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起義

龍州起義

龍州起義,又稱龍州暴動,是在南寧兵變和百色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廣西前委發動和領導的另外一次武裝起義。起義的領導人依次為何世昌、俞作豫、宛旦平、李明瑞。龍州起義和成立紅八軍並沒有得到中央的批准,因此龍州起義是在中共廣西前委(後稱紅七軍前委,書記:陳豪人)的具體領導下臨時舉行的。1930年2月1日,參加起義的部隊包括左江軍委領導下的廣西警備第五大隊900人和左江各縣農軍1000多人在龍州舉行工農兵民眾大會,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簡稱紅八軍,建立左江革命委員會。

基本內容

龍州起義龍州起義

龍州起義,又稱龍州暴動,是在南寧兵變和百色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廣西前委發動和領導的另外一次武裝起義。起義的領導人依次為何世昌、俞作豫、宛旦平、李明瑞、和鄧小平。

1930年2月1日,參加起義的部隊包括左江軍委領導下的廣西警備第五大隊900人和左江各縣農軍1000多人在龍州舉行工農兵民眾大會,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簡稱紅八軍,建立左江革命委員會。

不久,紅八軍失敗,退出左江地區,餘部編入紅七軍。

和百色起義及紅七軍的情況相似,起義前成立了左江軍委,在中共廣西前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第一任軍委書記委為徐冠英,在蒙志仁叛變後,宛旦平、何世昌、鄧小平先後擔任軍委書記。起義時何世昌擔任軍委書記兼任紅八軍政治部主任,俞作豫為軍長,宛旦平任參謀長。

李明瑞雖然不在左江軍委,應該還是直接參加並領導了龍州起義,並對起義起了重要作用的,隨後擔任紅八軍總指揮。中央代表鄧小平在起義發生兩個月之前對起義的準備工作進行了兩天指導後就離開了,在起義發生三或四個星期後,根據中央任命,就任紅八軍政治委員。

龍州起義和成立紅八軍並沒有得到中央的批准,因此龍州起義是在中共廣西前委(後稱紅七軍前委,書記:陳豪人)的具體領導下臨時舉行的。不過由於龍州的國際地位,其政治影響更大,也得到中央領導人李立三的熱情讚揚。可是因為具體參加起義的領導人在政治上的軟弱和軍事上的短視,起義前準備工作做的很不到位,起義後對舊軍官的改造也顯得優柔寡斷。因此雖然起義暫時取得了勝利,可是紅八軍很快就失敗了。

對於紅八軍的失敗,擔任軍委書記和政治部主任何世昌的工作能力有限,軍事領導人俞作豫的失誤應該更大一些。對起義和軍隊都沒有進入狀況的鄧小平,基本上不應該負什麼責任。

意義

龍州公園內的烈士紀念碑龍州公園內的烈士紀念碑

鄧小平在左江地區領導革命鬥爭的時間雖然只有幾天的時間,然而這幾天卻是那么的不平凡,它是左江地區歷史上最輝煌、最令左江人民引以為豪的日子。幾十年過去了,歲月的風塵湮沒了多少往事,鄧小平對這段歷史記憶猶深,並多次提及。1962年,龍州人民興建龍州起義暨革命烈士紀念碑時,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在百忙中為紀念碑親筆題詞:“革命的勝利果實,是烈士們的鮮血凝成的。紅八軍和人民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里……”字裡行間飽含著對紅八軍英烈、對龍州和左江革命老區各族人民的殷切懷念之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