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山

黃袍山位於湖北省通城縣塘湖鎮,是湖北十大名山之一,是中國第一個紅色縣級政權的建立地,具有眾多優美自然景觀。

位於通城縣塘湖鎮境內,據《通城縣誌》云:古代有仙人曬黃袍於此,故名黃袍山。原來這裡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話說當年玉帝與王母娘娘於瑤池設宴會仙,眾仙品嘗瓊漿佳肴,皆讚不絕口。呂洞賓欲窺調料秘訣,便潛入膳房,偷得仙油一瓶,藏於袍內,後降落於此山。仙廚稟告王母,王母道:“此乃仙宮神物,不可偷泄人間。”鏇即派遣天兵十萬雲降此山,嚴查追還。洞賓情急,將油瓶擲出,油瓶碎,仙油濺散,洞賓袍染。這種仙油,黃澄澄,亮晶晶,竟將洞賓仙袍染成橙黃色,與玉帝所穿龍袍酷似。呂洞賓大驚,便洗袍曬此。當地山民據此便取名為黃袍山。清代庠生吳家璉賦詩《黃袍山》云:“天匠裁成褕制工,搜懸負扆卓東峰。含風褶漾翩遷浪,映日襟湛衣幘蹤,花鄉青岩披錦翟,紫凝秋嶂曬黃袍。無人敢著儀威赫,長掛崇山襲獷儂。”從山形俊逸秀美的角度來解釋“黃袍”之名。清代正位禮生吳鎮題《黃袍山石溪瀑布》云:“誰把素絲織縞綾,高懸青嶂漂澄泓。九天飛帛飄風閃,匝地函絹盪日明。劃破頑崖聯翠浪,皮開迭岫繡紅英。珠拋玉翠寒侵骨,灌耳龍雷潄衣晶。”把一幅風光秀麗、氣勢磅薄的山水畫展現在人們眼前。石溪瀑布即今日之白水岩瀑布,站在瀑布前,看到的是天際飄來的一段白綾,在清風中閃動,令人聯想到舞台上揮灑的水袖,正在表演著藝術化的人生;聽到的是綿遠深沉的滾滾春雷,令你感到一股勃勃生氣在身邊躁動,似將以千軍萬馬之勢躍出山川奔騰向前。黃袍山的夜珠窩,是黃庭堅退歸林下以後隱居的魯直第,這裡尚存有伐桂書院,據說就是當年黃庭堅晚年寫詩作畫的地方。

黃袍山簡介

通城縣黃袍山 又名華羅寨、盤古大山、大盤山、仙聖山、三尖山等,與武當山、神農架、大洪山、九宮山等同列為湖北十大名山。黃袍山位於鹹寧市通城縣塘湖鎮東,湖北省10大旅遊名村通城縣塘湖鎮荻田村位於山下。黃袍山是中國第一個紅色縣級政權的建立地、元帥羅榮桓革命初期起步地、南鄂唯一“一門三尚書”之故里、北宋抗金英雄方瓊之老家、唐代末期揭竿而起開山立寨的草莽大王張十萬之駐地、勇救毛主席的英雄母親黃菊媽家鄉、更有黃庭堅黃氏宗祠之所在、也是黃庭堅曾退隱休養之地、黃袍山還有方迪、方琳、方瓊、金興政、金同慶、汪潤田、汪宗翰、金閣背、劉塘湖、吳冀泰、王開運等等十數位進士,還有胡七公、方迪等等周邊姓氏起源之宗祖。黃袍山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山,這是一座紅色的山、綠色的山、英雄的山、人文的山、更是一座有著眾多自然景觀如“華中第一瀑”“插劍岩”等獨步南鄂的景點的奇山。

