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之鸞

齊之鸞

齊之鸞,男,約公元1522年前後在世,樅陽歷史上的第一位翰林。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齊之鸞,為安徽桐城人——(今樅陽雨壇鄉人)。據傳齊之鸞先祖本明代開國功臣鳳陽徐達之後,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達,徐達之子徐添福避禍南遷,更姓為齊。便成了樅陽雨壇查嶺齊氏一世祖齊添福(天福)。老宰相張英的祖母(張廷玉曾祖母)就是齊之鸞的小兒子齊近的女兒。明正德六年(1511年)29歲時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後授刑部給事中。 後調任河南省副使,併兼任該省提學副使。不久,改任山東臨清兵備副使,後又被召回任順天府丞,未及動身,境內發生盜亂,留下鎮撫。平息後,提升為河南按察使,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卒於任上,時年52歲,卒後列入鄉賢祠奉祀。

齊之鸞學識淵博,文彩宏麗,對桐城派的興起有先導作用。姚瑩在《桐舊集》序中曰:“自齊蓉川(之鸞)給諫以詩著有明中葉,錢田間錢澄之)振於晚季,自是作者如林。”齊之鸞著有《蓉川集》、《南征紀行》和《入夏錄》等各若干卷。他的詩歌直面現實,出語新奇,是當之無愧的桐城派詩祖。

代表作品

齊之鸞學識淵博,文彩宏麗,對桐城派的興起有先導作用。明正德辛未進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事跡具《明史》本傳。凡五種。一曰:《南征紀行》,為其從征宸濠時所作雜詩,後附賦一首;一曰:《悠然亭雜詩》,為其官南京時作,後附記序三首;一曰:《開堰集》,為其在安慶時所作;一曰:《歷官疏草》,皆其奏議,起正德九年,訖嘉靖八年,每種為一卷;一曰:《入夏錄》,析為三卷,乃其僉事寧夏時作,前二卷皆詩,後一卷則雜文。別以汪元錫等贈言,附於末,而總冠以《小傳》、《行狀》、《年譜》。後有山跋語,稱閒游市闠,得遺稿數篇,已而遍歷茶坊藥肆,恣意搜輯,編次成帙,因康熙已未詔修《明史》,檄取《入夏錄》送官,遂裒而付諸剞劂。蓋之鸞位雖不顯,然在正、嘉之間,卓卓稱名臣,故史館徵其著作,以備採擇。今觀其奏疏,詞多剴切,猶可想見風采,詩則非所專長也。齊之鸞著有《蓉川集》、《南征紀行》、《奏疏》和《入夏錄》等各若干卷。他在寧夏任上修完北長城之後又留下一篇文章《北門關記》,記載了他修筑北長城的全過程。他的詩歌直面現實,出語新奇,是當之無愧的桐城派詩祖。

相關內容

齊之鸞,字瑞卿,號蓉川,樅陽歷史上的第一位翰林。明代安徽老桐城人——(今樅陽縣雨壇鄉)人。據傳齊之鸞先祖本明代開國功臣鳳陽徐達之後,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達,徐達之子徐添福避禍南遷,更姓為齊。便成了樅陽雨壇查嶺齊氏一世祖齊添福(天福)。老宰相張英的祖母(張廷玉曾祖母)就是齊之鸞的小兒子齊近的女兒。明正德六年(1511年)29歲時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後授刑部給事中。 

縱觀齊之鸞的一生,直言是其特色。

這直言,既與他的官職有關,也與他為官的時代有關。因為他身居諫職,直言是其本分。而他為官的年代乃明正德、嘉靖年間,那兩個皇帝的荒唐行徑有史為證。尤其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是那個長期居住在豹房中的武宗皇帝,史家給他下的定論是最擅長玩樂的皇帝,謂之“正德戲國”。對他的種種荒唐行為,作為刑科給事中的齊之鸞當然要行使其勸諫之責。然而,他的直言敢諫其實也是性格使然,因為他是從小就敢於直言不諱的。

