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風景區

龍山風景區

龍山風景區南臨長江,東依儀化公司,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原生態地區。風景區內有江北地區罕見的竹海以及桃園、梨園、葡萄園、紅楓、梅花等6000多畝,還有太谷學派創始人周太谷及世界文化名人盛成母子的墓葬等人文景觀。經過先期開發,已建成盤山道路14000米、竹林石徑5000米、觀賞林木35畝、怪石風景組合350多套。山腳下建起了龍山度假村和天然浴場。登上龍山峰頂,滿眼松濤竹海,水碧煙輕,遊人春可踏青郊遊,夏可垂釣野炊,秋可登高賞葉,冬可踏雪尋梅,在回歸自然中放飛心靈。

基本信息

簡介

龍山風景區龍山風景區

龍山風景區位於儀征市西南,青山鎮的西北處,南臨長江,東靠儀化,是揚州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生態地區。區內景色優美,山勢跌宕起伏,植被茂密豐富,有桃園、梨園、葡萄園、紅楓、梅花及竹海等多種觀賞植物林6000多畝,鳥語花香、松聲濤濤,竹林似海,尤如世外桃園;從入口處有一條長200米的水泥路直通的天然浴場,占地3200平方米,於1999年正式對外營業,夏可游泳、冬可垂釣,並設有可休息、娛樂的休閒區。

人文景觀

龍山風景區龍山風景區

風景區內還有太谷學派創始人周太谷及世界文化名人盛成母子的墓葬等人文景觀;在山頂觀景台上遠眺,儀化廠區、儀征城區和長江的風光盡收眼底。山頂還建有全省最大的養鹿基地,現有梅花鹿200多頭,遊人還可與漂亮的梅花鹿合影留念。

風景區內的草坪、花卉、綠色觀光帶、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完善。登上龍山峰頂,滿眼松濤竹海,水碧煙輕,遊人春可踏青郊遊,夏可垂釣野炊,秋可登高賞葉,冬可踏雪尋梅,在回歸自然中放飛心靈。

龍山

龍山風景區龍山風景區

江北少山,在長江下游距長江最近的一脈當屬儀征的龍山,它是東西走向,屬於蜀崗的余脈,低緩綿延,西與南京六合接壤,東和世界著名的化纖原料生產基地——儀征化纖公司相鄰,山腳下則是儀征市傳統工業區所在的青山鎮。

龍山的來歷,自然與“龍”有關。相傳,除了龍山頭本身是因小秦王趕山填海、揮斬刺龍得名外,當地民間流傳最多的一個傳說故事是,為了力保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江山,軍師劉伯溫遍訪各山,看到哪裡有“龍脈”凸現,就將它掐死。一次劉伯溫發現隔江的龍潭一支山脈過江直通江北,儼然一條活龍,就命人將龍山頭挖斷。從後,兩岸的山都停止生長了,故爾現在就有一種說法:“掐死龍山,嚇死龍潭”讓人驚奇的是,與龍山相隔不遠的紅山土壤,大片都是紅色的,當地民眾稱那是龍血染紅的。 龍山起伏跌宕的多元地貌、林木繁茂的原生狀態,使這裡景隨時變,物隨勢移,春可踏青郊遊,夏能垂釣野炊,秋可登高賞葉,冬可踏雪尋梅。尤其是陽春四月,山下麥田青青,山中菜花鋪金,桃花灼灼,仿佛自高而下鋪陳的五彩地毯。若逢煙雨霏霏,置身其中,又好似天造地設的水粉畫。

自然條件適宜

龍山風景區龍山風景區

風景區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濕潤氣候區,寒暑分明,雨熱同季,氣溫、光照、降水等氣候條件適宜、充足,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具有“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帶性”特徵。

年均氣溫14.9℃,年均降水量1023.5mm,年均日照時數2207.5小時,無霜期223天。土壤屬下蜀黃土母質的黃棕壤類,PH值7左右。夏季有海洋風,較為涼爽,冬季略為寒冷。

有連綿起伏的山地資源、溫和的雨量和較好的土壤土質,為進一步綠化環境、增加植被、開發旅遊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自然條件。

自然資源豐富

龍山風景區龍山風景區

風景區南臨長江,可以登高望遠,欣賞濤濤江水,景區內分布有眾多高低錯落的自然山體和大小不等的水面,自然植被豐富,為園林景觀的設計和創造提供了必需的自然風景素材和大框架,景區土層深厚,有利於廣泛綠化,形成悅目的綠色空間,風景區周圍無高層建築,有利於園林借景等園林手法的運用。總之景區有山有水,視野較好,自然景色較為突出。

交通條件便利

風景區所在青山鎮區位條件優越,地理位置獨特,位於儀征市域西部,處於寧、鎮、揚城市群落中心區,南臨長江,寧通高速公路和建設中的寧啟鐵路橫貫東西,市區主要分布有南北向泗大線和東西向龍儀路,公交班次多,水陸交通便利。

景區介紹

1、草地保齡球區

位於風景區最南部,緊鄰主入口,占地3公頃,主要是在該景區建築保齡球場館,並配套相關設施,供遊客休閒娛樂。

2、度假區

位於草地保齡球區和別墅山莊園區北側,占地5公頃。該規劃結合現有龍山度假村,沿周邊形成院落式度假建築,採用中國傳統園林庭園式手法,各單元之間以長廊、亭台相聯,中間圍合形成庭院。南部結合現有水池,開發一露天游泳池。

3、別墅山莊園

位於龍山風景區南側,入口的東部,占地7公頃,西臨草地保齡球區和度假區,東有望江樓景區,建造一組別墅建築群,形成園內駐留遊客的主要居住中心。

4、望江樓景區

位於別墅山莊園區東側,占地3公頃,以望江樓為中心,周邊亭、廊及輔助建築圍合布置,便於登高望遠、欣賞長江美景。

5、服務區

位於風景區中心地帶,建築分散布置,並形成院落空間,為景區提供管理、服務、接待、休憩等功能。

6、盛成周太公墓

位於風景區最東部,占地3公頃,結合周圍山林景觀,為遊客創造一個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景觀。

7、水上活動區

位於風景區東北部大片水域分布地帶,占地15公頃,通過湖邊植柳、湖內種蓮等方式,形成江南水鄉景觀,山水結合,別有情趣。

8、龍王廟景區

位於服務區北部、垂釣區以南,占地4公頃,主要用於展示儀征各項傳統民俗。

9、垂釣區

位於風景區最北部,占地8公頃,仍以水景為主,水內養魚,可觀賞、可垂釣。沿河布置垂釣台、垂釣長廊、垂釣亭、休閒茶莊,供遊人休閒娛樂。

10、百花園

位於東西向主幹道北側,龍王廟景區以東,占地9公頃,作為全園木本花卉及鮮切花生產中心和花卉展示中心,配置溫室、大棚等,栽植各類廣義木本、草本花卉。

另外,在功能分區的同時,對整個景區進行合理綠化,主要種植檜柏、黑松、竹類、羅漢松、銀杏、垂柳、槐樹、楝樹、榆樹、櫸樹等樹種,可以進一步烘托景區主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