通城縣黃袍山(姜詠勝攝)通城縣黃袍山(姜詠勝攝)
目前有紅色景點:羅榮桓元帥紀念館、湘鄂贛黃袍山革命烈士陵園、英雄母親黃菊媽陵園、湘鄂贛黨校舊址、通崇修縣政府舊址、紅軍洞、八百壯士墓群、八百壯士紀念館(籌建)等,
自然景點有:中國十大落差最大瀑布之一的白水崖瀑布、水簾洞、怪石峰、插劍岩、巨乳石、仙人埂、玉泉宮(又名大泉洞)、神龍洞、燕子岩群洞、痴情谷--甘坑谷、大泉仙谷、夾井峽谷、佛家聖地嫦娥山白玉寺、道家古石屋遺址等等。
人文景點有:一門三尚書遺址、荻田村玉溪沿河仿古街(籌建)、北宋抗金英雄大元帥岳飛之師--方瓊墓地、明朝進士汪潤田故居、黃庭堅退隱黃袍山的“魯直第”、夜珠窩“文定世第”、秦漢時期張良創辦的“伐桂書院”、幕阜書院遺址、華羅山寨古兵寨遺址等
華羅寨系黃袍山主峰,海拔1386米,位於湖北省通城縣東,東與崇陽縣高梘接壤,南與江西修水相鄰。華羅寨峰下為大盤山,大盤山在民間傳說為盤古開天地之所在,因為神話,不足為信。黃袍山下有一岩名石溪岩、又名玉溪岩、白水岩等,有大水,奔涌瀉下而成巨瀑,名黃袍山白水崖瀑布,岩頂海撥約330米,岩高若170米,寬若80米。
華羅寨東南北俱陡岩峭壁,唯西南一路,名仙人埂,從岩石鑿梯,可登峰巔。峰頂寬約百餘畝,有清泉可汲。
華羅寨原名羅寨或羅山,早在夏商王朝時期,羅國是楚國的附屬國,也可謂楚國的分支,初期的羅國古都政治中心即位於今天的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華羅寨下的望湖洞、大堝等一帶,商業經濟中心位於今天的通城縣塘湖鎮的城牆山內側郭家壟、塘湖、狼荷等。政治中心以高山為安,經濟中心以城牆而衛。羅國為熊姓、部分為羅姓,羅國管轄面積並不大,主要沿今天的幕阜山脈的通山九宮山和幕阜山、崇陽大湖山和夜合山、通城的黃袍山、修水的黃龍山、平江天岳山、岳陽赤壁藥姑山等等,羅國子民皆居山間。羅國在楚吳交界華羅寨的存在時間並不長,後因商王朝的建立和強大,對屬於夏王朝的子國羅國,自然是打壓,羅國也被迫遷往他地。
通城縣黃袍山山水(姜詠勝攝)通城縣黃袍山山水(姜詠勝攝)
在西東周朝時期,在黃袍山又建立了一個華梓國,面積極為狹小,主要限於通城、崇陽雋水、梓木溪流域一帶,與修水渣津“古艾國”與鄰,史料上記載得很清楚,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古艾”諸侯國,所轄範圍包括修水、銅鼓、武寧、永修等修水河流域一帶,而渣津鎮龍崗坪即為當時的古國都。而華梓國的國都位於梓木里(今荻田村等)。
在春秋戰國、漢朝等時期都曾有小國都存在,但規模都小,或為當地百姓起義自建、或為朝庭對王候功臣的小封地。但在唐朝時期,確是名噪華夏,只因張氏號瑛的黃袍山當地豪紳。
華羅寨名源唐僖宗乾符四年 (877) ,地方豪紳張十萬,在此鋸槐立寨,招兵買馬,護衛一方鄉民,建華羅國,號稱“兵馬十萬眾 宅舍十萬間 糧食十萬擔金銀十萬斤”,既拒黃巢起義軍,也不服腐唐之治。華羅寨北有 200 米長 巨岩,狀似城牆,張憑此固守,萬夫莫開。山尖高聳,霧繞霞飛,每當雲開天朗,登山遙眺,可見洞庭湖水。華羅山有插劍岩,在槐寮寨山腰,有巨石岩,長數丈,諸石皆青,唯此石獨白,上有 18 穴罅,傳為張十萬插劍所留。 華羅山側有奶石,下垂如乳,四季滴水不竭。
至今仍可見到華羅山古兵寨舊址基地,華羅寨之西南有平地數千坪,可以想像1000年前之古兵寨規模。懸岩絕壁至今仍在、插劍岩也依然如故、巨奶石還是滴水不竭、岩梯仙人埂終不改其艱險… …
黃袍山華羅寨,早在中國的遠古時期就有黃帝在此建立兵寨,其後又有商朝末年姜尚在此點兵,漢室武帝及其親信衛青在此培育勇士,三國時期是西蜀東漢的必爭之峰,初始是東漢隱兵之地,後是西蜀前沿練兵之所。
近代更是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羅榮桓、鍾時期、傅秋濤、沈國楨、黃全德、黃永勝等人在黃袍山建立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轄鄂南武昌、鹹寧、蒲圻、通山、崇陽、嘉魚、通城等七縣,贛北修水、武寧、銅鼓、永修等6縣、湘北平江、臨湘、岳陽等5縣。並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紅色縣級政權—通修縣勞農政府(包括通城縣、崇陽縣、修水縣),黃袍山不僅是湘鄂贛省委黨校原創地,也是湘鄂贛省委政府駐地,黃袍山是秋收起義的首要策源地。
今天的華羅寨芳草萋萋、竹樹成林,與大盤湖水、閣壁湖水相映,山峻而湖美秀,“華中第一瀑”白水岩瀑布聲響徹數里、玉溪水潤萬物。山上之大堝、望湖、雷吼,如在仙境,山下之潤田、夏家、石港等村落村民安康,而荻田、塘湖更是街市熱鬧、經濟欣榮。