史載之鸞九歲時在鄉間私塾讀書,有一天先生外出,恰遇貴客來訪。鄉下孩子哪裡見過世面,見有生客來學堂,嚇得一個個站立起來,不知所措。只有之鸞安坐讀書,誦讀之聲一如既往。那客非是凡人,乃太僕寺卿袁宏,作為京官,他衣錦還鄉,所到之處都被人前呼後擁著。今日來訪昔日同窗,不想同窗沒見著,倒見了這小兒對他不理不睬,甚是有趣。忍不住逗他:“客至,而倨,禮乎?”想挑個錯,嚇唬他一下。誰知那小兒仍不為所動,泰然答道:“奉師命讀書,不奉命揖客。”這袁宏也是個識人的,聽了這近似無禮的回答,不但不氣,反而認定此兒非是凡品。於是,轉天,請私塾先生做媒,竟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齊之鸞。

袁宏果然沒有看走眼,正德六年,齊之鸞進士及第,一舉成名。 正德皇帝繼位時年方16歲,正是好玩好樂的年紀,自有那些馬屁官員投其所好,幫他想出許多好玩的點子來。最好玩的莫過於在宮中建豹房,讓他在其中鬥雞走狗,寵男幸女,研討房術,淫樂無度。後來在豹房中尋歡作樂還嫌不夠,他又讓宦官們在京城開皇店、起酒樓、辦妓院,把皇宮中的東西拿去貨賣,自己當起店夥計,又讓宮女們去做妓女侑酒接客。齊之鸞憤而上書,指出皇帝帶著太監們如此斂財,是與民爭利,大大不可。

皇帝覺得自個在京城,老是被這些大臣尤其是言官們管束著,甚是不樂。便帶著寵臣江彬等人來到塞外宣府,長期居住,繼續自己的荒唐遊戲。在宣府,除了夜入民宅搜尋美女、讓宮女與和尚在一起玩耍取樂之外,皇帝也做了一件值得謳歌的正事。那就是率領太監趕到戰場,幫大同守軍擊退了韃靼小王子的侵犯。皇上高興了,要給自己加官進爵,以示嘉獎。然而他已貴為天子,如何加封呢?沒關係,他先給自己改名朱壽,然後下詔,封朱壽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再頒一道聖旨,說是朱壽剿寇有功,加封為鎮國公。這一番瞎折騰,真讓文武百官瞠目結舌。齊之鸞於是又上言進諫,說皇帝這樣“自貶身份,本末倒置,實為不祥之舉,更會貽笑百世”。皇帝仍不納諫,還要以“威武大將軍”身份去遍游邊塞。朝中大臣譁然,三個大學士以辭職相威脅,齊之鸞兩邊進諫:皇上不在京師,你三位大人若都辭官,宮中出了大事怎么辦?皇上啊,你也快快回宮吧,與大臣們共商國是才是正理。

可是他的進諫並無效果,皇上照樣在外冶遊,把國事交給寵信的宦官們去處置。 宦官與士大夫階層歷來勢不兩立。正德朝最得勢的宦官莫過於劉瑾,劉瑾治士大夫最狠的一次是將300餘名京官罰跪在奉天門下曬太陽,為的是追查寫他匿名信的人。文武百官在酷暑烈日下直挺挺地跪著,從清晨曬到天黑,據說當場暈死的就有十好幾個。天黑了,300多人又被統統關進了天牢。直至後來查出了寫信之人,眾人才得以重見天日。想來齊之鸞也在那被曬的官員之中。

好在劉瑾作威作福過了頭,最終被凌遲處死了。不過皇帝寵信宦官並未就此了結,另一宦官馬永成死後,皇帝為了寄託哀思,竟一下子給他的家人封官90餘人。齊之鸞忍不住了,又上書:“永成何功?恩濫至此,臣恐天下聞而解體!”

