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龍舞

龍江龍舞

龍江草龍編織技藝是目前全國最具有地方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表演藝術和工藝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積澱和眾多的手工藝種類,廣泛的社會影響。草龍可長、可短、可粗、可細,除龍骨架用木棍在一頭做鉚,用竹篾外,龍的整體為魚鱗狀,光澤奪目,體現鮮活。揮舞翻轉尤如龍翻騰。由於整體通風透氣,表演時阻力較小,揮舞體現一個“輕”,速度力求一個“快”。老人、小孩、婦女均可揮舞。也可說是一種極好工藝品,在製作工藝上已超過布龍製作藝術。小巧玲瓏,體現了漢水流域山清水秀、回歸大自然的強烈感覺。

基本內容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龍江龍舞的道具以草龍、板凳龍、握桿龍、彩龍(布龍)四大部分組成。現存的有四類十二項不同特點,

..

不同表演方式的龍製作和造形。一草龍。草龍分三種:一是早期人們用柳條編制而成長約五米,直徑十五至二十公分,二人揮舞,頭一人,尾一人手舉二節,大都用來祈雨。二是用龍鬚草(又名鋼草)編制而成。由骨架,長繩(龍鬚草合成)長約11—13米分九節,直徑30公分左右,一般為水患時祈求保佑敬奉揮舞。三是用稻草(上呈糯米草,又名酒穀草)編制而鹹,由骨架,長繩組成,頭尾骨架用竹篾綁紮,長約13-15米,也可長、可短,分七節、九節、十一節,直徑17-30公分左右,一般為喜慶豐年或節日揮舞。
草龍有一種最原始的製作方法就是將糯米草或普通稻草辮在一起,合成粗約13-15公分不等,一般分三股,木棍插入草辮,用繩子固定,揮舞者光著膀子,大多用於寺廟祭祀活動,揮舞要用火把點燃龍頭,邊舞邊著,燃燒完為止,人們稱其為火龍。

..

二、板凳龍:一般由一條三條腿長凳為骨架,腿高約30-50公分,凳面寬10-15公分,長1.2-1.5米,長凳單腿一頭用稻草或竹篾作成籠骨架綁紮成龍頭,中間用稻草綁成起伏的龍身,另一頭(雙腿)用稻草或竹篾作成籠骨架綁紮成龍尾,龍身用紅布裝飾,龍的頭部為一條腿,尾部兩條腿,構成三條腿凳子,三人翻轉揮舞。
三、握桿龍:龍身部分用長1.4丈,粗約20-25公分元木作為龍身,兩頭各用竹篾製作成龍的頭、尾,兩端垂直打孔,豎裝木樁,用於固定表演者之用,中間用竹篾製作成龍的身,固定在長桿上部,外表進行表糊,用顏料繪畫龍身。底座一般有兩種作法,一是二人肩抬行走,常用一根長1.8米,粗8-10公分木槓放在龍身平衡點的下部做為支撐點,抬起後龍的頭尾上下起伏。表演時童男、童女化妝固定在頭尾兩端。二是早期用牛車,後用拖拉機,八十年代以後用汽車做為行走工具,人抬部分改為1.5-2米高架子支撐龍身,表演時可上下起伏,也可旋轉360度,旋轉可快可慢,表演時給人留下驚、懸、奇空中飛翔之感。
四、布龍:布龍(又稱彩龍)頭尾用竹篾木棍編制,釘做成骨架,裱糊、著色,龍身用竹籠長繩四根串起,用各種顏色布料製作而成,一般粗25-38公分,長9--25米,也可長達40多米,分七節、九節、十一節、十三節或更多節不等,但必須是單數。

歷史淵源

龍江系在古“褒國”境內,早在一百二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南鄭梁山龍崗寺與龍江隔江相望,近在千米。詩經《漢廣》中所載的昔漢游女所游之處的漢廟堆就指今日龍江鎮境內的孤山。

..

