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靜息期

概述

畫家筆下的歐洲鼠疫圖畫家筆下的歐洲鼠疫圖

鼠疫自然疫源地並不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形成。這是因為,鼠疫病原體不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存下來,或造成鼠疫動物病流行。由於宿主媒介的數量變動以及宿主媒介的生理、病理、免疫狀態可以隨季節、年度而變化,因此,鼠疫的流行也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年際間流行強度的差異。鼠疫的靜息期有時超過十年、幾十年,甚至更長。

在近兩千年的人類歷史中,鼠疫始終扇動著黑色 的翅膀在地球上盤鏇。它在第一次世界流行中奪去了一億人的生命,造成了東羅馬帝國的衰敗。第二次世界流行使歐洲四分之一人口和東方數千萬人死於非命,並在許多地方播下了以後傳播死亡的種子,形成了疫源地。

這個幽靈也在中國肆虐,而且還在兩次世界大流行後,把中國的雲南作為新的策源地,導致了近百年的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再次使世界人口減少了1500萬。

20世紀50年代,第三次世界鼠疫流行結束,中國的鼠疫早於這個時間幾年先沉寂下來。現在很多專家認為,第三次世界鼠疫流行結束的原因同前兩次一樣,是鼠疫按其特有的規律,由活躍期進入靜息期,並不是人為控制的結果。這就是說,鼠疫在橫行百年後,它在它的自然疫源地和流行區內睡了。

專家介紹,鼠疫就是這樣時醒時睡,不知什麼時候會靜息,什麼原因又使它活躍,在靜息期它的保存機制到底是什麼,鼠疫菌隱藏在哪裡,這是世界鼠疫防制面對的艱難課題。

防範

中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不斷被發現。據1990年統計,當時的面積約為58萬平方公里。2000年底,這個面積增加了近42萬平方公里。

鼠防工作者按不同鼠疫菌保存宿主,把中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分成11種類型的疫源地。目前,在這些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中,除蒙古旱獺、布氏田鼠疫源地相對穩定外,其他均已處於活躍狀態。動物間疫情在西部旱獺疫源地和西南家鼠疫源地的局部地區連綿不斷,動物疫情波及人間的個別疫點也時有發生。儘管這些疫情都被及時撲滅,但給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事業提出了巨大課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