黃袍山下省旅遊名村荻田村

荻田村是湖北省百強旅遊名村之一。位於湖北省通城縣城東部20公里的黃袍山下,轄16個村民小組、2922人。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凝聚著厚重的紅色歷史,令人肅然起敬。
開國元勛羅榮桓元帥於1927年8月20日在這裡組織發動了通城縣農民暴動,奪取縣城,拉開了湘鄂贛邊界和鄂南秋收暴動的序幕,成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紅色縣級革命政權——通城縣勞農政府。這裡曾經歷大小戰役數百次,湧現出了黃全德、金旺炳、王高升等大批革命先烈。

通城縣黃袍山荻田村元帥紀念館通城縣黃袍山荻田村元帥紀念館
近年來,荻田村充分發掘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修復了羅榮桓早期革命活動紀念館,徵集存放了大批革命文物、文字圖片資料;整修了紅河革命烈士陵園,新建星火燎原牌坊。這裡是電視連續劇《元帥從這裡起步》實地拍攝取景最多的地方,是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小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先後接待中國小生和城區居民10萬餘人次。
荻田村旅遊項目豐富,可以到白水崖攀崖,到大玉溪、小玉溪摸魚,到農家樂品嘗綠色生態魚、食農家菜、飲農家米酒、喝菊花黃豆茶,探黃袍山成名之謎、聽張十萬傳奇、看近代革命戰爭史。這裡的土雞湯鮮香黃亮,小蔥拌豆腐鮮嫩可口,松香薰制的臘肉炒野菜勝似山珍海味。春天可以上山採薇菜、野竹筍,秋天可以到板栗園采板栗。 當你走進幕阜山下、紅河岸邊的塘湖鎮荻田村,只見簇簇杜鵑競相怒放,松柏婆娑迎風搖曳,雄偉的白水岩瀑布從天而降,吞金吐玉。有石形如魚,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鳴,近聽則聲細,稍遠則聲洪;有霧繞霞飛的黃袍山主峰槐寮寨;有香火鼎盛的宋朝古寺白玉寺,有石筍林立、幽深曲折的大泉洞、燕子岩洞、蜂窩洞等。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仿如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 目前,荻田村結合新農村建設,搶抓紅色旅遊名村建設機遇,整潔村容村貌,倡導熱情純樸的民風村風,走紅色旅遊與綠色生態旅遊相結合路子,努力打造鄂南旅遊名村。
走過荻田橋,穿過書有“星火燎原”、“元帥從這裡起步”字樣的紅色牌坊,來到集“羅榮桓早期革命活動紀念
通城縣黃袍山元帥從這裡起步牌坊通城縣黃袍山元帥從這裡起步牌坊
館”、“蘇維埃政府舊址”、“黃氏宗祠”多個名字於一身的老式建築前,19世紀20年代的革命氣息撲面而來,枯藤、古樹、老瓦房與綠樹成蔭、設施齊全的新街相映成趣,羅榮桓雕像、古雅的木樓、生鏽的鏢槍,那戰火烽飛、硝煙瀰漫的歷史印記油然而生。 
四月春風暖人心,徜徉在荻田村的紅河邊,遠遠望到黃袍山上簇簇杜鵑競相怒放,松柏婆娑迎風搖曳,“華中第一瀑布”白水岩瀑布從天而降。走進激情悲壯的紅軍洞,體驗易守難攻的槐寮寨,朝拜香火旺盛的白玉寺;感覺那山清水秀,遠離塵囂的寧靜,宛如世外桃源。
攀白水崖,摸紅河魚,嘗農家野菜、喝菊花茶,品糯米酒,探黃袍山成名之謎,訪八百壯士後裔,聽黃菊媽的故事,感受活生生的近代革命戰爭史。這就是令遊客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心曠神怡的通城荻田村。
近幾年來,荻田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尤其是電視連續劇《元帥從這裡起步》攝製組在這裡大量實地取鏡後,更是名聲大噪。2009年,荻田當選為“湖北省旅遊名村”,並進入前十行列。
黃袍山湘鄂贛革命烈士陵園黃袍山湘鄂贛革命烈士陵園
在荻田村大寨田,這裡有總投資1100萬元,占地29畝的村辦企業黃袍紡織廠,猶如一座城堡,格外引人注目,年產值已達2700萬元,荻田村800村民在家門口便找到了工作。走在村頭,看到的是“路面硬化、村莊綠化、庭院淨化、環境美化、生態最佳化”,村里投資40萬元就造出了“景在林中、房在綠中、人在畫中”的人間仙境。
村支部書記汪金熬站在山頂指著不遠處的村落,自信地對記者說:“再過一年,腳下的荻田將是鹹寧乃至全省的一個獨特旅遊勝地。”

黃袍山白水岩瀑布

黃袍山瀑布 中國十大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列中國第三。黃袍山瀑布,又名白水崖瀑布、白水岩瀑布、石溪瀑

