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軸鳳丫蕨

黑軸鳳丫蕨

黑軸鳳丫蕨植株高50-70厘米。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植物物種,生長分布在廣西、貴州一帶。長在海拔730-1 0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黑軸鳳丫蕨(原變種)
拉丁學名:Coniogramme robusta Christ var. robusta
門:蕨類植物門
綱:薄囊蕨綱
目:水龍骨目
科:裸子蕨科
屬:鳳丫蕨屬

形態特徵

葉遠生;柄長25-35厘米,粗約2毫米,亮栗黑色,上面有溝,下面圓形;葉片長圓形或闊卵形,幾與葉柄等長,寬15-22厘米,單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2-4對,幾同形同大長13-17厘米,寬3-6厘米,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短尾頭,基部略不對稱,圓楔形或形,上側略下延,無柄,頂生羽片較其下的為大,有1-2厘米長的柄;羽片邊緣軟骨質矮鈍的疏齒。葉脈明顯,一至二回分叉,頂端有棒形或長卵形水囊,伸達鋸齒基部以下。葉乾後草質,綠色或黃綠色,兩面分布到水囊基部,離葉邊2毫米。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3(1)卷 )

產地分布

產廣西(羅城,苗山)、貴州(貴陽、遵義,金頂山,海拔730-1 000米。

裸子蕨科植物(二)

陸生中小型植物。根狀莖橫走、斜升或直立,有網狀或管狀中柱,被鱗片或毛。約有17屬,分布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少數達北半球溫帶;中國有5屬。

裸子蕨科植物

陸生中小型植物。根狀莖橫走、斜升或直立,有網狀或管狀中柱,被鱗片或毛。葉遠生、近生或簇生,有柄、柄為禾稈色或栗色,有U形或圓形維管束;葉片一至三回羽狀(罕為單葉而基部為心臟形或戟形),多少被毛或鱗片(罕為光滑),草質(罕為軟革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