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駿麒

駿麒:男,1934年1月生,1956年8月畢業於南京農學院農學系;歷任副所長、所長、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我國著名的棉花專家及植物基因工程育種專家。他長期進行棉屬野生種的收集工作,保存並加以利用研究,現在已收集保存了30多種棉屬野生種。

基本信息

主要業績

棉花基因工程育種:

自70年代末以來致力於棉花生物工程的育種工作,並在國際上首創“花粉管通道法”,先後利用天然的花粉管通道將外源的DNA和殺蟲基因(Bt、CPTI、API)和抗病基因(AI8、API)分別導入棉花中,從而培育成了轉基因抗枯萎病、抗黃萎病的棉花新品種和轉基因抗棉鈴蟲棉花新品種以及雜交棉組合。並套用於大生產,成為我國生物工程育種的一項重大進展,無論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獨創性,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技術為生物工程高技術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下游技術支持。目前已在全國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以色列、朝鮮等國家套用於棉花、水稻、豆類等十多種農作物轉基因工程的育種工作。

稻、麥、蔬菜基因工程育種:

近年來,他把轉基因育種研究又拓寬到了其它農作物,並在抗蟲稻、抗病稻、抗除草劑稻、高蛋白質小麥、抗蟲、抗病蔬菜和瓜果等基因工程育種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性的進展。

棉花遺傳育種:

他長期進行棉屬野生種的收集工作,保存並加以利用研究,現在已收集保存了30多種棉屬野生種。使其工作的江蘇省農科院成為目前國內擁有棉屬野生種數量最多的單位。他成功的克服了棉屬野生種在我國自然條件下不能開花結實的難題,他通過種間雜交技術培育出了一批優異新品種,並擴大了棉花基因庫,為我國棉花育種工作積累了後力。通過遠緣雜交培育成蘇棉1號、蘇棉3號,推廣面積達500萬畝。在海陸雜交優勢利用方面,肯定了強優勢組合,並將芽黃指示性狀用於F1制種,為解決我國長絨棉生產開闢了新途徑。

成就榮譽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先後發表論文80餘篇,主要有《外源海島棉DNA導致陸地棉性狀的變異》、《外源抗枯萎病DNA導致感病棉的抗性轉移》、《農業分子育種—授粉後外源DNA導入植物的技術》、《外源DNA導入棉花胚胎》、《海島棉與陸地棉雜種一代優勢利用的研究》、《蘇雲金芽孢桿菌(B、T)殺蟲晶體蛋白基因導入棉花獲得轉基因植株》等。專著有《中國棉作學》、《江蘇棉作科學》、《棉花及其產品》、《農業分子育種研究進展》等11本。先後獲得國家級、部級、省級科技成果進步獎11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1等獎2項、2等獎3項、3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大會獎3項、中國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