龍江自古地處漢江,黑龍江(今褒河)環抱之中,夏秋之季,常遇洪澇,乾早之災,故歷史上有敬天畏龍之習。當地敬龍舞龍習俗久遠,製作龍舞道具也隨之應運而生。
龍江舞龍,據鎮內周營村“雙龍寺”內碑文記載,“明初此地敬奉神龍,嘉慶二年修建寺廟”。這裡敬奉神龍與夏禹興起時,這個龍的部族一起“行域外”南征北戰,這個龍氏族又以褒人之神化為二龍,伏羲氏族始終在漢水流域活動著有關。至今,在龍江龍氏家族在三個村存在。位於褒河下游的新營村臨江建有“望江寺”。這充分說明早期人們在這裡已有敬龍舞龍,敬龍祈雨活動,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全鎮近—半村民沿江居住。千百年來,老百姓在這裡繁衍生息,飽經了乾旱和水患的苦難,村莊、耕地被淹沒,人畜被大水吞走,經歷了三年二不收的苦難遭遇。人們沿江修建龍王廟,搭建祭台,供上全豬、全羊、全雞,焚燒香紙,叩拜龍王,乾旱時為祈雨求水,雨淋水患時為祈福保全寧,豐年時為表達感恩之情,年節時為求吉祥福運。轄區尚存敬奉神龍的寺廟,井神廟20餘處。敬龍、舞龍已成為當地民間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村都有舞龍隊伍和製作各種龍舞道具的藝人。
早期舉行祭祀活動以草龍扎制為主。明清時期,沿江村民多以稻草、柳條、蘆葦葉、龍鬚草,布料為主扎制而成,以在寺廟、沿江舉行祭祀活動為主,牽頭由寺廟主持或氏族長輩。
民國時期,一般由當地地頭王操辦祭祀活動,大多以布龍,握桿龍為主。
解放初期以農會為主持,制龍成為人們的民間樂趣,習俗,屬興盛時期,年青人入伍,歡送勞模,豐收慶賀,年節喜慶都以製作龍、組織人員揮舞迎送慶賀。“文化大革命”時期龍舞被做為“四舊”“牛鬼蛇神”而禁止,與此有關的道具燒砸一空;八十年代初期,龍江鎮成立了文化站,在文化站的引導下,各村的舞龍又重新掀起了熱潮,製作龍舞道具得以恢復。

基本特徵

草龍屬當地由最原始龍崇拜、祭祀活動演變成今天的由草類編制的各種早期帶有工藝作品,既存在想像中的龍的形體,又屬於一種民間手工藝術品,揮舞給人以活龍、活顯之感。

特徵:

1、與地域生產、生活的緊密性。
龍舞道具製作工藝與人們的地域地理條件,生產環境緊密相關。隨著社會進步,龍舞演化為一種慶典祝豐,文化興助的娛樂形式。龍——製作工藝也隨之亞化。

..

2、製作材料的特殊性
草龍製作在這裡較原始採用的材料有蘆葦葉、柳條、糯米草(又名酒穀草),龍鬚草(又名綱草)。草龍編織自成體系,地方性很強。
這些材料在沿江一帶隨處可取,堤壩柳樹成陰,堤內隨季可種稻穀,龍鬚草河灘遍地生長,資源較為豐富。
蘆葦葉採集成熟葉片,曬乾後用硫磺熏後呈白色,光澤好。
糯米草,龍鬚草經過燒開的水加入適量食鹽浸泡,涼乾後再用顏料按段加色蒸煮編織具有韌性,耐高溫,不怕雨淋,光澤較好。
3、製做工藝的精細性
一條成形的草龍或握桿龍,板凳龍,彩龍,從取材到完全製做結束,50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沒有文字記載,仍靠千餘年來那樣仰靠師父,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憑悟性、靈感、靈巧來掌握。各種龍的形體編織、製作自成體系,地方性很強,採用當地材料,本土的工藝,選用不同材料,不同編染技術,可編織出不同顏色龍的形體和種類,編織工藝細膩,保持一種原生態風貌。
木棍(手柄)要求光滑,做鉚講究,竹篾薄厚均勻,編織龍體魚鱗考究,頭尾編制著色細膩,工藝複雜全靠技藝來完成。
4、製作工藝的藝術性
龍江草龍編織技藝是目前全國最具有地方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表演藝術和工藝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積澱和眾多的手工藝種類,廣泛的社會影響。
草龍可長、可短、可粗、可細,除龍骨架用木棍在一頭做鉚,用竹篾外,龍的整體為魚鱗狀,光澤奪目,體現鮮活。揮舞翻轉尤如龍翻騰。由於整體通風透氣,表演時阻力較小,揮舞體現一個“輕”,速度力求一個“快”。老人、小孩、婦女均可揮舞。也可說是一種極好工藝品,在製作工藝上已超過布龍製作藝術。小巧玲瓏,體現了漢水流域山清水秀、回歸大自然的強烈感覺。

相關器具與製品

握桿龍、板凳龍、草龍、彩龍製作時共同所使用的工具有鋸子、推刨子、琢刀、手工鑽子、斧子、釘錘,竹篾刀。
握桿龍所需材料有元木、木棒、鐵骨環、竹篾,多種顏色紙、麻絲、漿糊,各種顏料。
板凳龍所需材料有木板、木棒、竹篾、紙張、麻絲、漿糊、稻草、布料,各種顏料。

..

