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塘村

龍山塘村

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六祖鎮龍山塘村是禪宗六祖惠能圓寂“藏佛”之地。該村以禪宗文化提倡的清廉、和諧、平等等理念為指導,積極打造“文化名村、旅遊名村、和諧名村、廉潔名村”,連續5年實現“零上訪”,連續10年實現黨員幹部“零違紀”,呈現政通人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先後被評為全省生態文明村、旅遊特色村。

基本信息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8560元。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4802.4 平方米,擁有教師 30人,在校學生1195人,距離廠口鄉中學2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 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9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管理制度

實施“村帳鎮代理”制,築起村組廉潔“防護堤”。該村在堅持農村集體“三資”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四權”不變原則的基礎上,實行村組帳務委託鎮代理,有效遏制了非法侵占、截留和挪用農村集體“三資”等現象的發生。同時,及時通過“農村廉政直通車”、村務公開欄等將村集體“三資”的使用和收益情況向全體村民公開,嚴格規定村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必須實行招投標或公開競價。此外,堅持成員受益原則,通過完善收益分配製度,讓本村農民民眾隨著集體經濟壯大,得到更多的實惠。近兩年來,村集體的年經濟收入由原來的33萬元上升到80萬元,平均每年投入資金30多萬元為各村小組修建道路、興建禮堂和免費購買農村合作醫療等。

服務制度

農村廉政直通車,架起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連心橋”。該村按照市、縣統一部署,開通“農村廉政直通車”網頁,每月及時更新、公開各類村務信息,建設農村廉政直通車服務站,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解決老百姓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讓農村廉政直通車開進千家萬戶,成為一條便民、惠民、暢通的廉政“高速路”。直通車融合信息公開、網上服務、諮詢投訴、電子監察等4項功能,提供網際網路、固定電話、手機簡訊查詢和監督村黨務、村事務、村財務公開情況服務,實現農村黨廉信息公開標準化、諮詢投訴政民互動化、廉政和效能監察智慧型化。直通車平台開通以來,共發布各類信息3000多條,有效保證民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促進“村官”廉潔履職,保障農村和諧穩定。

政務改革

實施“活力民主,陽光村務”工程,建起自治權力平衡型村治新模式。該村從創新機制和源頭上著手,積極推進“活力民主,陽光村務”工程。在廣泛徵求民眾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擬定工作規則,完善一系列村民自治制度,形成一整套規範村治權力運作的村規民約。在村民代表會議下設立會議召集組、監督組和發展組三個獨立工作小組,會議召集組負責召集村委會決定或村民依法提出召開的會議,監督組負責監督村務、村財運作,有權否決不合理開支;發展組負責收集村民意見並向村委會提出村經濟發展計畫和項目建設的具體建議。三個組的成員由村民代表聯名提名,村民代表投票表決產生,罷免則需村委會成員2/3或1/3的村民代表聯名方可提出,經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較好平衡了村級治理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促進村務活動逐步實現民主化、規範化、法治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