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招

點招

”點招“,是學校的機動指標,是指高校在招生時點名錄取某一考生,即使考分沒有達到相應高校錄取線,如果能獲得“點招”指標,考生也可被正常統招錄取,而且進校後與其他學生在學習、生活、畢業等方面毫無區別。點招的前提是考生分別達到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的省控線。正常點招的名額一般控制在院校招生總計畫數的5%內。若某高校今年招生1000人,那么就存在50個點招名額。點招的學生好比高中擇校的學生,就是分數差點去學校交錢。點招進來的學生與正常錄取的學生是沒有任何差別,錄取通知書也是相同時間寄到,學籍都是一樣。點招只能點你志願里所填的學校,專業只要填了服從基本上可以任選。

基本信息

點招概念

點招即選擇性招生政策,是江蘇省獨有的,其他省市區均無相關政策。江蘇省選擇性招生是與收費直接掛鈎的。點招是學校的機動指標,是指高校在招生時點名錄取某一考生,即使考分沒有達到相應高校錄取線,如能獲得點招指標,考生也可被正常統招錄取,一般為學校教授和省市部分子女預留的指標。由於這部分對象每年都有指標,而他們不可能每年都有子女高考,所以部分指標就流向了市場,點招指標是統招計畫內的,和正常考上的沒有任何區別。其實就是通過關係渠道,拿到機動指標,在考生符合點錄條件的情況下,學校出面要求考試院放檔。正常點招的名額一般控制在院校招生總計畫數的5%內。若某高校今年招生1000人,那么就存在50個點招名額。點招的學生好比高中擇校的學生,就是分數差點去學校交錢。點招進來的學生與正常錄取的學生是沒有任何差別,錄取通知書也是相同時間寄到,學籍都是一樣。點招只能點你志願里所填的學校,專業只要填了服從基本上可以任選。
與預留計畫招生不同(教育部規定:高等學校及其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預留計畫使用的管理和監督),高等學校應集體研究決定本校調整計畫及預留計畫的使用。高等學校調整計畫或預留計畫應安排在生源人數多、質量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高等學校不得降低錄取標準指名錄取考生,並負責處理因調整或預留計畫使用不當造成的遺留問題。嚴禁高等學校利用調整計畫或預留計畫巧立名目向考生收費。安排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的本科高等學校,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內,可以預留少量計畫,用於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預留計畫不得超過本校本科計畫總數的1%。凡有預留計畫的高等學校,須將預留計畫數報其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後報教育部備案。
對於“點招”的解釋,江蘇省教育廳監察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身份的人士這樣認為:“招生中是沒有絕對公平的行為”,該負責人首先提出,“點招”是“民間說法”,事實上叫“選擇性計畫”,這類招生只要控制在計畫招生的5%以內,是容許存在的!這類學生使用選擇性計畫,大部分是以“捐資助學”形式存在的,這對一些落榜生而言是幸運的,相反,一些沒有“出資”者就沒有這個機會,所以這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公平的。然而對於各高校追加的機動指標是如何確定的?屬於“點招”範圍內的考生,是按照分數的高低進行“點招”,還是依照“貢獻”多少而定?這位人士稱,這需要學校根據相關規定自己定。
蘇州大學負責招生的夏東民書記指出,“點招費”其實是學校的“選擇性計畫”,但這種選擇性計畫並不是沒有標準的,首先考生必須是超過省控線,然後根據考生是否對選擇的專業有特長(以高考成績作參考)決定是否錄取,且即使錄取降分也必須有個限度,一般在投檔線下10分以內,“選擇性計畫”也必須控制在招生人數的5%。點招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點的分數差太多你就是再有錢都是沒法點的。
點招有什麼好處,和統招生是否一樣待遇?其實這些我們不必過多的說,因為最簡樸的事情就是,學校和教育廳都可以查詢的。它的好處就是只要你達到相應批次的省最低線就可以走相應批次的好學校!

