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中國

點中國

點中國,即中國域名,特指以中文頂級域“.中國”結尾的純中文域名,在全球網際網路上代表中國的中文頂級域名。“.中國”正式寫入全球根域名系統後,可實現“.中國”域名的全球範圍內無障礙訪問。

申請歷史

點中國點中國

CNNIC早在1998年就開始了“.中國”域名的技術研究,並先後在該領域完成兩項網際網路國際標準制定,解決了域名編碼中異體字、變體字的統一以及中文的繁簡等效互通問題,圍繞純中文全球頂級域名的技術研究和國際申請工作前後則歷經十年之久。

2008年6月,在ICANN巴黎年會上,ICANN理事會首次表決通過“允許使用其他語言包括中文等作為網際網路頂級域字元”,正式拉開了“.中國”域名國際申請的大幕。

2008年至2009年期間,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人員圍繞國際政策、申請規則、審批流程等內容,與ICANN及全球網際網路社群開展了大量溝通和協調工作,並最終推動包含“.中國”域名等在內的各國本國語言全球頂級域國際政策出台。

2009年11月16日,CNNIC向ICANN遞交了“.中國”域名國際申請。2010年6月25日,“.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完成所有評審環節並最終獲得ICANN理事會表決通過。“.中國”域名全球啟用正式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在第38屆ICANN年會上,來自新加坡、日本、韓國以及港澳台地區等在內的全球華語網際網路社群代表一致認為,“.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得以獲批,與中國在全球網際網路領域的話語權與日俱增緊密相關,也與廣大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全球網際網路市場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密不可分。

正式納入

2010年7月“.中國”域名正式納入全球根域名系統,實現全球訪問。.中國是含有中文字元的中文國家頂級域名,這種以“中文.中國”形式呈現的頂級域名全球通用,具有唯一性。

在世界任何地區,全球華語網民在瀏覽器地址欄中直接輸入“.中國”域名即可訪問相應網站,中國網站用戶可以直接將中文名稱註冊成“中文.中國”形式的域名供網民訪問,“.中國”域名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徵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據悉,由於繁、簡體“.中國”域名同時在ICANN理事會獲批,這為全球華人根據語言習慣訪問中文網站提供了極大方便。例如,在各大瀏覽器地址欄不論輸入繁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中國域名,還是簡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中國域名,都可準確進入北京大學網站。

特點

一是記憶簡單。

二是使用方便。由於英文字元“.”和中文句號“。”等效,繁體與簡體等效,使用“.中國”域名無需切換輸入法,網民可隨時從聊天、搜尋等中文輸入狀態,打開地址欄輸入中文域名查看網站。

三是承載品牌。幾乎所有企業都有自己獨立的中文品牌,中文域名不需要將品牌意譯或音譯成英文字元即可用作網路品牌。

蘋果系統加入

蘋果新系統添加了“.中國”域名鍵。蘋果新系統添加了“.中國”域名鍵。

在2010年11月蘋果[公司]發布的移動作業系統iOS4.2正式版上,蘋果公司]將“.中國”域名添加到內置輸入法中,這意味著,今後使用新系統的iPhoneiPad等設備,都將全面支持華語網民使用“ .中國”域名訪問相應網站。

蘋果公司的Safari瀏覽器支持“.中國”域名的直接訪問。例如:網民通過iPhone登錄新浪網,只需在地址欄輸入“新浪”後,長按“.com”鍵,而後選中“.中國”即可登錄新浪網站實現訪問,無需另行鍵入“.中國”漢字

在作業系統中直接置入更符合消費者語言套用習慣的“.中國”域名,正是蘋果公司加速“中國化”、擴張在華市場的信號。這種改變說明蘋果公司對中國市場、中國用戶更加看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