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猱

3、緣:爬樹。 14、跡:尋找。 15、輒:總是。

原文

獸有猱,小而善緣,利爪。虎首癢,輒使猱爬搔之,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覺也。猱徐取其腦啖之,而以其餘奉虎。虎食之,甚美,謂其忠益愛之近之。久之,虎腦空,痛發,跡猱。猱已走避高木矣。虎跳踉大吼,乃死。(據《古今譚概》改寫)

譯文

有一種狡猾的猴,體形小巧,善於爬樹,有鋒利的爪子。老虎的頭上發癢,就讓小猴給他不停地抓撓,(撓)出了洞,老虎特別舒服,沒有發覺腦袋撓破了。小猴慢慢地取它的腦漿吃掉,並用吃剩餘下的來獻給老虎。老虎認為猴很忠心,就更加喜愛和親近它了。時間長了,老虎的腦袋被掏空了,疼痛發作,尋找小猴的蹤跡。小猴卻已經逃跑到高樹上了。老虎跳躍著大聲吼叫,於是死了。

加點字

1、猱(náo):古書上說的一種猴。
2、善:善於,擅長。
3、緣:爬樹。
4、殊快:很舒服。殊:很,非常。快:高興、痛快。
5、啖:吃,(dàn)。
6、汰其餘: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余、剩下的。
7、腥:葷腥,即美味之意。
8、左右: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他的左右,表示尊敬。
9、口腹:指飲食。
10、蹤:追尋。
11、走避高木:逃避到高高的樹上去了。走,跑。避:躲避。
12、跳踉(liáng):跳躍。
13、使:讓。
14、跡:尋找。
15、輒:總是。

大意

,小而善緣利爪,攀援山林。山大王老虎首癢,便驅猱爬上頭頂抓不休,日久竟至撓成洞穴。虎因特別暢快而未察覺。猱慢慢地掏取虎腦髓吃,自己吃飽了,將剩餘的送給老虎吃,並獻媚說自己“偶獲葷腥,不敢私享,特奉大王。”老虎稱猱之忠心,已食己腦,仍未察覺。及至腦空痛發,方知因猱受害,欲尋猱治罪,怎奈猱黠已逃。悔恨交加的老虎,遂跳踉大吼而死。

分析

1.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一些領導幹部周圍,也有一些像黠猿一類的人。這些人世故圓滑,心術不正,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設身處地為領導當好參謀,而是工於歪門邪道,善於拍馬溜須、阿諛奉承、獻媚取寵。2.有些領導幹部喜歡有人拍馬溜須、阿諛奉承、常被纏綿綿,甜滋滋的媚言吹得頭腦昏昏,喪失了原則立場,不但使諂媚者實現了向上爬的美夢,而且自己或喪德、喪志、或違紀、枉法。這說明現實中存在著諂媚者生存滋長的土壤和條件。3.危害及教訓。媚言令人昏昏,會導致看錯人,說錯話,做錯事。像寓言中傷害自己,貽誤戰機的事情,都會發生.。因此,領導幹部在廉潔從政,潔身自好的同時,還要時時刻刻對身邊的黠猿之類的人物保持高度警惕。有這類問題的秘書人員也要自省自重,保持優良的作風。

啟示:

慎防獻媚之小人,以免在不經意間受其害.
奉承拍馬者必有壞心思,我們不可以輕易相信他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