點招條件

但不是說任何分數都可以點招的,條件不符合,花再多的錢也不行。
(1)必須填報擬錄取院校志願;
(2)未被其他院校錄取;或被其他院校錄取,有能力可以退檔的;
(3)考生成績必須在省控線上,和擬錄取院校(專業)的投檔線接近或等於省控線,蘇北部分或省外高校可低於省控線下5分。
(4)點招對選修等級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高校選修差一個等級是可以點招的,而且分數不夠還是可以點的,但也有個別高校在文化分和等級二者之間只能選擇一個情況點招。

點招原則

過了各省一本線的操作一本的點招,過了各省二本線的操作二本的點招,過了各省三本線的操作三本的點招,過了各省專科線的操作專科的點招,必須嚴格按照各省統一划定的分數批次線來操作,江蘇地區的考生點招江蘇省的大學,湖北省的考生點招湖北省的大學,成功率都是比較高的,因為不存在跨省投檔的問題,如果外省的學生點招江蘇地區的大學,涉及到一個跨省投檔的問題,能夠跨省投檔就可以點招,不能夠跨省投檔是點招不了的,比如浙江省考生點招南京大學,浙江省考試院如果把學生的電子檔案投到江蘇來,我們也可以實現成功的網上錄取,如果浙江省考試院不能夠把學生的電子檔案投到江蘇來,那么我們江蘇地區的大學是不可能錄取浙江省的考生的,必須要先實現投檔成功,然後才是網上錄取也就是點招的成功。
點招在全國的形勢。2009年3月31日《南京日報》以“聚焦高校點招潛規則,明碼標價減輕學校壓力”為題,公開報導了全國各地各個學校的點招。這則新聞被許多大網站轉載。江蘇目前是全國點招公開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廳08年就明確規定允許點招。

屬性

分數線:

必須過本科填報資格線,資格線就本二省控線下13分。例如:2009年江蘇的本一的省控線是338,本二的是326,專一的是248。如果想點招本科必須在311分以上,因為只有達到填報資格線才有資格填報本科批次的志願。如果沒有達到資格線,想點招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志願填報及錄取:

點招是在省招生網站上面和普通學生一樣填報志願的。學生的檔案只有通過省招生網站上面才能被高校所獲得。如果你沒有在省招生網站上面填報,高校就得不到你的檔案,那么你的學籍就沒法通過註冊。並且你的錄取情況都是可以在省招生網站上面查到。

學校專業:

點招學校的專業是由學生任意選擇的,不是說這個專業收不到人了才去點招的。

相關問題

點招是不是真的?

點招是確有其事還是大家炒作出來的?是真的。為什麼?2009年南京高考狀元王晗被南大點招,可謂是盡人皆知。一度被作為江蘇高考改革失敗的典型案例。所以說點招一事是確實存在的。
點招,又稱高考點招,高校點招,江蘇現在流行叫做校董指標,選擇性計畫,其實就是換湯不換藥,一回事。江蘇的高校點招,是全國唯一的一個公開的秘密,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點招的名額是怎么來的?

一般為學校教授和省市部分領導子女預留的指標。由於這部分對象每年都有指標,而他們不可能每年都有子女高考,所以部分指標都流向了市場,點招指標是統招計畫內的,和正常考上的沒有任何區別。

哪些人會選擇點招?

分數超過了省控線,但是沒有達到理想學校的分數線。點招就是讓那些過了省控線卻又沒有到學校錄取線的學生可以上到理想的學校。但是一般都費用不菲。並且名額極其有限。

點招合不合法?

現在還沒有什麼法律來說這種行為是否合法,可以說這是一個法律空白。但是不符合規定,教育部明令禁止點招行為。但是點招確實還是一直存在

點招指標有多少?

選擇性指標數(點招名額)一般是學校招生總數的5%。

點招指標是如何收費的?

選擇性指標的收費,根據學校不同,錄取批次不同,專業不同,價格也大不同,現在大部分院校在5—30萬不等的收費,特殊的也有50萬,100萬的。相比幾年前大部分學校2-5萬的收費,現在學校的收費已經翻了N倍了,而且還在不斷的漲價中。

學校是如何支配這筆錢的?

