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村[安徽省績溪縣瀛洲鎮龍川村]

龍川村[安徽省績溪縣瀛洲鎮龍川村]

龍川村,位於皖南績溪縣,是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這裡有千迴百轉的古廊橋、有歷經千年的古祠堂,有一門三尚書的古牌坊,有千嬌百媚的水街、有三江匯流的園林水口。眾多安徽文化遺存在這徽風古韻里、意境田園中得到有序傳承。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龍川村龍川村
龍川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城東11公里,由原坑口、滸里、橫川3個村合併而成。根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1]顯示,該村轄7個村民組,731戶,2316人。龍川村域面積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26萬畝,水田1396畝,茶園面積620畝。龍川村交通便利,“績胡公路”穿境而過,至2009年6月,屬於省二級公路的華龍公路正在拓寬改造。該村設黨總支部,下轄3個支部,有黨員98名。
該村是一個“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典型山區村。農業經濟以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收入主要來源於傳統農業產品種植、竹筍兩用林、茶葉及外出務工收入。該村村民遵循徽文化傳統思想,自給自足、勤勞樸素、艱苦奮鬥思想占主導地位,民風較為淳樸。

基礎建設

各級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關心該村的發展,國家郵政總局、國土資源部以及省旅遊局、發改委、水利廳等部門投入資金從不同角度加快龍川村的發展。國家郵政總局投入200萬元對龍川驛道進行改造;國土資源部連續三年將國家級土地復墾及整理項目安排在瀛洲鄉(龍川村隸屬瀛洲鄉),投資2667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安排在龍川村村莊以下實施,2010年該項目將延伸到龍川村村莊以上的區域進行繼續實施,從而從根本上保證項目涉及農田的旱澇保收;省旅遊局、發改委、水利廳投入近500萬元加強了龍川村的旅遊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以及河道整理等。

龍川村全體村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下,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村村民將以滿腔熱情,把龍川村建設成為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努力構建和諧新龍川。

歷代名人

龍川村龍川村
龍川村自古也是文風昌盛、人才薈萃,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該村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明代先後中進士者24人,占全縣1/4強,素有“奕世兩尚書,一門三進士”之稱。

龍川不但是明代兵部尚書胡宗憲的出生地,也是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錦濤的故里。

唐代,績溪出了個散騎大將軍胡宓

宋代,出了個以兩劾秦檜而名垂青史的監察御史胡舜陟

明代,該村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曾有10多人中進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戶部尚書的胡富;60年後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的胡宗憲。

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開文、紅頂商人胡雪岩

近代,出了著名學者胡適

當代,出了國家主席胡錦濤。

風景文化

龍川村特別是坑口自然村,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異常豐富。村內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川胡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遠近聞名的胡宗憲尚書府也坐落在該村的上村與下村之間。此外,該村山環水繞,景色秀麗。村落地形如靠岸之船,東聳龍鬚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東流,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獨具特色。
龍川村自古也是文風昌盛、人才薈萃,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該村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明代先後中進士者24人,占全縣1/4強,素有“奕世兩尚書,一門三進士”之稱。該村古建築木雕、石雕技藝精湛,造型自然、美觀,體現了徽派建築的藝術風格。

主要景點

龍川胡氏宗祠

績溪古屬徽州,文風鼎盛,宗祠建築遍布。龍川胡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後3進,以山帶水,氣勢飛動。祠內裝飾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類木雕為最,有“徽派木雕藝術寶庫”之稱。

龍川胡氏宗祠位於古徽州的發跡地——績溪。為明代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清朝紅頂商人胡光鏞的族祠。

胡宗憲少保府

胡宗憲少保府以抗倭紀念館的新形式向遊人展示他的生平事跡,它共分四個展廳:第一展廳為胡宗憲生平;第二展廳為倭寇肆虐,臨危受命;第三展廳為智勇雙全,建功東南;第四展廳為劍埋冤獄,魂繞白雲。

澄心堂宣紙作坊

龍川“龍鬚十景”之中有一景名“龍草澄心”。所謂“龍草澄心”,龍草就是指龍鬚草,是造紙的極好原料,龍鬚山因為盛產龍鬚草而得名,它是製造澄心堂紙的主要原料。“澄心”則為存放龍鬚紙的澄心堂。景區成功挖掘和展示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恢復澄心堂古造紙工藝現場,將“龍草澄心”作為一項訪古旅遊項目。

龍川水街

龍川水街,具有悠久的歷史,保存完好,是績溪縣重點開發的旅遊東線中的重要旅遊區。水街及沿街兩邊建有許多文物古蹟、歷史建築,具有極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極高的文化價值。

靈山庵

整個庵堂分為三間二進,抬頭可看見上方懸掛一匾額“了悟大乘”,即“感悟大乘佛教”。主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後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即如來佛祖。

旅遊發展

依託龍川村獨特而又豐富的旅遊資源,2002年7月8日以來,經營胡氏宗祠的航佳公司開始行使其對胡氏宗祠、奕世尚書坊等處的經營權,並先後投入二千餘萬元改造了水街,修建了停車場、接待中心、驛道以及龍鬚公路橋等景點和基礎設施。民俗公司開發的尚書坊也在建設中逐步完善,成為村內又一體現徽州民俗風情的景點,從而豐富了龍川村內旅遊的內涵。作為旅遊業的配套項目餐飲業和農家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全村年接待遊客近三十餘萬人次,為加快該景區的建設,2009年5月28日奧運火炬在該村傳遞之後,該村逐步探索設立龍川景區管理委員會,加強管理、強力推進,儘快建設好大觀園和臥龍山莊項目,適時啟動龍鬚山開發,利用好登源河水域優勢,開發水上樂園項目,完成滸里自然村與龍川村的環狀旅遊線路的配套開發,拓展該村旅遊業的外延,截止2009年初,龍川景區二期開發在加速進行,停車場擴建已於2009年年4月份完畢,胡宗憲抗倭紀念館在緊張施工,文化園也在興建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