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鯊科

鼠鯊科

鼠鯊科,所屬動物辦,屬於鼠鯊目動物。體紡錘形,吻尖,尾叉型。有3屬5種。我國常見的有灰鯖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鼠鯊科鼠鯊科

鼠鯊科(Lamnidae):鼠鯊目的一科。體紡錘形,吻尖,尾叉型。本科為大型或中型魚類。我國常見的有灰鯖鯊,暖海性上層魚類。性情兇猛,常追捕魚群。卵胎生噬人鯊體龐大,口大,弧形,牙銳利。性兇猛。為大洋性活潑魚類。吞食大型海生動物,有襲擊小船和噬人紀錄,有3屬5種。噬人鯊屬只1種,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溫帶海洋。我國在南海黃海曾有捕獲。鼠鯊屬有2種,廣布於寒帶和溫帶海區,中國尚無記錄;鯖鯊屬有2種,中國只1種,分布於南海、太平洋印度洋

特徵描述

鼠鯊科成員個性兇殘,讓人聞之色變的「大白鯊」即是鼠鯊科的一員。它們的身體呈紡錘型,大部分軀幹部位比較修長,這種體型泳速很快,追捕獵物時甚至可躍出水面。吻部多為尖突或錐狀,有些魚種會略為扁平,嘴巴相當大,位於腹位。鰓裂也大,自頭側往上延伸幾乎到背部位置;此外,五對鰓裂皆位於胸鰭基部之前,不具鰓耙。它們的牙齒在鯊魚中也算相當大的,有如尖尖的鑽子,也有寬扁的刀狀,或扁平的三角形。背鰭有二,第一背鰭遠大於第二背鰭,通常呈直立的三角形或外角稍圓的形狀。胸鰭窄長,成魚胸鰭長度幾乎與頭長相等,尾鰭為彎月狀,下葉略短於上葉,但強而有力,尾柄有明顯的側隆脊。

鼠鯊科魚類體型龐大(最大可達600公分),除了小型生物、大型哺乳類、人類甚至船隻,都可能成為它們攻擊的對象,電影劇情並非空穴來風。但即使如此,因為它們的經濟價值高,即使危險,仍是漁民的捕獵目標由於過度捕撈,它們的數量愈來愈少,可能會被列入保育類動物。它們的分布非常廣泛,幾乎所有的溫帶到熱帶各區海域皆有其蹤跡,目前全球共有3屬5種,台灣海域有2屬3種出沒。

鼠鯊科生活一近海中上表層,卵胎生,以各種魚類、其他鯊魚、魟、海鳥、水生哺乳類、烏賊及底棲甲殼類等為食。

種屬特徵

包括3屬5種。體紡錘形,吻尖,尾叉型。大型或中型。背鰭2個,無硬棘;第二背鰭和臀鰭都很小,呈退化現象。尾椎軸上翹,尾鰭叉形。尾柄每側具一顯著側突;尾基上、下方各具1凹窪。眼圓形,無瞬膜。鼻孔狹小。口大,深弧形,唇褶發達。牙側扁尖銳,前部牙細長,錐形,後部寬扁三角形,基底無側齒頭。鰓孔5個,寬大,位於胸鰭基前方。生活於表層,性兇猛,追逐鮐魚鯡魚等魚,部分種類對人類有一定危害。噬人鯊屬Carchrocles僅1種,即噬人鯊(食人鯊、大白鯊)Carcharodoncarcharias,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洋,我國在南海和黃海曾有捕獲。鼠鯊屬Lamna有2種,廣布於寒帶和溫帶海區,我國尚無記錄,太平洋鼠鯊(鮭鯊)Lamnaditropis分布於北太平洋,主要以鮭魚、銀鱈等為食;大西洋鼠鯊Lamnanasus數量較為稀少。鯖鯊屬有2種,中國只1種,分布於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國僅灰鯖鯊Isurusoxyrinchus,見於南海、東海和台灣海峽;尖吻鯖鯊Isuruspaucus分布於北大西洋、太平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