所有選擇性指標收費,統一進入學校的小金庫,作為學校在職員工的福利,也有的學校用來償還銀行貸款利息等。具體的支配由學校自己安排。
選擇性指標收費是如何制定的?
一般是在學校錄取前,學校會開校務會,參考其他院校的收費,在校務會上把價格給定下來。

點招的相關檔案

江蘇點招主要的支撐檔案是《江蘇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意見》,第十一條的第五、第六小點。
(五)關於政策性降分錄取
在各批次平行院校志願、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和院校服從志願錄取後,如仍有少數院校線上生源不足,不能完成招生計畫,根據有關規定,對本批次預先填報的平行院校志願中填有缺額院校志願的考生,按其志願,可在同批省控線下適當降分向缺額院校投檔,由院校擇優錄取。如按相關規定進行降分後,仍有少數院校生源不足,不能完成招生計畫,可再對本批次填報徵求(平行)院校志願中填有缺額院校志願的考生,按其志願,適當降分向缺額院校投檔,由院校擇優錄取。各批次最大降分幅度一般不超過10分(第三批本科視生源情況,可再適當降分)。
(六)關於選擇性招生
高校可按規定使用預留計畫進行選擇性招生。有關高校應在錄取工作開始前將選擇性招生的錄取原則和辦法向社會公布,接受考生和社會監督。高校的選擇性招生對象須填報該校志願,且符合下列條件:
1.普通類。考生必測科目等級必須達到4C1合格,文化分達到同批省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且選測科目等級達到招生高校在其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對選擇性招生對象的等級要求。如院校招生章程中未對選擇性招生對象的選測科目等級提出明確要求,則允許院校對兩門選測科目中的其中一門降低一個等級進行選擇性招生,但本科院校對選測科目等級要求不得低於C級。
當院校投檔線接近或等於省控線(5分以內,含5分,下同)時,如考生選測科目等級滿足上述條件的,院校可在本校投檔線下5分以內錄取。
2.體育類、藝術類。考生七門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等級中D級(技術科目不合格視為D級)不得超過三門。
選擇性招生原則上在同批省控線上錄取。如高校投檔線接近或等於省控線,可在學校投檔線下5分以內錄取,但不得低於同批省控線下5分。
3.對因生源不足降分錄取的高校,其選擇性招生,可在院校降分線下5分以內進行,但最多不超過同批省控線下15分。

點評

網友

“將‘點招’明碼標價就是把‘點招’合法化,把‘交錢上大學’合法化。”跟帖的眾多網友表示,大學裡的優質教育資源本來就稀缺,稀缺的東西如果再不能通過公平競爭的形式去爭取,還有什麼公平可言?

專家

“不過,相比暗箱操作而言,明碼標價的點招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種公平。”南京大學高校研究所所長龔放說,在當前對高校投入不足、高校建設新校區大量欠債的情況下,捐資助學對學校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分數比錢公平,錢比單純的條子、領導的關係公平。”
不過,龔放也認為,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為國家持續發展、更快發展提供後備力量的地方,它應該選擇最優秀的人才來培養。所以,高校選拔人才的方式應該是公平的,而不應該拜倒在金錢和權力之下。交了錢為學校發展是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從總體上來說,交了錢來上學的學生被培養成人才的幾率肯定比考上來的學生小。而且,一旦“點招”明碼標價,給學生傳遞的“價值觀”信號也不好。
“明碼標價是特殊背景下的權宜之計。”龔放說,高校自身也知道,靠“點招費”做不強學校,隨著社會公平機制的建立,高校招生機制的完善,明碼標價的“點招”最終會消失