真是說的說,聽的聽。這些直言忠諫,對於正德皇帝簡直如風過耳,不留痕跡。不過,正德朝真的差一點就解體了。那是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反叛,皇上於是又以“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鎮國公”身份前往征剿,齊之鸞其時轉到兵部任職,便隨軍記行。但這一次路途遙遠,未等趕到江西,就被南贛巡撫王守仁平定了叛亂。這不免讓皇帝有點掃興,便把南下剿賊改成了南巡觀光。而王守仁竟因功遭嫉,沒受嘉獎反而被誣為與賊同黨,這種顛倒黑白的事在歷史上也是經常發生的。王守仁是理學大家,齊之鸞也是當朝有名的文人,他們私底下一定交情非淺,對王的人品一定也是十分了解。於是,齊之鸞以全家性命作擔保,替王守仁洗刷冤屈。後來,當然清者自清,王守仁的冤案不能成立。

皇上沒趕上打仗,但江南煙花之地,還是令他留連忘返,他樂不思歸,竟優遊了兩年有餘,齊之鸞屢請還宮,作《迴鑾賦》以諫。皇上無可奈何,返程回京的途中,還是萬般作樂,終至樂極生悲,獨自泛舟時不慎落水,一病不起,很快便一命嗚呼了。正德死了,換了嘉靖。齊之鸞仍不改直言之性,又上疏新皇,建議廣開言路,清除奸黨,尤其不能重用宦官。這下子,惹惱了那些閹宦,紛紛言道:“齊給事攻我!”最終,齊之鸞因言獲罪,被謫貶為崇德丞,從此離開京師。後輾轉任長興縣令、青州同知、寧夏僉事、河南按察使等職。

他一生直言,然而只有在明君時代,直言敢諫者方能發揮其作用。齊之鸞身處閹宦當道之時,那直臣做的是毫無意義,徒自給自己招災惹禍。

嘉靖八年,改任陝西寧夏僉事。時關內大旱,災民苦不堪言,他關心民之疾苦,並上報皇帝。寧夏是古代北方邊防,從紅山堡的黑水溝到定邊的南山口、花馬池一線,原有堡壘,因年久倒塌。該地是砂磧區,少土缺水,先後駐守官員,都因修不好城堡犯罪丟官。之鸞當初任僉事時,曾因這事劾過王瓊,現王瓊任總兵鎮守榆林,他調任後正是王的下屬。王要報舊怨,特向朝廷薦之鸞負責在花馬池建城堡,以此來刁難之鸞。之鸞慨然接受,勘好地勢,便帶領軍工先行拋沙,深挖丈余,得到粘土;同時於百里外山下開鑿泉水,用木梘引水到工地,供工程使用。原限5個月完工,只施工3個月,即將城堡築牢,並讓功給王瓊。王瓊由衷地佩服。從此,寧夏一帶邊境,有堅固城堡做屏障,邊防的安全得以確保。巡撫胡東皋,讚賞其才能,向朝廷推薦之鸞接替自己的職務。此後,齊之鸞從寧夏還京,調任河南省副使,併兼任該省提學副使。不久,改任山東臨清兵備副使,後又被召回任順天府丞,未及動身,境內發生盜亂,留下鎮撫。平息後,提升為河南按察使,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卒於任上,時年52歲,卒後列入鄉賢祠奉祀。除了做諫臣之外,他在寧夏任上修長城有功,還有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都是被載入了《明史》的。齊之鸞學識淵博,文彩宏麗,對桐城派的興起有先導作用。姚瑩在《桐舊集》序中曰:“自齊蓉川(之鸞)給諫以詩著有明中葉,錢田間(錢澄之)振於晚季,自是作者如林。”齊之鸞著有《蓉川集》、《南征紀行》和《入夏錄》等各若干卷。他的詩歌直面現實,出語新奇,是當之無愧的桐城派詩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