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縣

黃驊縣

黃驊縣(HuAnghdaXian)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縣人民政府駐7地城關在省會石家莊東偏北252公里處。北與天津市毗鄰,東臨渤海,南與孟村回族自治縣、海興縣接壤,西與青縣、滄縣交匯。為了紀念黃驊烈士,邊區政府於1945年8月決定將新青縣正式改名為黃驊縣。1989年國務院批准黃驊撤縣建市。

基本信息

歷史

黃驊縣黃驊縣

黃驊歷史悠久,大約在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今黃驊羊二莊鄉置柳縣。柳縣是秦推行郡縣制首批置縣之一。秦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之藥,率500名童男和500名童女渡海到蓬萊,入海前經柳縣,在今羊二莊西建卯兮城。1938年建立新海縣,1943年由新海縣與青城縣合併為新青縣。194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犧牲於縣內的黃驊(原115師教導六旅副旅長兼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烈士而易名黃驊縣。1989年撤縣建市。

自然資源

礦產有石油和石油氣。魚類有梭魚、鮐魚、鱸魚、鯧魚、黃花魚等。土特產主要有渤海對蝦、三疣梭子蟹、黃驊魚罐頭。名勝古蹟主要有張宗禹墓、郭堤城遺址、市博物館、烈士陵園。

黃驊縣(HuAnghdaXian)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縣人民政府駐7地城關在省會石家莊東偏北252公里處。北與天津市毗鄰,東臨渤海,南與孟村回族自治縣、海興縣接壤,西與青縣、滄縣交匯。

關於黃驊

黃驊原名黃金山,1911年出生於湖北省陽新縣良上村。1930年5月,他參加紅軍,隨後參加長征。1941年4月,調任115

黃驊黃驊

師教導六旅任少校副旅長。同年7、8月間,又任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當時,冀魯邊軍區是對敵鬥爭環境最艱苦的地區之一,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靈活運用“集中優勢兵力,打其一點”的方針,頻頻出擊,不斷取得反“掃蕩”鬥爭的勝利
1943年6月30日晚,會議正在進行時,受圖謀公開叛變投敵的邢仁甫指使,司令部手槍隊長馮冠奎帶著11名貼身隊員,騙過警衛,將黃驊等5人當場槍殺。
為了紀念黃驊烈士,邊區政府於1945年8月決定將新青縣正式改名為黃驊縣。1989年國務院批准黃驊撤縣建市。

黃驊縣名人

開國少將——辛國治

辛國治辛國治

辛國治(1921—)河北省黃驊縣人。一九三七年參加本地抗日救國會。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黃驊縣抗日救國會第十一分會秘書,八路軍一一五師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六支隊連政治指導員、支隊政治處宣教股股長,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長、組織科科長,渤海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處副主任、主任。解放戰爭時期,往渤海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山東兵團渤海縱隊第十一師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師政治委員,華東軍區公安部隊政治部副主任,上海警備區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青年部部長,北海艦隊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南海艦隊副政治委員。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作家王新華

黃驊縣出了位作家王新華。王新華1934年生,當過兒童團團員,當年黃驊率部多次在他居住的新海縣張皮村(今屬海興縣)出入、駐紮。黃驊的故事曾給王新華深刻的印象。
王新華愛好文學,頗有成就,1978年,他加入了河北省作家協會。1984年,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寫黃驊烈士的故事。為了創作,1985年,他申請調到黃驊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任副主任,開始大量收集黃驊烈士的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