通城縣黃袍山白水岩瀑布(柯文燦攝)通城縣黃袍山白水岩瀑布(柯文燦攝)
布、玉溪瀑布等。
黃袍山白水岩瀑布位於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塘湖鎮荻田村東側,白水崖海撥高度約330米,上有大水從岩石上端傾瀉而下成大瀑布,名黃袍山白水崖瀑布。瀑布單級落差約210米,瀑布岩右上有天然石洞,內約數十平米,可以容近百人。黃袍山白水崖瀑布曾被開國主席毛澤東、開國元勛李先念、羅榮桓、唐朝詩人李白、宋代黃庭堅等稱之為“華中第一瀑”“楚天第一瀑”。
黃袍山白水崖瀑布
嚴遂成(清朝詩人)
萬里水匯一水大,訇訇聲聞十里外。 岩口逼仄勢更凶,奪門而出懸白龍。 龍鬚帶雨浴日紅,金光玉色相盪舂。 雪淨鮫綃落刀尺,大珠小珠飄隨風。 風摺疊之繪變相,三降三升石不讓。 有如長竿倒拍肉飛仙,中絕援繩躍復上。 伏犀埋頭不敢出,懷寶安眠遮步障。 我欲割取此水置袖中,曰恆燠若書乾封。 叩門絜瓶滴馬鬃,搞苗平地
通城縣黃袍山瀑布(陳旭林攝)通城縣黃袍山瀑布(陳旭林攝)
青芃芃。 豈不賢於谷泉之在香爐峰,坐享大名而無功。
黃袍山石溪瀑布
--清朝詩人 吳鎮
誰把素絲織縞綾, 高懸青嶂漂澄泓。 九天飛帛飄風閃, 匝地函絹盪日明。 劃破頑崖聯翠浪, 皮開迭岫繡紅英。 珠拋玉翠寒侵骨, 灌耳龍雷潄衣晶。 (註:黃袍山瀑布又名白水崖瀑布、石溪瀑布、玉溪瀑布、紅河瀑布,通俗叫法為白水岩瀑布)

黃袍山成名之謎

黃袍山成名之謎 (作者:姜詠勝)
黃袍山成名的來歷有好幾種說法:
在中華大地上稱之為黃袍山的就只有位於現通城縣東南-崇陽縣西南-修水縣西北的黃袍山
我們先了解一下黃袍的意義與來歷
古代帝王的袍服。“黃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徵。“黃袍”作為帝王專用衣著源於唐朝。黃色服飾在我國古代一直比較流行,唐以後,皇帝已不情願自己和一般人同著黃袍了,唐高祖時就曾“禁止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唐高宗時又重申“一切不許著黃”。但這時的規定並不嚴格,一般百姓著黃衣仍然較多見。到了北宋時期,北漢與契丹南侵,趙匡胤率兵北征。960年,到陳橋驛時,眾軍士以黃袍加其身,擁立為帝,旋迴兵汴京,正式登基,從而使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徵。宋仁宗時還規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製花樣。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連黃色亦為皇帝專用。王楙《野客叢書·禁用黃》:“唐高祖武德初,用惰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
黃鳥的別名.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黃鳥,黃鸝留也,或謂之黃栗留……或謂之黃袍.
泰國的和尚披的袈裟也有叫黃袍的
所以泰國也有“黃袍佛國”之稱
在泰國的佛教徒中,有的人家為了增加孩子的僧侶資歷,在社會上博得良好的生望和名譽,從小就送入了寺廟,也有的是窮人的家孩子,因為在寺廟裡,不僅可以修行,還可以讀書,又節約了衣食費用,一舉數得。於是,由老中青少構成的和尚隊伍,組成了一支浩蕩的討食大軍,煞是好看,他們斜穿著黃袍,光著頭,赤著腳,托著缽,在城鄉大街小巷裡,穿梭似地向商家和居民化緣。虔誠佛教的民眾,家家把潔淨的飯菜擺在門口任其取用。不過,遇見和尚化緣時,千萬不要給錢,女人給東西也不能接觸和尚,要把物品放在和尚掀起的黃袍里,或是由男人轉給和尚,否則就“男女授受不清”了,這一點泰國的和尚和其它國家的和尚是有著“共性”的。
一說、是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就是今黃袍山之唐時已建的擂鼓坪橋,這顯然很不切實際,因為那個陳橋是位於今河南封丘東南的陳橋鎮。又說是黃袍在黃袍山縫製,後由趙匡胤下旨命名為黃袍山。也有說是那個遞黃袍的親信就是黃袍山人,後由趙匡胤下旨命名為黃袍山,在此地建起他的分宮,並常到黃袍山小住。這種與趙匡胤聯繫起來的說法的理由是,1、黃袍給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史事;2、也正因為黃袍山和趙宋朝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黃袍山走出在宋朝代任官的也就特別的多;如方氏祖孫三代尚書,在方氏祖孫三尚書之前黃袍山人任縣府將軍之官的人不在少數;3、以趙匡胤之性格,恐難忍有黃袍、黃袍山之稱謂,因為他認為的就是黃袍僅能予皇帝除非是他自己認可的。
但這個說法有一個問題就是,據地方志,黃袍山在唐代末期張十萬揭竿起義開山立寨之時,就已稱之為黃袍山了。有人反駁說是地方志是根據後來的地名變更而變更了。
提起“黃袍加身”,很多人都會想到宋太祖趙匡胤,會想到發生在公元960年的那次著名的“陳橋兵變”。一件象徵皇權的黃袍,一次精心策劃的政變,使趙匡胤從後周節度使、殿前都點檢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據《說岳全傳》記載:“(宋太祖)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黃袍是事先準備好的,趙匡胤此舉顯然是在效仿前朝皇帝的裝扮。因此,趙匡胤雖是“黃袍加身”典故的原型,但不是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
二說、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身披黃袍的皇帝唐高祖李淵。大業十一年(615),李淵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當時,隋末農民起義遍布全國,政局動亂。李淵便與次子李世民在大業十三年五月起兵叛亂,並從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召回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而早在大業十一年,李淵便已讓次子李世民安排親信在黃袍山招募兵勇,集結南方勢力,在黃袍山打造武裝勢力基地。李世民為孝敬父親,自己親手在黃袍山為李淵縫製了黃色戰袍。李淵密訪此基地時,就披上了次子的黃色戰袍,在起義時節節節勝利,乃命名此山為黃袍山,此山中大部兵勇也隨李世民而去。

