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棗寺石窟

龍棗寺石窟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里處的北石窟寺為甘肅省四大石窟之一,現存大小窟龕307個,石雕造像2126尊。 考古發現在龍棗寺石窟調查中發現:1號窟為中心柱式窟,窟高2.25米,寬5.85米,深5.10米,中心柱寬、深均為1.2米,與北石窟寺北1號北魏窟形制相似,酥鹼分化嚴重,造像壁畫無存。 2號窟高2米,寬1.10米,窟內填滿淤土,造像壁畫保存狀況不明,窟外兩側各有一天王,其中北側天王被人為破壞,南側天王輪廓清楚,高1.46米,與北石窟寺唐代天王風格接近。

石窟簡介

甘肅省文博人員在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石窟寺歷史文化環境進行調查時,在鎮原縣境內一村莊發現北朝至唐代的龍棗寺石窟。鎮原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部,東臨慶城縣、西峰區,西接寧夏自治區彭陽縣,南界平涼市涇川縣、崆峒區,北靠環縣。
龍棗寺石窟開鑿於該村傳稱龍棗寺遺址所在的紅砂岩峭壁上,共有3窟1龕。據當地村民介紹,該石窟以前稱龍棗寺,寺院規模很大,造像較多,曾因山體滑坡被埋沒。
2006年修鎮北公路挖出局部。龍棗寺石窟的發現為研究隴東石窟增添了新的資料。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里處的北石窟寺為甘肅省四大石窟之一,現存大小窟龕307個,石雕造像2126尊。

考古發現

在龍棗寺石窟調查中發現:
1號窟為中心柱式窟,窟高2.25米,寬5.85米,深5.10米,中心柱寬、深均為1.2米,與北石窟寺北1號北魏窟形制相似,酥鹼分化嚴重,造像壁畫無存。
2號窟高2米,寬1.10米,窟內填滿淤土,造像壁畫保存狀況不明,窟外兩側各有一天王,其中北側天王被人為破壞,南側天王輪廓清楚,高1.46米,與北石窟寺唐代天王風格接近。
3號龕為雙沿方龕,距地面2.0米,高1.18米,寬0.93米,內有淤土,造像壁畫保存狀況不明,龕外兩側各有一天王,南側天王被人為的破壞,北側天王頭部殘失,殘高1.64米;4號窟高4.5米,寬4.12米,有明窗,淤泥埋沒,窟內造像壁畫保存狀況不明。
調查中還發現堆積層中磚瓦較多。
龍棗寺石窟
龍棗寺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