草龍所需材料有稻草(上呈糯米草)、龍鬚草(又名綱萆)、棕絲(棕樹板)、竹篾、木棒、麻繩、漿糊、食鹽、紙張、麻絲,各色顏料。
彩龍所需材料有竹篾、布料、木棒、麻繩、紙張、漿糊、麻絲,各色顏料。
表演時以打擊樂,吹奏樂相配合,打擊樂器主要有大鼓,大鑼(社鑼)、小鑼(馬鑼)、土鈸、蘇鉸。吹奏有二馬駒(自製、類似長號)

主要價值

1、研究“漢水文化”的鮮活資料。
現存的龍江龍舞道具製作技藝及其由此而產生舞龍活動,為研究漢水流域特別是漢水上遊人們古今的文化信仰、生產習俗、娛樂習俗、節日習俗提供了第一手可供佐證研究資料。
2、研究龍舞文化的“活化石”。
龍舞是中華“龍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龍舞道具的製作技藝及其演變,又是研究龍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龍江鎮龍舞道具的製作工藝,門類多樣,技藝精湛,富於變化,一些技藝與成品又具有原生態的特點,成為研究龍文化及其分支龍舞文化的活體佐證資料。
3、傳承龍舞藝術的物資支撐。
龍舞是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歷史悠久,門類眾多的龍江龍舞,在龍舞大家族中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而這一藝術形式的傳承,需要龍舞道具製作技藝的支持。龍江龍舞道具技藝的傳承,特使具有龍江特色的龍舞得以“活態”傳承。
4、具有活躍民眾文化和一定的開發利用價值。

傳承譜系

龍舞距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歷史,在漢代產生並流傳。《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了當時人們舉行祈雨等祭祀儀式時兒童,壯年和老人穿著各色彩衣,舞起數丈長、青、赤、黃、白、黑等各色大龍。憑藉龍形道具,藉助人體運動,來完成各種動作和造型。
龍江由於地處江河環抱之中,歷史上依求神龍生存,已是必須的過去。舞龍、製作龍舞道具,歷經千百年,傳承譜系十分複雜。龍江舞龍及龍舞道具製作技藝傳承是非家族性的,在傳承過程中,以自願為特徵,多為社會性鬆散型。絕大多數舞龍及龍舞道具製作藝人是因生活,生產,習俗愛好而積極參與道具製作、揮舞,以祈雨求水,避免洪澇災害,求豐年,現以自娛自樂、吉祥、安康、喜慶為目的。
自然村所處位置不同,龍舞道具製作種類有所不同,表演形式也有所不同,形成四大類型,傳承技藝交錯。學藝之人可以在不同村跟師學藝,所以龍江龍舞及道具製作藝人常是師出多門,師承關係也就少有純粹的“一脈相承”,而是呈網狀的交織傳承。以草龍製作為例,據查“雙龍寺”陳道土相傳(寺廟主持),為祭祀活動傳承草龍製作、揮舞。

瀕危狀況

1、由於草龍、握桿龍、板凳龍製做是通過言傳,示範、技藝難度大,又無文字記載和規範尺度,製做工期長,整體編制時最低需要5人在10日內完成,特別在頭尾製做屬技巧工藝,難以掌握,年輕人多不願學,習藝後無用武之地,又無市場,已經是後繼乏人,加之材料現已用布料代替,甚至市場上用套版印製龍皮。頭尾已用模具翻版,澆鑄玻璃鋼成形,工藝簡單,成本低。從而使具有濃厚地域特色民間手工藝術無人傳承,面臨瀕危。

..

