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慶安縣

1943年7月1日,慶城、鐵驪兩縣正式合併,改為慶安縣。 1947年2月,慶安縣由黑嫩聯合省第一專區管轄。 1965年6月,松花江專區改稱綏化專區,慶安縣隸屬綏化專區。

慶安縣下轄6個鎮、12個鄉:鎮:慶安鎮大羅鎮平安鎮久勝鎮勤勞鎮民樂鎮。 鄉:新民鄉建民鄉巨寶山鄉豐收鄉新勝鄉兩利鄉豐田鄉發展鄉同樂鄉致富鄉元寶鄉歡勝鄉
歷史沿革
慶安一帶,清代屬呼蘭城守尉轄地,後為呼蘭副都統管轄。原名“於清窩堡”。清同治初年,山東農民於清攜眷來此墾殖定居,漸成村落,稱“於清窩堡”。繼而商賈日興,1882 年(清光緒八年)改稱“於清街”。1885年5月(清光緒十一年四月),黑龍江將軍奏準,設定綏化廳治的同時,于于清街設分防經歷,並取“於清”二字之諧音,以“吉慶有餘”之意,定名“餘慶街”。1905年1月29日(清光緒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奏準設定縣的建制,沿用街名,定名餘慶縣。知縣王耀昆於同年11月17日(清光緒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於餘慶街“開用餘慶縣木質關防”。隸屬綏化府中華民國成立後,因與貴州省之餘慶縣重名,於1914年2月5日改為慶城縣。同年6月,隸屬綏蘭道管轄。1929年2月,撤銷道制,改由省直轄。東北淪陷後,初隸黑龍江省管轄,1934年12月改隸濱江省管轄。1939年6月,又改隸新設之北安省管轄。1943年7月1日,慶城、鐵驪兩縣正式合併,改為慶安縣。縣城改為慶安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慶安縣隸屬黑龍江省。1946年6月,將原鐵驪地區劃出,恢復鐵驪縣。1947年2月,慶安縣由黑嫩聯合省第一專區管轄。同年9月,黑嫩聯合省分開後,仍歸黑龍江省直轄。1956年3月,劃歸綏化專區管轄。1958年8月,改由松花江專區管轄。同年9月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鐵力縣,併入慶安縣。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原並人慶安縣的鐵力地區劃出,恢復鐵力縣。1965年6月,松花江專區改稱綏化專區,慶安縣隸屬綏化專區。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地級綏化市,慶安縣隸屬於綏化市。
土地資源:全縣幅員面積5,4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23萬畝,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為省標二級 ,速 磷含量為省標三 級,速 鉀含量為省標二級,速 氮含量為省標一級,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谷糜 、烤菸、甜菜、亞麻和瓜菜等作物。全縣農村人均占有土地7.96畝。
礦產資源:目前發現的有煤、鐵、鉛、砂金、黃鐵礦、氟石、蒙胱石、泥炭、水泥大理石、熔劑大理石、珍珠岩、紅粘土、石墨、頁岩、石英石、型砂、花崗岩、石膏、輝綠岩等20多種礦產。
林木資源:全縣林業經營總面積206萬畝,總蓄積量760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65%。林木種類有松樹、樺樹、楊樹、椴樹、柞樹、胡桃秋、水曲柳、黃波羅、色樹、榆樹、柳樹等十餘種。現有國營林場8個,即大青山林場曙光林場興山林場東風林場豐收林場金溝林場新青山林場和新立林場。
野生植物資源:菌生類有木耳、元蘑、猴頭、黃蘑、榛蘑、榆蘑、松蘑、花蘑、草蘑、地衣等。藥用類有山龍、地龍、蒼朮、五味子、百合、黃柏、大活、黃芪、柴胡、玉竹、馬齒莧,荊芥、防風、遠志、黨參、龍膽草、玲蘭、坤草、白頭翁、大力子,苦參、扁蓄、狼毒、土大黃、黃芹、車前子、地府等。其它類的有蕨菜、黃花菜、筆頭菜、大葉樟、小棱樟、香蒲、蘆葦等。
野生動物資源:獸類有狼、狍子、松鼠、灰鼠、野兔、狐狸、水獺、黃鼠狼等23種;禽類有野雞、野鴨、貓頭鷹 、飛龍、沙半雞、鵪鶉、鷺等15種;爬行類有蛇、穿山甲、晰蜴、田雞等。
水資源:境內主要河流有9條,即呼蘭河、歐根河、格木克河、伊吉密河、安幫河、拉林青河、銀河、雙銀河、泥爾河,水資源較為豐富,總量為77.64億立方米。中小型水庫7座,即柳河水庫、靠山水庫、大泉眼水庫、大石川水庫、前程水庫、新展水庫、大頂山水庫,灌區6處,即和平灌區、勞模灌區、建業灌區、蘭河灌區、同樂灌區、豐田灌區。
旅遊資源:慶安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開發前景十分廣闊。三山環繞,九河匯流,四季分明,自然風光獨特,如詩如畫,美不勝收;新石器時期的“楊玉坡”遺址、“石人溝”墓藏群,青銅器時期的“趙勤遺址”、遼金時代“岳家店”遺址等歷史遺蹟,記載著慶安4000年的悠久歷史和豐厚的人文積澱;疙瘩山、金馬駒、青水山、廟嶺呼蘭河、獨角龍、石人城、青蛙、官五爺大山、雙龍泉、更新送松、財神廟、龍母廟等神話傳說,為慶安增添了濃厚的神奇色彩;高山密林深處,深深印著趙尚志馬占山於天放張占勤等抗日英雄的足跡;名噪全國的柳河“五七幹校”,更讓眾多的老幹部、老知青魂牽夢繞。現已建成望龍山省級森林公園、柳河風景區、九龍泉度假村、人民公園、“靠山風景區、雙龍山風景區等旅遊景點,柳河風景區,2004年4月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每年來到慶安觀光旅遊的遊客達10餘萬人次,來自旅遊業直接、間接收入達3000萬元以上。
地名 慶安縣是黑龍江省綏化市附屬的縣城,農業較為發達,交通便利,有哈佳鐵路哈伊高速公路經過,距離哈爾濱200多公里,全縣有人口36萬餘人。經濟發展較快,已經形成了以糧食加工和製藥,釀酒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 慶安已經成功舉辦了5界黑龍江慶安綠色食品節,農業迅速發展,城市建設也日益完善,成為中國東北又一顆閃耀的明星.
“綠節”已成為展示慶安發展成就的視窗,成為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舞台,成為全縣人民喜慶的節日。“綠節”旨在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提升慶安經濟發展的層次和水平,進一步建設綠色慶安、生態慶安、和諧慶安,將推動環保經濟發展、建設綠色家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