黃袍山里紀念漢相張良的古匾(姜詠勝攝)黃袍山里紀念漢相張良的古匾(姜詠勝攝)
這個說法的疑點就是,山西省和這個楚地的黃袍山相隔甚遠,李世民又是怎么找到這裡?黃袍山在隋末的戰亂也並沒有記載,若真是李世民親手打造的勢力基地,怎么可能不會在記載瓦崗寨時得起黃袍山山寨呢?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身披黃袍的皇帝是唐高祖李淵。王懋《野客叢書·禁用黃》中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那么,李淵為什麼喜歡穿黃色的袍服呢?筆者認為有三點。一者,隋唐時期盛行袍服。二者,李淵是馬上皇帝,身披戰袍,更顯威武英姿。三者,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遵循“終始五德說”,為自己建立的唐王朝尋找統治根據。
“終始五德說”,是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一種歷史觀點。鄒衍認為,各個相襲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順序交替統治,周而復始。李淵曾受爵唐國公,後建立大唐,這與曾封於唐,故稱“唐堯”的千古明君堯帝,有著如出一轍之巧,異曲同工之妙。按“終始五德說”,唐堯屬於“土德”,李淵有意效仿堯帝,便推當時的五行為“土德”,服色尚黃,戴黃冕,著黃袍。
自李淵首穿黃袍起,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徵,也稱作“龍袍”。唐高宗時,重申“一切不許著黃”。趙匡胤“黃袍加身”後,更是禁止任何人穿黃袍,否則以謀反論處。宋仁宗時又規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製花樣。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連黃色亦為皇帝專用。這種制度,為後來的歷朝歷代所沿襲,一直到清朝滅亡。
三說、就是唐代後期在黃袍山開山立寨、自立為王的張十萬。張十萬在黃袍山主峰開山立寨,建立了一個華羅寨,身披黃袍、以顯戰威與勇猛,更有自立為王之念。閱後唐時期的戰爭史記,所有戰爭均不到今天的鄂南為中心的湘鄂贛一帶,因為張十萬在此建立了一個“中立”的自衛之國—華羅國,周邊境域義勇擁他為王。黃袍山的得名由此而來。
據地方志及部分旁史記載:華羅寨 (槐寮寨 ) 黃袍山主峰。東臨修水,北界崇 陽,東南北俱陡岩峭壁,唯西南一路,名仙人埂,從岩石 鑿梯,可登峰巔。峰頂寬約百餘畝,有清泉可汲。相傳, 唐僖宗乾符四年 (877) ,地方豪紳張十萬,在此鋸槐立寨,招兵買馬,抗拒黃巢義軍,因而得名。北有 200 米長 巨岩,狀似城牆,張憑此固守,萬夫莫開。山尖高聳,霧 繞霞飛,每當雲開天朗,登山遙眺,可見洞庭湖水。
四說、就是宋朝之前的某個時期的少年皇帝或是皇子被皇室逼貶黃袍山。皇室以資養他在此地,但他心中不滅天子之夢,終日身著黃袍,以天子自居,因為黃袍山地處朝堂之遠,此子也沒有太多武裝勢力,也就視而不見。
此說沒有根據也沒有依據,所以更多是民間流傳,但民間流傳又有很多是真實的。
五說、就是從印度而來的佛教弟子。說是印度來的佛教弟子在此山開廟,傳播仙佛之說,教化唐代子民,一心向善,布施人間。印佛教來的弟子都以黃色佛袍為主,由於後來信佛者不斷增多,當地村民每日均見山頂有黃色袍服顯現,稱之黃袍山。如此說來,黃袍山是中國佛教的起源地之一?
此說雖得一些佛教人士的認可,但在現在的黃袍山卻是很難找到一處和印佛教有關的文物古蹟。
六說、就是華夏始祖之一的黃帝了。據修水、崇陽、通城等的一些地方志對黃袍山得名的解釋是:黃帝在此曬袍,得名黃袍山。注釋簡短至極,既沒有交代年份、也沒有交代黃帝來自何為,從何地而來往何地而去,是不是有率領自己的部隊,這些都無法從這句簡單的注釋找到這些答案。然而這個種說法卻又是在當地民間流傳最為廣泛和最為認可的。因為這個說法和相距數十公里的另一座山名藥菇山的來歷很相近,也是說黃帝在該山採藥得一靈妙的藥,其形如菇—靈芝,乃得名藥菇山。
傳說中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一姓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處時代為原始社會末期,為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傳說他的發明刨造很多,如:養蠶、舟車、兵器、引箭、文字、衣服、音律、算術等,我國古文獻也多有黃帝創造發明醫藥之記載。《帝王世紀》說:“黃帝使岐伯嘗味草木,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鹹出焉”,《通鑑外記》亦說:“(黃)帝以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盪之於外,喜怒攻之於內,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窮下際,察五色,立五運,洞性命,紀陰陽,咨於岐伯而作《內經》,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脈;巫彭、桐君處方餌,而人得以盡年”。上述醫學著作所以冠以“黃帝”之名,反映了人們對其尊崇和仰慕之心情。
悠遠史實與傳說,讓楚中吳西更多一段美談。但黃袍之名得來歷史悠久,也是中國之唯一,定然是有不俗的來歷,但留後人罷。

