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二人轉

黑山二人轉

黑山二人轉是遼西走廊上流動的民間歌舞,主要為遼西走廊上歷代商旅、官兵服務。遼西古道上的騾馬大市,正是黑山二人轉發展繁榮的大舞台。

淵源

黑山二人轉黑山二人轉
黑山縣是中華民族溝通關內外的咽喉要道,是關內外進行政治經濟聯繫和文化藝術交流的必經之路。黑山縣半拉門鄉是東北二人轉的發祥地之一。從歷史上藝人的流動情況來看,遼北、吉林、黑龍江一帶著名唱手,有不少都是黑山縣人,或者和黑山縣藝人有師承關係。黑山縣對普及和推廣東北二人轉功不可沒。黑山二人轉是遼西走廊上流動的民間歌舞,主要為遼西走廊上歷代商旅、官兵服務。遼西古道上的騾馬大市,正是黑山二人轉發展繁榮的大舞台。所以,黑山二人轉在汲取關內外各民族歌舞藝術的基礎上,形成了區別于吉林、黑龍江地區的二人轉的獨特形態。黑山二人轉表演細膩,唱腔豐富,有許多優秀的保留劇目和極具特色的行業習俗。純正、優美、“字重、腔清、乾板奪字”是黑山“二人轉”的精華所在。這種“大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藝術形式在黑山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80%的農民都會唱上幾句,在不少鄉村,很多夫妻組成行話所說的“一副架”常年在東北三省演出。黑山縣二人轉不但在史、志、論的發掘整理上有了長足進展,在劇目的創作、整理和演出上也成果輝煌。作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黑山二人轉應本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原則,繁榮二人轉的創作和演出,讓黑山二人轉這朵奇葩在中華文藝的百花園中更加嬌艷。

藝人

有專家說,二人轉藝術是農民的“一個充滿音樂情趣的宇宙”,是一種生命形式,是宣洩的載體。二人轉音樂號稱“九腔十八調”,是東北民歌、秧歌、民間音樂的總匯,是關東大野和民族風情經長期積澱而成的“鄉音”。二人轉也像相聲一樣有四門基本功——唱、說、扮、舞。“說”在二人轉的表演中雖然不像唱占的比重那么大,但真正的說口做到“抱板、滾板、乾板奪字”,不丟一字,不丟一板,也不是那么容易。傳統的二人轉藝術在黑山的文化史冊上占有重要位置,在發展現代二人轉藝術上,黑山更是人才濟濟。吉林省著名二人轉藝人李青山的師傅張相臣,是黑山縣早期藝人之一,其藝術造詣很深,尤其精通抱板、掏板等技巧,板槽子功夫很硬,由此可見,二人轉東西南北四派以講板頭為特點的西派推黑山為代表,確實是由來已久的。黑山二人轉著名女藝人李秀媛(藝名筱月霞)板頭硬,嘴皮子利落,以“慢板聽味,快板聽字”聞名藝壇。遼寧省二人轉專家馬力對她的抱板、滾板等唱功給予很高評價。老人家儘管已年近古稀,但每天都要向弟子悉心傳授二人轉的唱腔、身段、扇子、手絹等技藝。20多年來,已經有500多名弟子師從李秀媛。這位老人正在為黑山二人轉的繼承和發揚起著橋樑和紐帶的作用,當地人戲稱老人是“縣寶”級的人物。目前,黑山有一個專業黑山二人轉劇團,還有多個民間二人轉藝人小班。李秀媛、朱桂珍李文蘭、金文志、楊少哲等藝人退休多年,雖然身體狀況不佳,但也培養出不少二人轉新秀。王麗珠、盧翠萍等中年演員,始終活躍在演出一線。王小寶、孫麗蓉在首屆趙本山杯二人轉大賽中獲金獎、銀獎後,隨著電視劇《劉老根》的熱播,二人也隨著二人轉,轉紅了全國。

保護

目前,已經很少有人記得這些優秀的保留 劇目和極具特色與行業習俗的二人轉演員了。從老藝人口中搶救二人轉文化遺產,已屬當務之急。發掘整理遼西二人轉的保留劇目,在當前,對推陳出新,淨化、綠化、美化二人轉舞台,還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發展和扶持綠色、地道的二人轉藝術,黑山縣在幾年前就舉辦過兩次二人轉大賽,2003年還承辦了遼寧省“梅雪杯”二人轉擂台賽。通過各種比賽促進了演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優秀演員相繼湧現出來。今年5月20日,黑山縣舉行了“打造黑山二人轉文化品牌理論研討會”。會上,東北二人轉音樂專家那炳晨認為,新時期二人轉的呈現可以是“不全是曲藝的曲藝,不全是戲曲的戲曲,不全是歌舞的歌舞,不全是小品的小品”,“隨著二人轉演員素質的提高,髒口會淡化變成幽默,不必大驚失色”,“人民民眾喜歡的滿意的作品就是標準”。據了解,黑山縣已經把“二人轉”作為一個文化品牌響亮地打了出去,黑山縣委、縣政府在打造“二人轉”品牌中做了許多具體的事。一是在很早以前,1986年就建立了藝人檔案。有一種叫“高粱紅”的唱法,就是農忙時種地,農閒時演唱,常年堅持演唱的有100多人;再一個就是積極申報請求“二人轉”基地縣。被遼寧省文化廳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試點項目後,黑山二人轉文化保護工作者們正致力於二人轉史、志、論的發掘整理;二人轉劇目和劇本創作及表演;建立文字資料及音像資料檔案;建立西派二人轉培訓基地和西派二人轉研究機構等。通過不斷挖掘黑山二人轉這一民間文化資源,培養選拔高素質的藝術人才,二人轉藝術市場必將更為繁榮,黑山二人轉也將作為錦州的又一張文化名片再次唱響東北乃至全國。錦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黑山二人轉,在文化資源豐富的遼西中心城市錦州,有著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亟待保護。

演出形式

黑山二人轉藝術所代表的西派風格特色鮮明,技藝高超,以唱功、說功、絕活見長,重板頭,擅長抱板、滾板等,味正腔濃,唱腔豐富。黑山二人轉藝術的唱功、說功成為東北二人轉的主流表現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