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咽齒鯛

黑大咽齒鯛

黑大咽齒鯛為隆頭魚科物種,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舄湖,分布在印度至西太平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黑大咽齒鯛黑大咽齒鯛

中文名:黑大咽齒鯛 胸斑大咽齒魚

俗名:石斑龍 娘仔魚 黑大咽鸚鯛 黑曲齒鸚鯛 黑鸚鯛 

學名:Macropharyngodonnegrosensis

英文名:Negroswrasse,Yellowspottedwrasse,Blackwrasse,Blackleopardwrasse

命名者Herre,1932

科名:Labridae

科中文名:隆頭魚科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安達曼海到薩摩亞,北至日本、中國台灣,南至大堡礁海域等。中國台灣除西部外,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模式種產地:Dumaguete,OrientalNegros,Philippines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舄湖

棲息深度:8-32米

最大體長:12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長形,側扁。頭高;吻尖。上下頜前方各二對犬齒,上外側一對向後方彎曲,上頜後方有一犬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僅後下方游離;鰓膜與峽部相連。鱗片中型,吻部、頰部與鰓蓋裸露。D.IX,11;A.III,11;P.12;L.l.27;胸鰭圓形;腹鰭尖形,第一棘或延長;尾鰭圓形。體黑褐色,成雄魚每一鱗片具藍白色橫線,頭具不規則藍白帶,幼魚及雌魚身體及頭部具許多細白點;胸鰭透明,基部黑色;背與臀鰭黑褐色,具白色斜蟲紋;尾鰭透明,鰭條具成列的黑點,雄魚上下緣具寬黑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水錶層到深約32公尺的砂礫、岩礁岸都有它的芳蹤,尤其是亞潮帶的珊瑚礁平台、舄湖外圍及向海陡礁區等。以小蝦、軟體動物、海星,以及多毛類之蠕蟲等為食。

漁業利用

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是較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可食用,但個體小,較無食用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