黃袍山上古村落

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上有個大堝村,記者昨日探訪這個蘊含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偏遠山村時,心中充滿驚奇和深深的敬意。
大堝村又名夜珠窩,因相傳系天宮夜明珠墜入凡間隕落黃袍山而得名。據《黃氏族譜》記載,大宋才子黃庭

通城縣黃袍山黃庭堅故居通城縣黃袍山黃庭堅故居
堅(江西修水縣人,字魯直,為江西詩派開山鼻祖)曾在此隱居,其與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齊名,世號“蘇黃”,至今,大堝村內仍可找到始建於北宋時期的“魯直第”古式建築。
在這個不起眼的深山村落,還能看見張文定(宋朝,著有《四庫總目》)故居“文定世第”,“江南神童”吳壽平(3歲能詩,7歲會文,9歲應試)故居,以及漢朝時期張良退隱黃袍山創辦的的“伐桂書院”、才子吳冀泰修建的“夜珠窩”古戲台等。
另有一古民居中發現了紀念張良的古匾“圮直德臨”,還有多處宋朝時期的古雕、古監樓、古院等。

黃袍山下汪宗翰故居

汪宗翰 汪宗翰(翰,又為瀚)是湖廣武昌府通城縣(今湖北省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潤田灣人)。汪宗翰,字栗庵,湖北武昌府通城縣黃袍山潤田人,精金石、通書畫、善詩詞。光緒己卯(1879)科舉人,大挑揀選知縣;庚寅(1890)科會試,中進士,欽點主事簽分吏部(正六品),1893授侍中(正五品)。1896年調補甘肅鎮縣知縣(實為貶職。甘肅學政葉昌熾在1902年8月5日日記中說汪宗翰“以吏部改官作令,簽掣鎮原,調補邊缺,頗悒悒不得志”),加同知銜。辛丑(1902)蘭州任鄉試同考官,調補敦煌縣知縣,攜老母幼子出關任職。甲辰(1904)大計卓異,賞戴花翎五品銜。1906調蘭州,戊申(1908)調署華亭縣事,接補張掖縣知縣。1909年復調吏部,晉封中憲大夫(正四品),又官至吏部待郎、內閣學士等,誥封奉政大夫(從二品)。
汪宗翰,是第一位真正發現、並懂得敦煌藏經洞中經卷、畫像重大文物價值的清朝官員,是第一位對敦煌藏經洞中經卷、畫像文物價值進行過研究的學者,也是最先對敦煌藏經洞中經卷、畫像作出了了保護、封存貢獻的人,更是首先真實向清朝政府匯報敦煌藏經洞文物古蹟、並申請清廷政府妥善保管的官員。就是汪宗翰調往京城後,也一直沒有忘記敦煌藏經洞中珍貴的經卷、畫像,努力說服朝廷撥資金將文物運往京城妥善保管,通過汪宗翰等人的不懈奔波與努力下,終天不負有心人,於1910年,僅剩的一萬卷經文、畫像得以運京。汪宗翰為敦煌藏經洞中經卷、畫像的封存、上報、最終說服朝廷運京,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試想一下,若是汪宗翰沒調往京城任官,不努力奔波說服主要的官員,那些經文、畫像又還能保留下多少在國內?)
據《清朝進士題名錄》記載,汪宗翰(翰,又為瀚)是湖廣武昌府通城縣(今湖北省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潤田灣人)。汪宗翰,字栗庵,湖北武昌府通城縣黃袍山潤田人,精金石、通書畫、善詩詞。光緒己卯(1879)科舉人,大挑揀選知縣;庚寅(1890)科會試,中進士,欽點主事簽分吏部(正六品),1893授侍中(正五品)。1896年調補甘肅鎮縣知縣(實為貶職。甘肅學政葉昌熾在1902年8月5日日記中說汪宗翰“以吏部改官作令,簽掣鎮原,調補邊缺,頗悒悒不得志”),加同知銜。辛丑(1902)蘭州任鄉試同考官,調補敦煌縣知縣,攜老母幼子出關任職。甲辰(1904)大計卓異,賞戴花翎五品銜。1906調蘭州,戊申(1908)調署華亭縣事,接補張掖縣知縣。後復調吏部,晉封中憲大夫(正四品),又官至吏部待郎、內閣學士等,誥封奉政大夫(從二品)。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發現藏經洞》一書中,有寫到時任敦煌縣令的汪宗翰。原文為: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這是為敦煌帶來輝煌與劫難的日子。住敦煌莫高窟下寺的王道士所僱傭的貧士楊某在磕煙鍋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封閉800多年的密室,大批中世紀的稀世珍寶重見天日。這震驚世界的重大發現,使敦煌成為世人矚目的焦事點。
