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河

修水河

修水河(XiuShui)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源出江西省銅鼓縣西南的大圍山麓,由定江河和金沙河匯成。先後納入修水縣、武寧縣的眾多小支流,至永修又納潦河,至吳城鎮注入贛江轉匯鄱陽湖。

基本概述

修水河修水河

幹流總長357公里,流域面積1.48萬平方公里,耕地16萬餘公頃。流域內地形複雜,山地占15%,丘陵占48%,台地、平原占37%。抱子石以上為上游山區,水流湍急,河道平均坡降1.05‰,河面寬50~100米;抱子石至柘林為中游丘陵區,有三都、武寧兩盆地,河道平均坡降0.42‰,水面由150米擴至300~400米;柘林以下為下游,河道漸入沖積平原,水勢平緩、平均坡降僅0.12‰。修水總落差676米,年均徑流量108.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67.42萬千瓦。流域植被良好,河流含沙量小,年均輸沙量僅153萬噸。

流域氣候

流域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降水量1567.3毫米,植被豐富,以杉及馬尾松為主,並多毛竹。有樟、楠、梓、柏和黃檀等珍貴樹種。

流域面積

修水河修水河

修水縣城以上為上游,流經叢山地帶,河道彎曲,支流發育,河面寬在40~120米之間,中水期水深1.06~2米,多急流險灘,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支流有武寧鄉水、北岸水、楊津水、渣津水等,其中以武寧鄉水較著名。武寧鄉水,曾名東河,亦名山漫水,淀江河,源出銅鼓縣西部山區,由三支流程相等的溪澗,東至銅鼓縣排埠鎮匯流而成,以南支梅洞溪較長為正源。東流經豐田鄉、永寧鎮、大土段等鄉鎮。折向東北流,始稱武寧水,至古橋鄉金溪橋入修水縣境,東北流,在修水縣赤江鄉注入修水。
修水縣城至柘林水庫為中遊河段。柘林水庫壩址位於江西永修縣柘林鎮中遊河道上,東南距南昌市106千米,東北距永修縣城42千米。1958年7月1日破土動工,1962年4月停工緩建,1970年9月復工,1972年8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985年12月竣工驗收,庫容量7.92億立方米,按千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按8級地震烈度設防,灌溉永修、德安等縣農田16萬畝,裝機容量4×4.5萬千瓦,平均年電能6.3億度,為江西省主力電站之一。它是目前國內已建土壩中庫容量最大的一座水庫。自水庫建成後,中遊河面寬200~600米,最寬達2千米,庫內水深30米以上,最深達60米。匯入的主要支流有大橋水、碧田河、羅溪水、三部水等。
柘林水庫以下為下游,水系紊亂,地勢平緩,河道兩岸多丘陵台地和平原,築有防洪圩堤。河面寬120~400米之間,中水位期水深1.6~2.4米之間,柘林至河口,一般可航50噸級船隻。匯入的主要支流有潦河。

主要支流

潦河為修水最大的支流,又稱上潦水,亦名奉新江,亦作馮水、繚河,又有海昏江之稱,由南北潦河匯合而成,以南潦河為幹流。南潦河有三源:西北源出宜豐縣北端九姨嶺山脈西南側,東南流過宜豐縣找橋,進入奉新縣境,東南流至甘坊匯合北源;北源出奉新縣海拔1516米的五梅山西北坡,南流過東莊稱雙壩水,至甘坊匯合西北源之後,又東流至奉新縣上富鎮匯合東源;東源出自靖安縣的沙坪附近山區,西南流進奉新縣境稱澡溪水,至上富匯合正源之後,東流經羅坊、龍溪,繞過奉新縣城,至馮田納入黃沙港,折向東北流進入安義縣境,經黃洲、石鼻,至石窩匯合北潦河。南北潦河匯合後東北流至永修縣城西三下渡附近注入修水。潦河全長193千米,流域面積433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20立方米/秒。上游流經山區,林木茂密,植被良好,盛產竹木,中下游流經丘陵,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較嚴重。

其他信息

森林覆蓋面積高於全省水平。銅鼓、修水、武寧等縣均盛產茶葉,水果以中華獼猴桃和枇杷最佳。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小麥、雜糧等。中藥材有柴胡、黨參、桔梗、川芎等。主要礦產有金、煤、磷、鎢、鉛、鋅。全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和塘壩2萬多座,防洪圩堤572公里,及大量引水、提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積達10.9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9.08萬公頃,分別占流域內總耕地面積的68%和57%。幹流上已建成全省最大的柘林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萬千瓦,年發電量6.3億度;支流潦河上游建成裝機容量為1.8萬千瓦的羅灣水電站。由於水庫的調蓄,修水洪水已基本得到控制。修水自吳城鎮以下可通行小輪船,以上經三都至修水縣城通木船。

鄱陽湖水系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形似葫蘆,以湖中最大島嶼松門山為界分為兩部分,北部為人江水道,南部為主湖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