久圯,井上山腰昔有“廉泉庵”,現僅存遺址。規劃重建“廉泉亭”,蒐集關於廉泉的藝文歷史資料,刻於石上,立於亭內。景聯曰:“古泉水清澈千秋佳名廉,新亭客來往萬古藝文豐”。此景點有待進一步完善。

茶莊齋館

位於廉泉西側龍泉湖邊,臨水設一水榭式樓房,清幽恬靜,環境幽雅。樓上設茶座,供遊人品嘗安遠名茶。廉泉水沖泡九龍嶂所戶之九龍茶,其嘯特別醇正清甘,昔為安遠一絕,曾名揚縣內外,南來北往客人都以一飲為快,傳說曾做為貢品進貢朝庭,縣誌上也有九龍名茶“雍正五年取以做貢”的記載,據此題名為“雙貢茶莊”。樓下設齋館,提供各種素食,題名為“歸真齋館”。景聯曰:“廉泉水九龍茶半杯香茗心己醉,往來客四海賓一餐素食性歸真”。為待建項目。

真君福地

即許真君廟,又名萬壽宮。許真君名許遜,晉代汝陽人,曾任四川旌陽縣令,為官清廉,後棄官東歸,在南昌西山定居,其間在疏通河道,避洪驅災,為保衛南昌至波陽湖一帶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江西民眾普遍崇拜的“鎮孽龍”的治水英雄,被尊稱為“江西福神”。安遠歷史上曾三建其廟,香火鼎盛。清代萬壽宮原址位於緊臨公園的安遠一中校園內,大門及正殿毀於七十年代,現僅存後殿,該建築飛檐雕柱,雄偉壯觀,是安遠很有修復價值的古建築。為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不受影響,修復時宜移祀於龍泉湖東南山腰。宮四周栽以蒼松翠柏、銀杏等,氣氛莊嚴肅穆。景聯曰:“修水利鎮孽龍傳為千秋佳話,為官廉愛民深贏得萬世膜拜”。此景點已經建成,一年四季香火不斷,大門有待新建。

西霞夕照

萬壽宮西南方小山包上設一亭,題名‘夕照亭”,亭之西南兩方視野開闊,為觀賞日落於西霞山的晚霞美景及縣城夜色的佳處。景聯曰:“日落西霞夕照美,月罩山城幻夢真”。待建。

天嶄飛虹

位於龍泉湖北側的芙蓉蛺山隘上,該山隘地勢險峻,設一鐵索橋橫跨其上,更添險意。行走其上如臨深谷,可滿足遊人獵險的雅興。此橋也是龍泉山遊樂區與醉香湖遊憩區、森林野遊區的空中聯繫通道。景聯曰:“鐵索凌空連絕壁,閒庭信步勝雄鷹。”為待建項目。

松海聽濤

位於芙蓉峽西,是處植被以馬尾松為主,谷風常見,松濤陣陣如海浪涌潮。長征老幹部黃松林同志慕前設一亭,題名“松林亭”;至高點上設一亭,題名“濤樂亭”。景聯曰:“千頃林海凝畫意,萬壑松濤助詩魂”待完善項目。

通幽洞

龍泉洞西北山窩中設一隧道,全長300米,直通醉香湖遊憩區的百花山莊,為遊樂區與遊憩區之聯繫捷徑。洞內設冷飲室、小賣部。景聯曰:“山高仰止疑無路,洞涼通幽別有天”。待建項目
(以上十三景屬龍泉山遊樂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