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阿南魚

北斗阿南魚

北斗阿南魚,又稱北斗鸚鯛、黃尾阿南魚,俗名珍珠龍、真珠龍、黃尾龍,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一個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北斗阿南魚北斗阿南魚

俗名:珍珠龍 真珠龍 黃尾龍 北斗鸚鯛 娘仔魚 

學名:Anampsesmeleagrides

英文名:Yellowtailtamarin,Yellow-tailtamarin,Yellowtailtamarin,Spottedwrasse,Speckledwrasse,Yellowtailwrasse,Dottedwrasse,Marblewrasse

中文名:北斗阿南魚黃尾阿南魚

科名:Labridae

科中文名:隆頭魚科

同種異名:Anampsesamboinensis,Anampseslunatus,Anampsesmeleagris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及東非岸邊至薩摩亞,北至琉球,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及東加海域等。中國台灣各處海域皆可發現。

模式種產地:Muritius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3-60米

最大體長:22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長形,側扁。口小;唇稍厚,內側具縐褶;上下頜前方各有一對向前伸出門狀齒,扁平而有切截緣。體被大或中大鱗,頭部眼前無鱗,胸部鱗片不較體側為大;側線連續。D.IX,12;A.III,12;L.l.26;G.R.18-20;幼魚尾鰭圓型,成魚凹型至截型。體色隨魚齡及性別而異;雌魚體黑褐色,吻部前側紅色,體側每一鱗片具小白圓點,尾鰭黃色。雄魚體及鰭黑褐色,體側每一鱗片具細藍線尾鰭末緣具一弧形藍線,線後至鰭緣色較淡。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面海的礁砂混合區域,亦常見於珊瑚或海綿的棲息地,深度可達60公尺。白天在珊瑚礁區覓食活動,晚上則鑽沙而眠。一般為雌魚較常見。具性轉變的行為,屬於先雌後雄型。以小型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多毛類等為食。

漁業利用

中小型之隆頭魚,台灣南部及蘭嶼之礁岸海域為主要釣場。由於顏色鮮明可愛,主要做為觀賞用魚,亦可食用,清蒸或紅燒均可,廣東菜館稱之為「青衣」 。

觀賞魚導航(三)

觀賞魚只是指那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種不下數千種。它們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有的來自熱帶地區。它們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它們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