我們又大量調閱了其他人寫的相關著作與文章。王道士本名圓籙,一作元錄,是湖北麻城人。王道士的墓誌上是這樣寫的:"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則有小洞,豁然開朗,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見者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藏經洞發現之後,王道士首先徒步行走50里,趕往縣城去找敦煌縣令嚴澤,並奉送了取自於藏經洞的兩卷經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引起這位官老爺的重視。可惜的是這位姓嚴的知縣不學無術,只不過把這兩卷經文視作兩張發黃的廢紙而已。王道士只好碰壁而返。
1902年,也就是發現藏經洞的第三年,敦煌又來了一位新知縣汪宗翰。汪知縣是位進土,對金石學、書法、詩詞也很有研究。王道士把希望寄托在這位有學問的知縣身上,企盼著他能解決好藏經洞的保護問題。王道士再次登上了"三寶殿",向汪知縣報告了藏經洞的情況。汪知縣當即帶了一批人馬,親去莫高窟察看,並順手揀得幾卷經文帶走,汪宗翰取其中幾件畫像、經卷,其他命令王道士暫作封存。汪宗翰自己研究數日後,感覺這些文物古蹟的珍貴,便將這幾件畫像和經卷托人帶給了對很懂金石學的甘肅學政葉昌熾,一希望這位懂古蹟的好友認真研究其價值,一方面也希望葉昌熾能夠想到保護和處理藏經洞裡大量文物的辦法。葉氏研究後,自是知道其文物價值之重大,就建議藩台將此寶物運往省府蘭州妥藏。光緒三十年三月英甘肅布政司命敦煌縣令汪宗翰就地“檢點經卷畫像”再次封存,並責令王道士妥加保管,不許外流。但王道士等清正清廉、頗有學問的汪宗翰於1906年初調往蘭州,黃萬春(雲南省保山人)、王家彥、張乃誠等新縣令上任之後,就一直私自將畫像、經卷盜賣給斯坦因等人。就這樣,王道士不斷地將這些珍貴文物賣往法國、英國、沙俄、日本等國的購買者,宣統二年(1910年),在敦煌文物運京保管之際,他又私藏若干。這批文物在運送途中,不斷遭受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空前的洗劫!在這個過程中,汪宗翰發現其文物的珍貴价值,也以實物和書信的方式上報了藏經洞的情況,在任期間,做到了“就地封存”。汪宗翰為發現文物價值、真實上報文物價值、妥善保管封存文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04年秋,敦煌欠收,民眾作亂,縣令汪宗翰一方面出售自己的畫作、書法等作品,還說服當地富庶人家捐錢捐糧,以助災民度過困境,一方面又號召當地百姓秋種自救等。汪宗翰並不因為由吏部貶職地方縣令而意冷,而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汪宗翰救災政治有方,護文物有功,朝廷賞其戴花翎五品銜。1906調蘭州,戊申(1908)調署華亭縣事,接補張掖縣知縣。後復調吏部,晉封中憲大夫(正四品),又官至吏部待郎、內閣學士等,誥封奉政大夫(從二品)。
汪宗翰故居 位於湖北省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潤田灣潤田老屋。老屋鄉親們對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非常熱情,黃袍山里特有的花椒黃豆菊花茶、村民們自種的花生都用來招待我們。老人伴坐而聊,告訴了我們,汪宗瀚不僅是一位清官,還是一位孝子,不論在哪裡任官,都會將老母親孝敬在自己的身邊。由於地方經濟欠發達,只有一些老人、小孩、和留守的婦女等。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們圍在我們的身邊,總問著一些外面世界的情況,也許他們覺得除了黃袍山這方土地,外面就是她們爸媽工作的地方吧。