2、隨著改革開放,電視的普及,農村民眾文化活動豐富,追求現代藝術享受是一種時尚。城市建設和發展使人們的意識觀念發生了質的變化,進城務工,做生意,在家的搞種養殖致富。找出路,謀發展,高消費,快節奏已成為人們的追求,而幾千年祖先留下的優秀的激勵一代又一代生存的民間藝術龍舞道具製作技藝,表演後繼乏人,瀕臨消亡的嚴峻狀態。
3、市場文化的發展,龍舞道具在經濟效益的驅使下,工業化生產,克隆,千龍一面,相對價格便宜,衝擊著原始製作技藝傳承。原始手工藝製作,費時耗工,經濟效益低下,老藝人年事已高,青年人無人願學,使這一工藝面臨失傳。

保護計畫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一)上世紀80年代初,文化站對轄區內龍舞及草龍、板凳龍、握桿龍、彩龍製作進行摸底調查,挖掘整理,建立檔案,組織製作、編排演出。在全鎮範圍內調演評選,推薦優秀節目參加中、省、市在漢中舉辦的一些賽事及市、區民間藝術薈萃表演。
(二)在全鎮十八個行政村分類指導,組建了各類民間藝術表演隊二十二個。培訓了龍舞道具製作人員和表演人員;協調了民間龍舞表演隊之間因競技而誘發各種歷史性矛盾;打破民間龍舞道具製作、表演傳男不傳女子的習俗。在梧鳳、周營、龍江、碼頭、王墳五個村培訓了一批年青女子,
中年婦女參與的女子舞龍隊。在周營和孤山培訓了一批小學生表演的龍舞隊。文化站設立了民間藝術研究辦公室,對各類龍舞道具製作藝人、演出隊分別建立了檔案。

..

(三)通過對優秀節目的選拔評選,推薦一批製作藝術、表演水平較高節目,在中、省、市電視台多資播放,擴大了宣傳。
(四)2003年初,鎮文化站成立了“飛龍藝術團”成功地打入市場,成為開業慶典、開工奠基、商品促銷、大型廣場演出絕佳節目。每年演出200餘場,文化站每年從文化產業收入中拿出近萬元,對龍舞表演人員進行培訓,對龍舞道具製作工藝進行不斷挖掘、整理。文化站還投資近萬元購置了攝像設備、DVD,錄製了音像資料,拍攝千餘幅照片,分類歸檔,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設備為民眾培訓進行播放,並為國家和省文化信息中心傳遞圖片50餘幅。積極參與一年一度市、區春節調演,各縣、區開業慶典、開工奠基,節日旅遊演出,從而使這項民間藝術受到各級政府與社會普遍認同和讚賞。
龍江龍舞及道具製作技藝,尤其是草龍、握桿龍製作技藝、表演在全國尚未多見。身懷絕技的民間龍的製作技藝及表演老藝人急待保護,並以傳承。由文化站具體組織實施,在漢中市及漢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龍江鎮人民政府的檢查、督促下,對龍江龍舞及草龍、握桿龍、板凳龍、彩龍製作技藝將實行靜態和動態保護。
(一)靜態保護
1、進一步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更進一步弄清龍舞發生、發展的歷史沿革,以氏族、自然村舞龍隊、製作藝人、表演藝人、樂曲、樂器及價值等全部情況。
2、將普查所獲文字、圖片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分項、分人、分歷史階段建立檔案。建立製作技藝、各類表演過程音像資料和圖片資料展示,展覽(廳)室。
3、進一步深入開展與漢水文化相關的理論研究工作,對龍的起源、龍的崇拜、龍的傳承、歷史瀾源,當地老百姓生產、生活、節日習俗、寺廟修建歷史背景,龍的製作各項工藝,舞龍民俗,龍舞的發展進行縱向研究。對龍江龍的各類製作、表演技法、樂曲進行立體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編輯出版成冊,擴大對外宣傳。

..

(二)動態保護
1、建立周營、竹林、張山、柏花、龍江、龍台、劉台、孤山、唐營、梧風、譚堰、王墳、碼頭、新營、桂花等15個村龍舞道具製作,民間民俗文化生態保護村,並對四個不同類型龍舞道具製作技藝及表演藝人,器樂手實施重點保護。
2、建立龍江龍舞表演藝術及道具製作技藝研究機構,對製作技藝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研討,進一步做好挖掘,整理搶救保護工作,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宣傳。
3、在鞏固的基礎上發展好龍江飛龍藝術團,利用春節前後,舉辦好一年一度的龍舞及民間藝術節,檢閱和促進龍江龍舞道具製作,表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4、以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成功申報為契機,鞏固和發展好各村民間藝術骨幹隊伍,利用文化信息網,不定期舉辦龍舞道具製作技術和表演技巧培訓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