相關報導

又是一年高招時。今年的高校錄取工作已全面開始。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江蘇一些高校高招諮詢點採訪,發現一個值得各招生高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重視與深思的問題,那就是“點招”。
“點招”,過去記者僅僅是有所耳聞,並不了解其實質內容。然而,這次在走訪中,不少考生和家長向記者反映說,“點招”在江蘇高招中,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監管,近年來在社會上已經產生了嚴重危害。同時,在權力與金錢的交易下,也滋生了高校內的腐敗。
“點招”=關係、權力+金錢?
大家所說的“點招”,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高校領導告訴記者,“點招”是民間說法,事實上叫“選擇性計畫”,指考生分別達到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的省控線,但未達到相應批次的高校錄取線,而由高校一般在投檔線下10分以內,採取降分“特招”進入的學生。
這位高校領導還明確說:“這類招生,各高校只要控制在計畫招生的5%以內,省教育主管部門是允許的。這已是江蘇省高招多年形成的規矩。”
“點招”的指標是如何分配的?
有位在高校負責招生工作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說:“每年的‘點招’,這些計畫指標我們招生處是沒有權力分配的。指標都由學校主要領導直接掌控,連學校分院級領導需要用指標,也要給學校領導打報告同意後,方可拿到。學校一般的教師就更難拿到這些指標了。”
更有了解“點招”內情的地方教育界人士直截了當對記者說:“無論是叫‘點招’,還是冠冕堂皇叫‘選擇性計畫’,關鍵在於關係,在於錢。假如在高校內有直接熟悉的領導,或者通過熟悉高校中層以上的領導和有影響的教授去辦理,一般出的錢會少一點。而且,在正式開始投檔前,就得落實指標,否則根本不可能‘點’得到。”
要拿到一個“點招”指標得花多少錢?
據記者了解,在國家211工程大學內,與高校批次的投檔線差10分內的考生,有的學校一個“點招”指標,就收25萬元以上的“捐資助學”款;在省屬高校內,有的學校一個指標能收10萬元以上的“捐資助學”款。
採訪中,有了解“點招”內幕者說,對於每一所高校“點招”收多少錢,省教育主管部門沒有明確規定,都是各高校自己決定,越有名的大學價格越高。尤其是近幾年來,就連一些蘇南民辦本科高校,同樣在出賣“點招”指標,來收取大量“捐資助學”款。
記者聽說這樣一件事:去年,無錫有一個理科考生的考分超過了本二省控線,但實際分數與自己想填報志願的蘇南一家省屬高校的錄取線,要相差幾分。於是,考生家長千方百計尋找關係,花了不少錢,轉來轉去,終於找到了這所高校內的一位中層幹部,並說好給學校交7萬元“點招”費。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將要正式錄取前,學校提出最少要他們出10萬的“捐資助學”款,才可以“點”到。面對這筆高額的所謂“捐資助學”款,這位考生和家長儘管前期錢也花了,因為沒有答應學校最後提出的要求,最終還是沒有“點”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面對就業“壓力”,一些重點高校和就業率比較穩定的專業,連續成為“點招”熱點。相應,“點招”的“捐資助學”款,也是逐年“水漲船高”。
“點招”是特殊背景下的權宜之計?
那么,社會上對於“點招”現象,又是如何看待?
說起“點招”,有人與記者交流時,是這樣評價的:“將‘點招’明碼標價就等於把‘點招’合法化,把‘交錢上大學’合法化。一小部分考生因為花錢‘點招’成功,而另外一些本來有希望錄取的考生,卻被‘拒之門外’。這樣下去,還有什麼公平可言?”
一位在高校多年負責招生工作的領導卻認為:“明碼標價‘點招’,是特殊背景下的權宜之計。高校自身也知道靠‘點招費’做不強學校,隨著社會公平機制的建立,高校招生機制的完善,明碼標價的‘點招’最終將會消失。”
更多人普遍認為,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為國家持續發展、更快發展提供後備力量的地方,它應該選擇最優秀的人才來培養。所以,高校選拔人才的方式應該是公平的,而不應該拜倒在金錢和權力之下。一旦“點招”明碼標價,給學生傳遞的“價值觀”信號也不好。
由此看來,江蘇“點招”,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江蘇目前在“點招”上已經出現一系列不正常現象。“點招”是否合理?對於考生是否公平?尤其對於如此漫天要價的“點招”,教育主管部門到底能否有所作為?我們將拭目以待。
結語
教育是不斷改革的,社會的進步要求著每一個人都要進步。我們在討論點招的利弊時候是否考慮到中國高等教育本身的問題?應試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多,我們必須改變遊戲規則。促進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最終結果將會是教育回歸到學校來。將是實現學校自主招生的全面化。因為只有讓懂教育的人才可以真正的教好學生,才可以教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生,我們是普通的人,在教育改革還沒有到達那一步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不用去聽那些亂七八糟的聲音,因為我們是領跑者!!相信一次,改變一生!!或許有人會說,你們做的是破壞教育公平的事情,還在這裡侃侃而談,真是不知道羞恥。我要說,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分數來決定一個人受教育的機會,也不能決定他們以後的發展,就像你們說的錢不能決定一切一樣,分數也不能決定一切。否則我們的教育就是封建社會的遺毒,就是學而優則士的年代。讓我們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來迎接明天!相信一次,改變一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