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東亞大學

黑龍江東亞大學

黑龍江東亞大學(即原齊齊哈爾第一工具機廠職工機電學院),是一所具有自考本科、專科、中專、學歷文憑考試專科層次,“3+2”高等職業教育四種類型三個層次的學歷教育和五大類38種職業技能非學歷培訓教育的民辦高校,它走出了一條“自主辦學、自擔費用、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民辦道路。

基本信息

概況

黑龍江東亞大學(即原齊齊哈爾第一工具機廠職工機電學院)對企業教育進行大膽改革,走出了“自主辦學、自擔費用、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民辦道路。齊齊哈爾第一工具機廠是擁有1.2萬人職工的國有大型企業,依據市場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學院由依賴企業生存,單一為企業培養人才的成人高等專科教育轉變為自考本科、專科、中專、學歷文憑考試專科層次,“3+2”高等職業教育四種類型三個層次的學歷教育和五大類38種職業技能非學歷培訓教育的民辦高校,校名改為黑龍江東亞大學。招生範圍由本企業轉變面向全國招生。

目前全校5700名學生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教育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運用。除了辦好高學歷教育外,學校還利用實驗室、計算機中心等場所開辦了東亞家電維修學校、東亞計算機學校、東亞外國語學校、東亞藝術學校等,通過教育產業化手段,盤活了大量教育資源,發揮了教育資源的整體效益。5年來,黑龍江東亞大學新增固定資產1500萬元,自建5858平方米校舍,購置300多台專業用微機,裝備了微機控制多聲道語音室、多媒體室、電氣物理等7個專業實驗室,建立了調頻廣播電台。黑龍江東亞大學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的存量,通過滿足社會對教育多樣化需求,換取了辦學資金的增量,實現了國有教育資源的保值增值。

1998年年初,黑龍江東亞大學又對齊齊哈爾第一工具機廠的另外8所學校進行了企業辦教育的資源重組,以東亞大學為龍頭組建了東亞學團,形成了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基礎教育到各類職業技術教育的民辦教育集團,從而徹底解除了齊齊哈爾第一工具機廠企業辦教育的沉重負擔。組建後的東亞學團,共擁有5處校園,有除盲、聾、啞特殊教育外各類在校生11700名,其中基礎教育學生5325名。盤活企辦教育資源5000多萬元。東亞學團成立後,黑龍江東亞大學利用自己實行民辦教育的管理經驗對其他8所企業學校轉民辦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們實施“激活一線、精化二線、推出三線”戰略,實行了崗位責任制、教師聘用制、結構工資制和財務派駐制等四項制度改革,轉、下崗人員171人。學團對各校辦學形式實行改革,增加了寄宿制。東亞學團成立後,黑龍江東亞大學以自己雄厚的經濟實力反哺基礎教育,投資700萬元,在一廠二中建立了5700平方米寄宿大樓;在一廠教育大院建立起綜合試驗樓。

成績

學院所獲榮譽學院所獲榮譽

學院是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學院被齊齊哈爾市旅遊局批准為“教育旅遊示範點”。

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項目已被黑龍江省教育廳列入我省高校設定‘十一五’規劃。

校長介紹

學校夜景學校夜景

曹勇安教授是黑龍江東亞學團、齊齊哈爾職業學院的創辦人,現任黑龍江東亞學團董事長、齊齊哈爾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曹勇安教授17歲即投身教育事業,38年矢志不渝追逐教育夢想。 在公辦教育體系中,他從教師做到校長,又從校長一直做到了國有大型企業的教育處長,但由於受到管理體制的限制,“不想做的事情天天做,想做的一件都做不了”。曹勇安認為:建一所學校不如買一所學校;買一所學校不如用管理改造一所學校。他通過整合沉澱性教育資源,進行辦學體制的創新。 1993年,他所創辦的民辦高校兼併了公辦的職工大學,開創了民辦高校兼併公辦高校之先河。經過十七年的探索,曹勇安率領下的黑龍江東亞學團和齊齊哈爾職業學院茁壯成長,其教育改革實踐成為了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教學案例。曹勇安是民辦教育和高職高專院校中唯一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聘為兼職教授的人,在這個講台上一站就是十年。 曹勇安先後榮獲齊齊哈爾市“十佳校長”、“特等勞動模範”,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辦學觀點

校長曹勇安校長曹勇安

黑龍江東亞學團董事長曹勇安認為:在民辦高校里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的基礎性能力,是買不來、偷不去、拆不開、帶不走的。買不來,不能通過純資本手段來直接獲得;偷不去,是別人無法簡單克隆;拆不開,它是管理、人才、體制、機制一系列融為一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如同兩隻鞋,不能夠拆開獨立存在;帶不走,核心競爭力必須通過整體運作機制來實現,不是某個人的身價。能被競爭對手挖走的“關鍵人物”不是核心競爭力

曹勇安認為,民辦學校既要形而上,又要形而下。“形而上是看準了方向,形而下是只要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民辦學校肯定要有一個大的發展,但不是每一個都發展,更不是平均發展。核心在於能力的提升。提高創新的能力,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創新的實踐。”總結民辦生態,曹勇安的體會是:“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能夠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不要拿舊船票來登新客船。校長的核心競爭能力就是預測變化和創造變化。” 他進而總結:以不變應萬變和以變應變的有機結合正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而養育一個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一朝一夕。

“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需要千錘百鍊,一個優良向上的校風需要千呼萬喚;與時俱進的課程體系建設需要千辛萬苦。”在曹勇安眼中,這是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買不來、偷不去、拆不開、帶不走的“三樣兒”。曹勇安認為,制度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習慣,習慣培育傳統,傳統積澱文化。校園文化建設是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東亞學團的所有學校有這么一句話:先做你應該做的事情,再做你喜歡做的。“這就叫文化的認同。這是起碼的東西。我常說:有度量,容忍你不能改變的事情,有勇氣,去改變你能夠改變的事情,有智慧,能區別哪些能改變哪些不能改變。現在好多人把它整倒了,所以老喊痛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