通城縣黃袍山汪宗翰故居通城縣黃袍山汪宗翰故居
據老屋村民介紹汪宗翰故居是在明朝進士汪潤田原址附近重修的,而汪潤田也是明朝時期的清官。這是一棟有3個天井、5重大廳的古建築,橫向還有一邊3棟共7列的大規模的建築群,原來是一個大家族所有,現在已經分為很多小範圍的建築,有的在原來基礎上翻蓋磚瓦房子,但是在不破壞原來木建築格局的條件下改造的。
老屋前門正上方懸掛有“吏部主政”古牌,老屋內正堂上還放有古“縣丞”牌、古人像等。老屋內、大柱、木雕、土磚、石窗、泥瓦、石刻等至今保存完好。老屋前方是一處池塘,約800平方,屋後方是小山,山上竹林密布,小溪、古井、石徑仿佛都在告訴我們,這一方水土的人傑地靈,歷史久遠。
通城縣黃袍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有著太多的故事與歷史,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黃袍山湖泊

大盤山高山湖 位於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主峰華羅寨南側,湖泊位於海撥高度約700多米處,是通城縣最高的湖

通城縣黃袍山湖泊(姜詠勝攝)通城縣黃袍山湖泊(姜詠勝攝)
泊水庫之一。大盤山高山湖庫容約120多萬方,湖內有養殖高山魚,魚肉特別鮮嫩。佇立湖邊,只見碧湖、綠山、玉溪、青岩、古樹、飛瀑、芳草、老屋、古寨,泛舟湖上,猶如人在仙境,只嘆江南天池風光如此秀美。
閣壁深山湖 位於湖北省通城縣塘湖鎮北側閣壁村,閣壁村歷史悠久,通城縣金姓歷史名人大多從此遷出,其中明代官員金閣壁生於斯、長於斯。閣壁水庫為通城六大中型水庫之一,總庫容1373×104m3,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養殖等。閣壁湖泊湖水碧波蕩漾、山青水秀,湖邊村
通城縣黃袍山湖泊(姜詠勝攝)通城縣黃袍山湖泊(姜詠勝攝)
錯落有致,村周邊遍植桃、李、梨等果樹,還有一大片山油茶基地。

黃袍山千年古寺(宗教文化)

千年古寺:白玉寺
白玉寺位於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嫦娥峰,唐時為山神土地廟、寺廟始建於宋,興於明,盛於清,今日更是香火旺

通城縣黃袍山白玉寺(姜詠勝攝)通城縣黃袍山白玉寺(姜詠勝攝)
盛、信士眾多(每逢初一、十五,信士上百人)。幾經朝代更替,寺廟也幾經損毀,又幾度修復。寺廟占地面積
約1000多平米,內有佛像一百多尊、銅鐘一、老鼓二、古香爐多個、天井二、古石刻近百塊等等.....
一縣兩城隍:胥林寺
通城素來就有一縣兩城隍之說,據說一個城隍廟在通城縣縣城東門的李家塘,另一個城隍廟就是塘湖的胥林寺。而胥林寺也是目前通城縣唯一保存
通城縣黃袍山白玉寺(姜詠勝攝)通城縣黃袍山白玉寺(姜詠勝攝)
下來的城隍廟。胥林寺位塘湖居委胥林街側,拾階數十級可至。
慈憂天下:普救寺
普救寺始建於南北朝陳南時期,重建於公元2002年。天台宗智覬祖師雲遊此地,夜聞神鹿叫,環顧此地,見風景獨特,就地建寺。明有永曆皇帝到此,清有乾隆皇帝夜宿廟中,乾隆皇帝下旨免黃袍山皇糧國稅。普救寺位於黃
通城縣黃袍山普救寺(姜詠勝攝)通城縣黃袍山普救寺(姜詠勝攝)
袍山潤田村夾井峽谷上、鹿叫山南側的一山谷中,三面環山、竹林環繞。
道教信仰久遠:張良道觀 八仙道
漢朝時期,有初漢三傑的張良退隱通城張師山,後又在黃袍山創辦“伐桂書院”,在黃袍山修建道觀,修道講學。
另黃袍山觀音有古石屋遺址,相傳為八仙之呂洞賓修煉道法之處,也是八仙琴棋怡然,集會之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